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而又爭議不斷的巴黎奧運總算是完事了,世界又回歸了正常節奏…………
唉?好像往屆奧運這么說沒啥,這屆怎么感覺賽前賽中賽后的世界節奏并沒有什么起伏呢?
這也沒什么奇怪,所謂競技體育是和平時期的戰爭,在真正的戰爭環境下實在算不上什么。往屆奧運舉辦期間有個約定俗成的“止戰共識”,不過在2024奧運會,從禁止某些國家參賽而允許某些國家參賽起,這個所謂共識已經是一張廁紙。不僅“被禁止參賽”的國家沒有停止戰火,“被允許參賽”的國家,也完全無視所謂的“止戰共識”,該轟轟,該殺殺。
巴黎奧運第14天,以軍悍然轟炸加沙一學校,造成超百人死亡
而在這些“日常屠殺”之外,奧運剛開始那幾天,哈馬斯最高領導人哈尼亞在赴德黑蘭參加伊朗新總統就職典禮時遭襲身亡。這事誰做的?就跟以色列那薛定諤的擁核言論一樣,作為以官方,從不正面承認有;而包括政府官員在內的各種個人,則不遺余力地用各種方法明示暗示以色列有核。這次以官方對哈尼亞遇刺拒絕置評,但“以色列情報安全部門的消息人士”卻通過媒體高調宣稱:就是我們干的啊,還就故意選在伊朗干的!
作為“抵抗之弧”的老大,對此一點回應沒有還怎么混。但至少到奧運結束,伊朗倒是執行了“奧運止戰”的規則,至于它后面有沒有行動,只能以觀后效了。
現在再以“加沙戰爭”來描述中東局勢恐怕是有點不符事實了,那里的情況在變得更加復雜。
這里烏鴉想把日歷翻回三周前的《北京宣言》。
我們知道這個星球上喊和平的并不少,甚至世界上最大的戰爭販子也敢恬不知恥地說自己在“維護和平”,試圖通過持續向以色列戰爭機器“輸血”來“促進中東和平”;有的“和平人士”呢,比較高調,聲淚俱下地控訴侵略和種族滅絕,我對這些人士是尊敬的,但他們的聲音似乎壓根沒法影響他們所在的政治實體,對和平的實際幫助,恐怕也只能說聊勝于無。促進和平最關鍵的是你得有實際的方案。
在這個被蔭蔽在虛偽的幌子下已然太久太久的世界來說,這并不容易。
曾幾何時,美軍鐵蹄踐踏天下無所顧忌,那時你不光是不能指責美利堅及其盟友的“侵略行徑”,反而你必須加入對“被侵略者”的謾罵攻擊之中,要認同它們被揍純屬活該、揍得對,認同侵略者是“正義執行者”,才是“有道德”的,否則你就是“邪惡勢力”的幫兇。
1999年北約對南聯盟的空中戰爭是其中的集大成者,
西方傾力打造了“正義北約懲治惡人南聯盟”的世紀輿論謊言
隨著美國的戰略收縮,近年來即便是始終占據著輿論霸權的西方也不太玩這么大的了,話術在悄然轉變,但仍然是一種“陷阱”。
同樣是某種意義的“道德綁架”。其實早在中美貿易戰期間,就任于新加坡某高校的Z姓著名學者,就提出了近似于“特朗普是瘋子攔不住啊,中國是冷靜清醒的多讓一下,不要讓世界陷入災難深淵”。我對這位學者沒有什么私人意見,但聽聽這是什么狗屁道理,好人活該被槍指著是吧?
現在的西方話術也有類似的玩法:那以色列我們是攔不了的,你伊朗、阿拉伯可不要報復啊,你們干了就是“升級緊張局勢”!合著還手的成了挑事行為了。
“局外人”他們也不放過,甚至還要把火燒到東大身上:你中國“有義務”勸伊朗、勸胡塞、勸哈馬斯……
好了,那你說是,那就是吧,既然怎么都躲不開那我們就當仁不讓。當然,我們不會按你西方定的“路線圖”。
《北京宣言》就是這樣的思路,我不是拉偏架讓受害者忍氣吞聲,也不是召集巴以雙方來談,而是選擇讓巴勒斯坦的各個派系之間停止斗爭,聯合起來一致對外。
這個宣言要在北京簽那再合適不過。
在安全上,之后旋即發生的哈尼亞在德黑蘭遇襲身亡事件充分證明了,雖然伊朗是哈馬斯“親大哥”、實際資助者,但到底身在何處能保你安全心里應該有點數。
而說到“統一戰線”“民族團結”“求同存異”“政治和解”,這些還有比中國更有話語權的嗎?
