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國際 > 國防外交

2024年,缺糧問題真的離我們遙遠嗎?

青魚石 · 2024-09-28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這是個兩難的問題。難就難在:無論漲價還是不漲價,收益的都是中間商。無法保障農民的根本利益,也無法保障市民的生活需求。

  一塊五一斤的大米,八毛一斤的土豆……農作物已經被賤賣到如此地步,很多農民寧可把菜爛地里,也懶得收割了。明明是供養全國人口吃飯的根本大事,為何總是被邊緣化、被刻意無視?


  以下為正文,您讀完整篇文章大約需要7分鐘

  01數據問題,話題禁區

  先給大家看兩組數據。

  數據一:

  新京報12月11日發文,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3年我國糧食產量數據的公告。

  根據對全國31個省(區、市)的調查,全國糧食總產量69541萬噸(13908億斤),比2022年增加888萬噸(178億斤),增長1.3%。其中谷物產量64143萬噸(12829億斤),比2022年增加819萬噸(164億斤),增長1.3%。隨著國家統計局公告的發布,相關數據表明,我國迎來了連續第二十個豐收年。

  數據二:

  據12月20日國際糧價協會報告顯示:中國糧食進口額已經超過去年全年水平。其中,單從法國魯昂進口的小麥總量達到14.25萬噸,環比增長近一倍,有10萬噸為直接銷往中國的訂單。

  此外,從今年前11個月海關總署公布的中國糧食進口數據來看,我國累計進口糧食達到1.5094億噸,比去年同期增長7%,1-11月大豆、玉米進口量同比增長100%,且按照目前的采購進度來看,該數據還將每年持續增長。

  從糧食進口來源國來看,主要集中在美國、巴西、加拿大。其中從美國進口的糧食比重達到了60.67%,遠遠高于巴西和加拿大。而以大豆、玉米、高粱為主的糧食品種進口率則達到了80%以上。

  先說第一組數據。

  當看到第一組數據的時候,我腦子里就有深深的疑惑。

  疑惑一:豐收的數據是如何統計出來的?數據來源是什么?如何證明數據是真實有效的?

  疑惑二:今年作為糧食主產區的河南河北持續遭遇洪澇災害,為何反映在數據上卻依然為增產態勢?原因是什么?

  疑惑三:隨著城市化的發展,農民實有耕地面積逐漸減少,為何反映在數據上卻仍然為“連續第二十個豐收年”?原因是什么?

  疑惑四:“總產量”的定義是什么?是否包括進口糧?是否包括上一年度的儲備糧?

  疑惑五:是否把土地可持續耕種面積、畝數和土地肥沃度納入考量范圍?

  如果這些疑惑無法得到及時的解答,那第一組數據就是狗屁,不能反映客觀現實。

  再說第二組數據。

  從第二組數據,我們可以發現第一組數據沒有呈現的幾個問題:

  一、我國大豆、玉米、高粱的糧食進口率非常高(已達到80%),對國外依賴度很大。

  二、我國進口糧食總比例持續增高,且一年比一年呈上漲態勢。

  三、我國糧食進口來源國單一(主要來源于美國),渠道單一,風險指數較高。

  不止我有以上疑惑,我國農業領域的某位前輩已經對這種現象提出了質疑,但沒有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媒體也幾乎不報道。

  那為何會閉口不談呢?

  因為糧食問題是個非常敏感的問題,無論在古代、近代還是當代。

  很多時候,糧食問題能牽扯到其他方方面面的問題,稍有不慎就會影響社會的穩定,引發暴亂。

  那么到此已經說得很透徹了:能公布的數據就是不會出事的。即便數據有水分,在水分和造成社會動蕩之間,水分顯然是上上策。

  02種植環境正日益嚴苛

  機械化水平堪憂

  改革開放到現在,農民大多為自留地,個人耕地面積僅為1-3畝,沒有機械收割的條件,大多數農民也無法承擔機械化的成本。良種和化肥、耕地的整體水平提升就只能是一句空話。

