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應朝鮮勞動黨中央和朝鮮政府的邀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率中國代表團赴朝鮮進行友好訪問。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日親自迎接,并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這是相隔18年之后,中國總理又一次出訪,也是溫家寶總理第一次訪朝。面對數(shù)十萬歡迎的人群,激動人心的熱烈場面,想必溫總理別有一番感慨。
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朝鮮還是那個朝鮮,朝鮮人民還是那么一往情深,中朝友誼還是那么堅如磐石,牢不可破。
溫總理此次訪朝,時間三天,行程安排許多內(nèi)容。其中,會談要提及朝鮮半島無核化,溫總理率代表團到檜倉憑吊志愿軍烈士;從上述兩項內(nèi)容,忽然萌發(fā)一個疑問:朝核問題與中朝友誼,孰輕孰重。
先說朝核問題。國際社會倡導世界無核化,保障人類的繁衍和發(fā)展,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也在努力削減,這是大的趨勢。朝鮮實施核試驗,引發(fā)美、韓、日等國恐慌,他們借機向朝鮮施壓,操縱國際社會對朝制裁,如此產(chǎn)生了朝核問題。不禁要問,朝核問題是誰造成的?美韓仰仗自己有倆燒錢,站在三八線向北遙望,覬覦那片美麗的山山水水,今天搞聯(lián)合軍事演習,明天又敵視人家內(nèi)政,在朝鮮家門口耀武揚威,半島也被攪個雞犬不寧。面對強大的軍事威脅,在金正日的帶領下,朝鮮人民同仇敵愾,不怕壓,不怕迫,不怕刀,不怕戟,為贏得本國人民的自尊和生存空間,堅決反擊,研發(fā)核試驗,震懾敵人。朝鮮這么做,是被逼無奈。朝鮮這么做,是真英雄。
可是,有些韜光養(yǎng)晦之輩,他們對金正日的做法很不理解,也很氣惱。責問道,你這不是以卵擊石嗎,你就不會跟我學習,打不還手,罵不張口,仰人鼻息多好呀。
難遂人愿。金正日是個鋼鐵戰(zhàn)士,做不到忍辱偷生。他繼承了父輩的遺志,昂然挺立,誓死捍衛(wèi)國家主權(quán)和人民尊嚴。幾個回合下來,在美國等列強的叫囂聲中,朝鮮毫發(fā)未損,掙足了面子。
前些年,北京就朝核問題多次舉行六方會談,中、俄、美、朝、韓、日。談來談去,是以朝鮮讓步,美、日、韓共同利益得到維護;這,朝鮮堅決不答應。中國應該怎么辦?分析一下各方利益:俄國首都莫斯科遠在歐洲,其利益基本不受影響,是個看客;美日韓是鐵皮一塊,它是要壓制朝鮮的。這時,我們的立場應是不讓朝鮮吃虧,唇亡齒寒,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是應當主持正義的。
美國是什么,豺狼虎豹。前不久,我國剛與之簽訂購銷協(xié)議,轉(zhuǎn)身就拋出輪胎特保案,還遵守關貿(mào)協(xié)定嗎。韓國呢?幾年前,在我國東北舉行的冬運會上,站在領獎臺上的幾個韓國小妮娃子,嚷嚷白頭山;在韓國人開辦的企業(yè)里,韓方老板逼迫打工的中國人下跪,這樣的國家,我們能認為是朋友嗎?日本,國土狹小,東條英機的孝子賢孫,若干年后怎么不會衍生擴張的邪念,垂涎我中華的廣闊沃土和山川秀美。近現(xiàn)代史上的日俄戰(zhàn)爭,侵華戰(zhàn)爭,哪次不是兼并韓國,借道朝鮮半島,犯我中華的。
在分清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后,端正立場,扶正祛邪,會談還有什么艱難。今年談不成,明年接著談。大千世界,矛盾無處不在,矛盾無時不有。退一步說,就是朝鮮放棄核試驗,誰又能保證美日韓今后不滋生事端,給朝鮮人民制造新的生存危機呢?
