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將為中國彈道導彈帶來什么?
司馬平邦
從今天起到14日,3天,普京總理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并與溫家寶總理舉行中俄總理第十四次定期會晤,訪問期間中俄將簽署38項合作協議,總額為55億美元,其中最重要的是中俄原油管道建設、中俄鋁業公司之間的合作、中俄發展高速鐵路備忘錄以及中俄簽署《發射彈道導彈和商用艦載火箭通報協議》。
這可能是中國和俄羅斯第一次如此高調地對“發射彈道導彈”通報協議這樣的軍事合作項目向全世界通報,本來中俄之間的國家關系就已經引人注目,而由俄羅斯的硬漢總理普京直接參與的中俄合作就更引人注目,更遞進一層的,又是,普京將與北京就“發射彈道導彈”達成某種方面的協議!
中國的建國60周年大閱兵過去才11天,在大閱兵上被置于顯著位置展示的中國二炮部隊擁有的戰略彈道導彈品種之全、射程之遠、威力之強給全世界的軍事迷和軍事專家都留下深刻印象,而11天之后俄羅斯總理普京訪問北京最重要的一個議題就是中俄在彈道導彈方面的戰略合作計劃,估計大洋彼岸的美國人不得不產生更多的聯想。
雖然中國與美國以及中國與整個西方世界之間已經建立了成熟的以全面經濟合作為軸心的國家關系和國際關系,中國經濟尤其是進出口貿易在這些年的高速發展也主要仰賴于中美之間、中歐之間在企業、市場、金融方面的充分合作,但在軍事工業和戰略防務方面,中國與美國乃至歐洲之間的關系不但不能說充分合作,甚至都不能說成是“合作”,美國人和歐洲人在經濟上越來越需要甚至是依賴于中國這個巨大的合作伙伴,但它們更不愿意看到中國經濟由此強大之后,中國正在建立越來越強大的軍事國防體系,而個體系目前的假想敵又正是而且從來是西方世界,尤其是中國的最大經濟合作伙伴美國。
新中國與俄羅斯(前蘇聯)之間具有60年的戰略合作關系,當前正在中國最熱播的一部電影《建國大業》里揭示,1949年在共產黨的新中國政權宣告建立之前,前蘇聯駐中國外交高官已經誓言,蘇聯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法性并與之建立最高級外交關系的國家。
加之孫中山、蔣介石時代的中華民國在中國大陸的統治,38年,中國與前蘇聯之間也一直保持著合作多于分歧的國家關系,即20世紀以來,前蘇聯和俄羅斯一直是中國最重要的戰略合作伙伴,即使在1960年代末中蘇邊境發生過相當程度的齟齬,但這仍不足以抹煞中蘇、中俄之間在國家安全戰略上100多年的走近關系――曾做過前蘇聯情報高官的普京就任俄羅斯領導人以來,一直把緊密的中俄關系作為其外交柱石之一,現在的中俄之間已經完全繼承了當年中國與前蘇聯的軍事防務方面的合作,甚至在某些方面有越來越近的跡象。
本次普京總理來中國將與中國高調簽署的《發射彈道導彈和商用艦載火箭通報協議》可能就是一個重要里程碑。
在不久前召開的一次重要聯合國會議上,美國總統奧巴馬忽然甩出一份“無核武世界”的美麗謊言式提案,但從這次中俄之間將簽署的這份“通報協議”看,奧巴馬的忽悠對世界上真正的核武國家來說根本沒有什么作用,如果中俄之間就兩國的最重要的戰略武器--彈道導彈達成發射通報協議,即真正的內容是中俄之間將可能削減兩國互相針對對方目標的彈道導彈數量,那么至少亞歐大陸上的和平砝碼才真正可以被加重。
當然,這份中國彈道導彈發射通報協議的另一個關系方美國肯定要在兩個旗鼓相當的對手的走近之后感受到來自大洋彼岸的戰略壓力――目前,美國在中國周邊和中俄之間已經成功布置了十幾個軍事基地,許多基地是能夠起降遠程戰略轟炸機和發射核導彈的,而把美國的軍事基地從亞歐大陸一點一點清除是中俄軍事訴求上最一致的目標,相信這次中俄通過正式協議的方式互相通報兩國彈道導彈的發射計劃,真正的針對方也一定有美國這十幾個主要目標針對中國與俄羅斯的軍事基地。
目前在經濟實力上,中國明顯強于俄羅斯,但在軍事實力尤其是戰略武器的實力上,俄羅斯明顯強于中國,在同樣受到美國政治、軍事威脅的前提下,中俄越走越近其實也不是某任或某幾任領導人個人的好惡,而是一種必然的國家戰略選擇;而這次由普京訪華促成的中俄之間《發射彈道導彈和商用艦載火箭通報協議》簽署所造成的另一個后果是,中國與西方世界,尤其是中國與美國之間的軍事戰略對走近的可能將越來越小,戰略關系上的對峙必然成為中美和美俄之間越來越突出的主題。
另外,中俄兩國強大的彈道導彈早在2007年就已經引起美國軍方的擔憂的恐慌,斯時,即有美國美國媒體認為中國、俄羅斯和伊朗的彈道導彈發展和部署是最讓美國和西方不安的“彈道導彈三和弦”,而當時在任俄羅斯總統的普京亦把其強大的彈道導彈計劃作為與西方掰手腕的主要支撐,當時更令美國擔心的是,中國繼續發展和部署不對稱網絡戰爭和反衛星系統,用于削弱先進的通訊、全球定位和國防網絡,讓先發制人的彈道導彈襲擊越來越看似可信。2007年曾有中國高級將領朱成虎和熊光楷宣稱,如果美國插手臺海沖突,中國將以比巡航導彈速度更快毀滅性更強大的彈道導彈襲擊美國主要城市。
當然,當時在任的美國布什政府和美國國會亦曾在美國將核潛艇搭載的“三叉戟”彈道核導彈改裝成常規導彈用于反恐戰爭的政策之后,希望就彈道導彈發展與中俄之間締結協議,協調戰略力量的發展,但說歸說做歸做,這項《發射彈道導彈和商用艦載火箭通報協議》表明,在軍事戰略和國家安全方面首先越走越近的肯定是中國與俄羅斯,而不是中國與美國。
普京帶來的中俄《發射彈道導彈和商用艦載火箭通報協議》固然不會令中國的彈道導彈在技術得到什么樣的改進,但顯然會令以東風系列和巨浪系列為主的中國彈道導彈群所面對的戰略壓力將大大減弱,同時它們的作戰目標變得更清晰、更精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