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見達賴:奧巴馬重蹈薩科奇覆轍?
宋魯鄭
G20會議剛剛在美國結束,一向喜歡到發達富裕國家“弘揚”佛法的達賴再次來到美國。這或許是只有發達國家才有實力給達賴以支持,或者只有富裕國家才有精神問題需要達賴授業、解惑,或許達賴本人就是嫌貧愛富。總之達賴的活動路徑顯示佛法和佛光是只普照西方富人的。不過這一次達賴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卻開了一個先例:十八年第一次見不到美國總統。就象十八年前冷戰結束后1991年他第一次被美國總統布什接見一樣。盡管奧巴馬此舉遭到右翼的批評----這不足為奇,反對黨嘛,就是要為反對而反對,幾天前當奧巴馬打破美國慣例首度助陣芝加哥申奧但卻失敗的時候,一些保守黨刊物一片叫好之聲,其興奮程度就如同申請成功一樣----不過奧巴馬自有說詞:他將在訪問中國之后于年底會見達賴。
奧巴馬的“變通”手法,相對于過去歷任總統無疑是個進步。然而,在中方看來卻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而已。奧巴馬的“變通”自然是由于中國的強大和雙方重大的共同利益。而且他十一月份就要首次訪問中國,由于內政不彰而需要外交突破的奧巴馬來說,當然不希望出現什么意外。盡管他也明白達賴選擇他訪問中國之前到訪美國的用意,他還是頂住反對黨的壓力決定不見達賴----其實從這個角度講,他確實不應該善待達賴,明明是給他眼中扎刺嘛。但是達賴畢竟是美國重要的一張牌,還能借會見達賴拉抬自己國內的聲勢,所以他在拒絕的同時也公開承諾在訪問中國之后會見達賴。
不過聰明反被聰明誤,奧巴馬這種過河拆橋之舉,不僅顯示其國際政治倫理闕如,更會遭到中國的強烈反彈和報復。說來也怪,向來號稱政治文明的西方,屢屢有這樣的首腦令人大跌眼鏡。去年,法國總統薩科奇在奧運會前夕借達賴牌向中國發難,被中國駐法國大使孔泉嚴正聲明所打消(孔大使在會見記者時說:如果會見達賴將導致嚴重后果)。顯然他也覺得在奧運會期間會見達賴是法國政治無法承受之重----就如同現在的奧巴馬認為他無法承受在訪問中國之前會見達賴的后果一樣。于是奧運會之后,他選擇在第三國波蘭會見達賴。但由于他過于高調渲染、而且身份又是歐盟輪值國主席,更令中國無法接受的是他還拒絕接見前往斡旋的中方代表,于是在法國舉行的中歐首腦會談取消了,雙方的高層交往中斷了,中法兩國巨額的合同暫緩了。四個月后,終于撐不住的法國向中國“投降”了(《巴黎人報》用語)。想想也是,經濟總量只有中國一半的法國,怎么有能力向中國叫板呢?
不過法國妥協不到半年,奧巴馬又開始有樣學樣。實事求是的說,美國以世界第一強國的實力屈尊向法國取經,確實是中國的一大外交收獲。要象過去,早就說見就見了,哪還管中國的反應。但奧巴馬沒有想到的是,當初法國就是低估了中國的實力和捍衛自已核心利益的決心,而自尋其辱。現在美國又再度效仿,難道不是犯了薩科奇同樣的錯誤?奧巴馬只看到薩科奇的“變通”,卻沒有清楚地意識到 “變通”之后的后果。
奧巴馬在出訪中國之前公開承諾會見達賴,無疑會對即將舉行的中美首度正式高峰會談蒙上陰影。這就如同一個國家領導人在訪問美國之前先聲明訪問之后要會見本.拉登一樣。美國不會接受,中國也同樣不會接受。現在奧巴馬已經把牌打出,就看中國如何回應。
首先,幕后的溝通和勸說是少不了的。如果無法達到目的,中國有如下選擇。一是取消中美峰會,就如同取消中歐峰會一樣。考慮到中美兩國共同利益之巨大,雙方顯然是會盡量避免此種局面的發生。二是奧巴馬在中國訪問期間一無所獲。無論是在雙邊經貿,還是朝核問題、伊朗核設施、環境保護等方面兩手空空。現在看中國總理溫家寶訪問朝鮮,未免不是應對美國的一張未雨綢繆的牌。三是中方對美國的需求做出承諾,但承諾是否生效要和是否會見達賴掛鉤。
從美國一邊看,見達賴是早晚的事,但怎樣不損害到美國的利益卻又是它必須考量的核心。美國可能的對策有:一是不在美國會見達賴。就如同薩科奇在波蘭會見達賴一樣。至少不在白宮或者首都華盛頓會見達賴。或者干脆就是私人會晤的形式。二是會見達賴的時間盡可能的推遲,與中國訪問的時間間隔越長越好,從而沖淡其中的聯結和象征意義。三是在中國其他利益方面做出讓步。如臺灣問題,其立場從不支持臺獨到反對臺獨。也可能對新疆的恐怖勢力和行徑進行公開譴責。
但不管何種方式,只要奧巴馬見達賴,中美關系肯定會動蕩,雙方利益必定受損。考慮到中美兩國在全球的影響力,這場摩擦將沖擊全球經濟秩序。這對仍然在復蘇中掙扎的美國和世界都不是好消息。對于中國,面對核心利益的挑戰,必然以各種方式進行自衛,不僅要向全球堅定顯示捍衛自己利益的決心,至少還要達到奧巴馬任期期間不再見達賴的目標。面對奧巴馬外交新政以來的首場危機,雙方如何拿捏和博弈,是掀起國際上滔天大浪還是雙方體現出智慧以雙贏收場,全球都在屏息以待。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