之前烏鴉看到有人提“小小個巴勒斯坦還有十好幾個派別,國難當頭,如此不團結,不怪被欺負”,對這種看法咱得說一說,其實正是“國難當頭”才往往有派別的分歧,而且分歧還會變大,大家回想下抗日戰爭,有人投了美其曰“曲線救國”、有人想降而不得、有人堅決抵抗、有人民族主義、有人國際主義……
大家要知道,巴勒斯坦這么多政治派別也不是從來就有的,大名鼎鼎的哈馬斯也不過是個“后來者”,當年的巴勒斯坦對以斗爭,本來是有“共推盟主”的,當然也就是阿拉法特領導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當年巴解組織也不是沒有重要成果,他們至少拿到了正兒八經的跟以色列談判的權利,并也在美利堅大統領的親自見證下巴以雙方達成“和議”。
《奧斯陸協議》
但之后和平到來了嗎?不僅和平沒來,尊嚴也徹底失去。以色列不喜歡和平不喜歡共存的力量太強,此后拉賓遇刺、拒絕巴方競選結果(哈馬斯獲勝),并堂而皇之對僅剩的巴控領土實施長期的蠶食(約旦河西岸)和滅絕(加沙)。如此,巴解這個“盟主”還能服眾嗎?巴解中最大的派別——法塔赫長期繼承了巴勒斯坦名義的國家權力,但各路不同政見的派別一定會產生、以及發展壯大。
個人而言我并不完全贊同有些將法塔赫認作“巴勒斯坦汪主席”的論斷,但它在對以認知上確實很有天真之處這倒是真的,他們認為只要搞好所謂的睦鄰友好,咱們跟以色列稱兄道弟,只要能夠和解,咱們就能過上幸福的日子。咱就換個說法,如果當年中國受到日本入侵的時候,國內也有這么一大幫子人認為咱們只要跟日本人好好合作,真能過上幸福的日子。但事實是這個樣子嗎?
日寇的所作所為大家都很熟悉,以色列對法塔赫控制的約旦河西岸地區,并沒有采用像對加沙那樣直接的狂轟濫炸,似乎法塔赫的區域并沒有受到迫在眉睫的死亡威脅,但以色列人通過在擴展所謂“猶太人定居點”,鈍刀子割肉,一步一步壓縮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空間,逐步窒息,慢性死亡難道不是死嗎?
所以即便沒有哈馬斯,巴勒斯坦人當中也總會出現不同的主張,而且肯定也會產生更加“極端”的派別。如果你覺得哈馬斯很極端,可以細看下這十幾個政治派別,比哈馬斯更極端的大有人在。
從情感來說,以巴勒斯坦人現在身處的絕境,出現怎么極端的派別都不足為奇。但從“和平方案”來說,要想促進和平,極端的觀點必須得談,得求同存異,得最大程度達成共識。
這就是《北京宣言》的意義,也是《北京宣言》的難點,讓分歧這么大的各方能坐到一起,還能談出個東西,這是不容易的。
當然也有人說的,就算你把這些派系聯合起來,巴勒斯坦方面的實力跟以色列相比不還是不堪一擊嗎,有什么用?
你看看,咱這是“和平方案”,不是“戰爭方案”。以前好像說到“和談”,都是“交戰雙方”談,就像美利堅促成的“巴以和談”一樣??善鋵嵞菢硬攀?ldquo;實力懸殊下毫無作用”,絕對弱勢一方在第三方主持者“強扭”下跟絕對強勢一方達成妥協,而第三方主持者并沒有在立場的非曲直上給予弱勢方的支持(甚至實際還是站在強勢方那一邊的),這種“和議”只能靠強勢方的“良心”——如果有的話——來維持。其結果可想而知。
也正因如此,《北京宣言》才是《北京宣言》,而絕不會成為《奧斯陸協議》2.0。
召集巴勒斯坦各方協商一致,實際上相當于表明了立場,即明確支持“兩國方案”以及支持一個作為“主權國家”的巴勒斯坦。知道你以色列不可能接受,那還跟你談什么?對于后者現在東大就是國際上喊話,誰養的X誰自己知道啊,把繩牽好了不要亂咬人!
你美利堅個戰爭販子都敢扮演“世界和平維護者”“世界沖突調解員”,我們真正熱愛和平的國家還做不得了?無非坐了這個位置,以牢美的一貫霸道,只會認為你“僭越”“挑釁”,盯上你罷了。笑話,沒這事你牢美就不盯著咱了?該做,咱就做,而且我還不會用你的爛方案,我們要嘗試新的路數。
多年以來,美國走到哪里哪里是炸彈和戰火,而唯有中國是帶去基建、投資、和平,盡力讓大家都構建現代工業體系,過上更好的生活,互利共贏。
這些工作我們做了很多,也是時候多“說一說”,主持點事情,爭取爭取話語權了。
當然啦,道阻且長。中國自己尚且受到西方輿論霸權的壓制,“為全世界帶來和平”這種大業非一朝一夕可成。
而且,對方可從來不是講究人。就在《北京宣言》簽署后不久,哈馬斯最高領導人哈尼亞被以色列暗殺。于是不出所料的國內很多人都跳出來,大致意思就是某某宣言屁都沒用,人家并不鳥你,自己是不是很尷尬?
縱觀歷史,狂熱猶太復國主義和以色列的瘋狂行為,無論是宗主國還是托管國均無力制之,而當今世界,制住以色列的途徑只有一個,路人皆知不言自明。以烏鴉本人來說,當然也非常非常期待“有效遏制以色列行為”的這個“先決條件”能夠盡快達成,那可就不只是中東一隅的事,對我國、對世界,那就都會是驚天動地的大事。
你說是吧鷹醬?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與有多大能力干多大事,這并不沖突。我們不是超級大國,也不是霸權國家,我們也深知在這個國際社會,撬動它現狀的哪怕一點點格局,都會是個艱難的過程。別人的事,我們目前(以非戰手段)管不了,即便將來我們也未必要管,做好自己能做的工作就足夠了。
把路鋪好,把橋搭好,也應該充分相信當地人們自己的勇氣和智慧。很有戲劇性地,哈尼亞遇刺身亡之后,哈馬斯選定的繼承者,是去年“阿克薩洪水行動”的策劃者辛瓦爾……話說以色列,你們別總逼更強硬的人出來了吧……
這“遇刺事件”,到底在扇誰的臉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