  據統計資料顯示,我國東部地區耕地占全國總耕地面積的32.1%,農機設備擁有量占全國的50%;西部地區耕地占全國總耕地面積的23.7%,農機設備擁有量只占15.4%。地區發展極度不均衡,土地資源稀缺而農村勞動力也稀少,農村人均投入水平低,農機設備普及率低。

  此外,農機設備在我國農村的使用相當受限,存在“買不起”、“用不好”、“效益差”的問題。

  一是“買不起”。一般農田作業機械,大中型的需要5萬~10萬元,小型的需要0.3萬~1萬元,一次性投資大。而目前我國農民收入水平較低,支出負擔重,資金籌措困難,農民對農業機械的購買力不足。雖然許多地方都出臺了購買農機補貼政策,但效果不是非常明顯。

  二是“用不好”。農機管理部門經費不足,農機具的引進、試驗、推廣工作以及農機技術無償培訓工作難以開展,農民技術水平得不到有效地提高,造成部分農民雖然買得起農機,但也用不好農機。

  三是“效益差”。由于農民培訓機會少,不能科學地使用農機,造成故障多、效率低。同時,農機作業市場尚未完全形成,農機具閑置與非田間作業時間多,經濟效益不高,直接降低了農民購買和使用農機的積極性。

  ②天災不斷,青黃不接

  我們大家都知道,今年部分省份暴雨使得大量的農作物被水淹壞霉變,在一定程度上對糧食的產量造成了極大的破壞。而這些受災的地區,大多都發生在全國產糧大省,而且時間也恰好在糧食收獲的季節里。

  據國家相關部門消息,2023上半年,我國各種自然災害直接造成農作物受災面積4724.7千公頃,其中絕收214.1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82.3億元。

  “連綿不絕的陰雨是麥田受災的根本原因。”家住南陽市唐河縣的農戶說,“當前糧站糧食都收不了,而且一會兒一個價,大家的心始終懸著。”

  這場大范圍持續陰雨嚴重影響了豫南小麥機收進度,對于豫北、豫中等地沒有成熟的小麥會導致籽粒灌漿不充分,影響粒重、產量和商品品質。這是近10多年來河南遭遇的最為嚴重的“爛場雨”天氣。此外,河南省第一產糧大市周口也沒能幸免。“幾十年沒有見過這樣的天氣,今年雨季來得早,豫東豫南幾乎都這樣,大片大片麥子受災。”

  而今年7月,河北省也因暴雨導致大量小麥被淹,正臨近收割期,卻遭遇連續六天高溫和陰雨,“地里的麥子一下就發芽了”。30日這天,天氣終于放晴,但是因為麥田依舊濕潤,機器進去容易陷進淤泥,所以還是沒辦法收割。有河北農民直言不諱:“往年好麥子都是按照指導價收購,一般看水分定價格。今年芽子麥能給到5毛一斤就不錯了。今年半年的辛苦錢,孩子的學費、家里的開銷,都指望這一季麥子。一場大雨,全部泡湯。”

  經歷了芽麥的折騰后,如今又迎來了水泡麥的困擾,這一連串的意外變故讓高質量的小麥變得倍加珍貴。由于天氣的變幻莫測,國家的儲備庫只能不斷提高小麥的采購價格,以應對市場的不穩定。8月3日河北舉行的小麥采購會上,2930元/噸的價格居然流拍,這直接映射出面對突如其來的災害,市場的反應竟然如此劇烈。

  ③耕地面積持續下滑

  國家規定的18億畝耕地紅線,很多地區為何能“恰好達標”?數字游戲而已。

  某些地方存在用荒地、灘涂地以及山地代替耕地作為數據上報的不良現象,而這些土地的產量是絕對不能跟原先平坦肥沃的耕地相比的。加上一些發達地區由于經濟利益的原因,撂荒現象非常普遍,甚至有的地方專門從一些農村雇傭一些人前去種地,這些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都造成了我國實有耕地面積的減少。