在中朝關系上,金正日時刻牢記父親的話語:中國志愿軍弟兄們,你們流下的鮮血和貢獻,朝鮮人民永遠不會忘記。幾十年來,朝鮮人民十分珍惜毛主席、周總理和金日成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中朝軍隊和兩國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友誼;幾十年來,很好的維護了志愿軍烈士陵園和志愿軍總部等舊址,建立了志愿軍紀念館,供中朝人民參觀、緬懷,牢記那段光榮的歷史和親如兄弟的階級情感。
對中國的各項變化,朝鮮表示了理解,示以寬懷。1992年8月24日,中國與韓國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結(jié)束了兩國長期互不承認和相互隔絕的歷史,這么做,朝鮮政府和人民心中會是什么滋味?
從這次朝方歡迎溫總理一行看得出來,朝鮮胸懷是多么寬廣,對中國人民的恩情是多么珍惜,他們目光放得是多么長遠。以往,在臺灣問題,達賴問題,國家領土完整,與西方列強各項斗爭等方面,朝鮮始終如一的與中國保持一致,沒有做出傷害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事情,信守諾言,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牢固樹立共產(chǎn)主義的理想信念。他們好像在等待,在盼望。忍不住感嘆,朝鮮,這是一個好兄弟,世界上那么多國家,還能結(jié)交到第二個像朝鮮如此重情誼、執(zhí)著追求的國家嗎?
朝鮮戰(zhàn)爭結(jié)束之后,中國人民志愿軍陸續(xù)撤回國內(nèi)。但是,在疆場上犧牲的志愿軍烈士的遺體是就地掩埋,還是運回國內(nèi)安葬,其中也包括毛主席的兒子,毛岸英。毛岸英,幼年跟隨母親楊開慧,顛沛流離,受盡苦難。母親被反革命殺害后,與岸青弟弟流落街頭。長大后,參加了蘇聯(lián)的衛(wèi)國戰(zhàn)爭。1950年,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中朝山水相連,唇齒相依。毛主席英明決策,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毛岸英第一個向彭德懷司令員報名,加入志愿軍隊伍,赴朝參戰(zhàn)。11月25日,不幸犧牲在敵人的炮火下。包括毛岸英在內(nèi),志愿軍烈士遺骨如何安葬,這個問題擺在毛主席面前。中國土地廣袤,運回祖國安葬,我們有這個能力。但是,為了讓中朝兩國的后代子孫銘記這些英勇的戰(zhàn)士,最可愛的人,鮮血凝成的友誼和可歌可泣的歷史,毛主席指示,英雄的遺體就地安葬。
中朝建交六十年來,兩國政府來往時密時疏,中朝友誼卻亙古不變。鴨綠江水碧波蕩漾,和風煦煦;白山黑水之間,稻花飄香,安寧祥和。回憶起那個英雄輩出的歲月和獻身的烈士,心中升騰這樣的感受:青山處處埋忠骨,英魂護佑大中華!
毛岸英、楊根思、黃繼光、邱少云、羅盛教,所有犧牲在朝鮮戰(zhàn)場上的志愿軍烈士們永垂不朽!
10月5日,溫總理來到檜倉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憑吊。溫家寶神情肅穆,步履輕緩,向毛岸英烈士塑像敬獻鮮花,向長眠在異國他鄉(xiāng)的志愿軍烈士們默哀,代表全國人民表達敬仰,并題詞:“中國人民志愿軍的不朽功勛和偉大精神與日月同輝!”
就中朝關系,溫家寶表示,中朝友誼和友好合作關系來之不易,是雙方幾代人共同努力的結(jié)果,凝聚著兩國老一輩領導人的心血,符合兩國人民的愿望。撫今追昔,繼往開來。我們一定要把中朝友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這既是對歷史和先輩的尊重,也是對未來和子孫負責。
中朝友誼萬古長青!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