諾貝爾和平獎的真正“魅力”
旸
1973年10月,諾貝爾委員會宣布將和平獎授予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和北越的黎德壽。這兩位獲獎者分別代表了兩種制度的國家:一是美國的帝國主義國家,另是以打游擊戰將要解放越南成立社會主義共和國。
北越的黎德壽拒絕了諾貝爾和平獎。而美國國務卿基辛格臉皮厚厚地領取了和平獎,在致辭時講到——“美國的目標是建設一個和平的結構,一種所有國家都在其中有利害關系的,因而也就都對它承擔義務的和平。”真是貽笑大方,從來都是大灰狼吃漲破了胃口,就會對羊說:你乖,和平好。美國就是這種大灰狼,地球人都知道美國人的越戰,以及美國出錢讓南朝鮮參與越戰,這侵犯戰爭讓美國陸續投入了幾十萬士兵在越南,戰爭也讓美國經濟虧損,民族問題突顯,尤其是面對當年的蘇聯壓力,美國軟了,這無疑是美國的失敗,而當時的失敗者,為了霸權合理化就向世界宣告——“美國的目標是建設一個和平的結構......”
也就是說,美國大灰狼去掠奪了,卻是個落荒而逃的“本事”罷了,那么,大灰狼就想與羊和好了,看看,我這匹狼都要和平了,羊啊,你們別太過分了。這就樂壞了想要和平的諾貝爾委員會。也是,自1901年創立諾貝爾和平獎來,地球也沒怎么和平過,那些帝國主義佬老愛發動戰爭,德國、英國,美國......二戰后,世界格局是資本主義國家(實質是帝國主義)和社會主義國家。美國的霸權主義是不容許共產主義之風卷入歐洲的,害怕社會主義的進步性瓦解了帝國主義掠奪之本質。有著盤大軍工體系的帝國主義能乖乖與羊和平相處嗎?這世界還能和平嗎?想必諾貝爾委員會都“愁”著吧。如73年這屆諾貝爾委員會主席的演講,她談到基辛格對共產黨政府是有疑惑,這影響了基親格對50年代西方形勢及其安全的思考。諾貝爾委員會明白這世界格局的氛圍!明白盤大的軍工體系站在霸權主義的利益上對形勢的分析!還是為了和平,干脆讓這些最不愛和平的國家的代表人來領獎,領了獎就給面子和平了吧?
且不以基辛格領獎后美國再是對伊拉克、阿富汗開戰來論證“和平獎”的自作多情,我們就延續諾貝爾委員會自二戰后之“愁”話題吧——
此“愁”乃來自以“獎”為權利,以“獎”來規范,以達到東方、西方、社會主義和帝國主義站在一起都“普世價值”了。1990年10月,諾貝爾委員會將和平獎授予戈爾巴喬夫,以表揚這位以改革來保證與歐洲同在普世價值的基礎上。其委員會主席在授獎演講中就提起了波蘭、匈牙利、捷克,社會主義國家變質為資本主義國家了,諾貝爾委員會主席可美了,于是抓住以帝國主義為主的價值觀來論證是捷克、波蘭獲得了自由,不管是好是壞,承擔起了對自己國家命運的責任。而蘇聯也表現了“新的開發性”、“獨裁被更大的民主所替代”(其諾貝爾委員會主席演講原句),所以,頒獎給戈爾巴喬夫,普世價值了。普世價值了,蘇聯解體了。
都普世價值了,從意識形態上讓西方的霸權主義價值觀以塑造方式導入社會主義國家,顛覆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國家變質為資本主義國家,那就如“和平獎”所認同的是獲得了自由、和平。
因此從這一角度看,中國人別在乎這諾貝爾和平獎。拿了這個獎,就是服從西方主導的所謂價值觀!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體貼”地授予奧巴馬,是要奧巴馬實踐外交理念——即將領導世界的人必須在全球大眾的主流價值觀和態度的基礎上領導世界。原來這美國霸權主義代言人奧巴馬是“即將領導世界的人”,是要在全球化的所謂主流價值(普世世界)上領導世界的——諾貝爾委員會授予奧巴馬和平獎之時,也忘不了先定一個領導地位給他——這真是助長了美國的霸權主義意識!奧巴馬獲獎后,立即“肺腑”表明:“這不是對我的肯定,而是對美國領導力的肯定。”(美國總統向來熱衷以戰爭手段開辟美國治理世界之道路。)
這就是諾貝爾和平獎的真正“魅力”,讓軍事上、經濟上以掠奪為主的霸權國家成了世界領導,也許就和平了;讓東方、西方都無民族,只有西方民主,也許就和平了。讓社會主義國家如波蘭、蘇聯以“新的開發性”與歐洲同在普世價值上,也許就和平了。
嗚呼。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