  據數據統計顯示:我國耕地保護突出的問題是數量減少、質量下降。從數量上看,1996—2011年全國耕地凈減少1.25億畝,大多數是城市周邊的近地、好地。然而,2017年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僅有1.46畝/人,比世界人均耕地面積2.89畝少了1.43畝,可見中國的人均耕地面積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人均耕地面積的減少讓我國糧食供需關系趨于緊張,使我國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從質量上看,第二次全國土地普查耕地面積為20.3億畝,看似多出2億畝,其實是調查方法手段的不同和過去隱匿計稅面積的釋放。這些地一直都在耕種,并不是憑空多出來的。據國土部門評估,其中還有1.5億畝是不太穩定的耕地或劣質地,將來還要逐步退出來。

  去年底,農業部發布了全國耕地質量等級公報,質量較好的耕地僅僅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一都不到。目前全國劣質農田約占三分之二,大量還是靠天吃飯。耕地退化問題也比較突出,東北地區黑土退化趨勢值得重視。

  另外,近十年以來,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區面積不斷增加,城市化需要建造大量的住宅區和商業區,一些工業園區建設,高速公路建設、鐵路建設,機場建設,碼頭建設,公共水庫以及其他公用設施的建設都要占用大量土地。土地是不會憑空出現的,早年的城市化都是大規模征用的農田,且是平坦開闊的農田。城市化持續到現在,今年的耕地實有面積甚至已不足18畝(算上復種面積也僅僅17畝)。然而在這種情況之下,糧食居然還能夠每年遞增,真的很好奇。

  除此以外,農業發展還面臨著其他問題:

  一、農業資源長期透支、過度開發。復種指數高、四海無閑田,土地貧瘠率越來越高,肥度嚴重下降。

  二、農藥化肥濫用造成環境污染,農業生態系統退化。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越來越接近極限。

  三、經濟作物種植率遠比糧食作物高。受“退耕還林”政策影響,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被大量征收。

  03生產糧食≠維持溫飽

  賣一斤小麥也買不來一瓶礦泉水,一百斤玉米才能換三斤豬肉。糧食被如此賤賣,而化肥和農藥的價格連續三年上漲,靠種地是無法維持生計的。加上今年的蔬菜集體大降價,很多地方的農民,連菜都不收了直接讓他爛地里。因為太便宜,收上來人工成本都要高于收購價。

  然而,每天繁雜喧鬧的信息流會掩蓋這個問題。人們只會更關注都市白領的煩惱,不會有人想起“饑荒”這個遙遠而真實的問題。沒有人種地,別說一年了,就連一天都活不下去。所以我現在看到那些主流意識輸出的垃圾思想,就很生氣。什么是最重要的東西?很多腦殘想不通這個問題。一旦哪一天沒糧了,到時候那些小資大資們還能氣定神閑地坐著喝咖啡么?只怕會被別人吃掉吧(物理意義上的)。

  別覺得我在嚇人。我以前在一本書上看到過一個情節:古代發生過某次饑荒,當地饑民自發組成隊伍,專門殺地主分肉吃,因為地主身上普遍有肥肉。小時候不懂,當鬼故事看的。現在想來只覺得挺震撼。古今中外每逢缺糧的時候,菜市場上人肉的價格比豬肉牛肉還便宜。饑餓最先波及的是窮人,但是等到窮人都活不下去了,大量難民紛紛涌入地主家搶糧食,餓極了甚至殺地主來煮著吃。這是我們真實發生過的歷史。

  好了扯遠了。如果種田已經無法維持生存,肯定再也沒有人會去種莊稼、收割糧食。個體戶恐怕早就絕跡,留下來的只是一些種田大戶,把土地承包給其他低收入農民種植,這樣的種田大戶往往是和當地領導干部沾親帶故的,日子也是比較滋潤的。如果某個種田大戶看到我這篇文章就跳腳反駁我,那么別杠,杠就是你贏。日子不好過的種田大戶有嗎?當然有。我親戚就在農村,有人承包了田地雇傭別人來種,一年到頭就是虧損,后來索性把田轉手賣給別人了。但是這種情況只能說是沒享受到政策上的紅利。為啥沒有政策補貼?或許是真的不符合政策規定,但實際情況怎樣大家心里有數的。

  總而言之,國家雖然在2003年就出臺了針對種田大戶的一系列農業補貼政策,但是政策執行有其模糊性。政策普及率不高,申請手續繁瑣,審核過程不透明甚至濫用職權、唯親是用,導致好好的農業補貼政策已經形同虛設。

  如今的農村,如今的農業,只剩下老年人還在苦苦支撐。

  04此事兩難全

  今年5月,一篇來自農民的建議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

  這位農民的建議書直接提出了以下幾點,句句戳中要害:

  一、該農民主張國家直接將耕地收回國有,通過成立統一的農管部門實行全員工人化的農業管理模式,由政府發放工資,交納社保和五險一金。這種管理方式可以有效避免一些農民在農業生產中出現的無組織無紀律的現象,提高集體農業生產的效率和效益。

  二、主張由專業人員對農田和農作物進行管理,包括什么時候進行澆水、施肥和噴灑農藥。

  目前,農村管理和農業生產都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政府管理不到位,農民種植方式和技術相對落后,農產品出現品質問題等。農民提出的建議旨在解決這些問題,并從根本上提高農業生產效益。

  三、該建議主張政府將種子、農藥、化肥等耗材實行統一采購,以避免有不合格的產品流入農村。豐收的季節,也由政府組織專業的收割隊伍來進行對農作物的收割,從而保證糧食的數量和質量。

  這種管理模式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已經得到實踐和驗證,如日本、新加坡等地。

  這種全員工人化的管理模式不僅可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益,還可以保護環境,緩解就業壓力,實現社會發展的多方面目標。

  不過,該建議也受到一些上層人士的質疑。

  有人認為這種管理模式會剝奪農民的自由,破壞農村的傳統生活方式,同時增加了財政負擔,占用了寶貴的公共資源。

  雖然農民的這種提議還只是理想狀態并沒有付諸實踐,不過,最了解種地的還是農民。其他所謂的學者教授也只是紙上談兵,分不清大蔥和韭菜的高知分子也大有人在。

  接下來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到底應不應該給農產品漲價呢?一方面,如果農產品漲價,中間商會肆無忌憚地控制渠道來抬高價格,屆時農產品價格很可能會大漲,就像疫情期間的口罩和藥物一樣,會出現大量市民買不起農產品,甚至買不到農產品。因此,目前農產品和農副產品的價格是被國家嚴格控制的,不允許隨意漲價。

  然而另一方面,如果農產品不漲價,農民的勞動成果會被故意壓低價格出售,而中間的收購商又大肆擠壓農民的利潤空間。在這種現實下,雖然我們的社會依舊食物豐盛,但是支撐這種豐盛的農民群體卻得不到他們應有的收益。

  這是個兩難的問題。難就難在:無論漲價還是不漲價,收益的都是中間商。無法保障農民的根本利益,也無法保障市民的生活需求。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克言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一生沒有憋好屁的王慧玲,終于被封了。
  3.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4.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5. 烏克蘭逃兵
  6. 政說心語|一味地否定前30年打下的基礎究竟圖個啥
  7. 殖人哭了:還是中國好,別來美國做牛馬了
  8. 倒反天罡!瑞幸給打工人節假日三薪,原因竟是…
  9. 王忠新:清除內奸遠遠難于戰勝外敵——蘇聯“肅反運動”功不可沒
  10. 井岡山觀心|蘇修越修的“人民軍隊”還是人民軍隊嗎?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9.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0.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0. 我們還等什么?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假裝上班公司火爆背后,年輕人花錢假裝上班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动漫 | 亚洲无线码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中文久久精品人人爽 | 婷婷国产天堂久久综合五月 | 午夜在线观看亚洲国产欧洲 | 亚洲国产精品色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