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日蒙古國總理奧云額爾登到訪華盛頓(Ksliu圖)
據美國中文網報道,2023年8月2日,蒙古國總理奧云額爾登正式訪問美國,將與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和國務卿布林肯舉行會談。8月3日,在白宮的新聞發布會中,哈里斯稱“蒙古是三十多年來印度-太平洋地區可靠的民主國家和朋友”,奧云額爾登則稱“美國不僅是我們的戰略第三鄰國,也是我們民主征程上的北極星”。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在美國和中國為獲取清潔能源所需的礦產而展開日趨激烈的競爭之際,地廣人稀、地理上夾在兩個威權大國之間的蒙古國,正將自己定位為美國在亞洲的一個資源豐富的民主伙伴。
奧云額爾登說,下一步將與更多的跨國公司建立伙伴關系,共同勘探更多的蒙古礦產資源。他承認,跨國公司可能不太信任蒙古目前的數據。他說:“我們希望對我們的投資者更加開放、透明,尤其是對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合作伙伴。”他補充說,他還一直在與SpaceX創始人馬斯克討論在蒙古投資的可能性。今年7月,蒙古批準使用SpaceX的Starlink衛星互聯網服務。
8月2日,美國著名時事評論員ksliu發文稱:“西方國家垂涎蒙古國豐富的礦產資源。”
文章說,今年5月,在日本參加完G7峰會之后,法國總統馬克龍立馬啟程訪問蒙古,與蒙古國總統呼日勒蘇赫舉行會談。蒙古國是一個夾在中、俄之間的內陸國家,和法國相距十萬八千里,法國總統訪問蒙古是歷史上的第一次。馬克龍究竟到蒙古去干什么?
2023年5月21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到訪烏蘭巴托(Ksliu圖)
據報道,在能源領域的合作是馬克龍訪問蒙古的核心議題。馬克龍在會談后的聯合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決定共同努力,通過蒙古國供應的關鍵金屬來加強我們的能源主權。”他補充說,法國歐安諾集團(Orano SA)與蒙古國的合作伙伴關系是推動礦物開采和出口的關鍵。在會談結束后的“聯合公報”中,法國稱蒙古為“特殊伙伴”,蒙古稱法國為“第三鄰國”。
Ksliu認為,蒙古國擁有豐富的稀土資源,這些礦物對于電動汽車、風力發電機組、電子設備等科技產品的生產至關重要。很明顯,西方國家垂涎于蒙古國的礦產資源,而蒙古也希望在中、俄之外,發展多元化的國際貿易。
不過從筆者看來,問題遠遠不止“西方國家垂涎蒙古國豐富的礦產資源”那么簡單,筆者曾經說過,美國及其盟友在中國周邊的一舉一動都是美帝“全面打壓中國和平崛起”戰略國策的一部分。
我們打開地圖就一目了然了,蒙古國在我國的正北方,中蒙邊界東起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市西北的646.7高地,西至新疆阿勒泰北面的奎屯山,全長4677公里,占中國陸地疆界全長2.2萬公里的21.26%。目前美國對中國已經形成C形戰略包圍,如果拉上蒙古國,一個O形包圍圈就基本成型。
我們還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蒙古國與美西方合作具有很強硬的政治基礎。美國打壓中國主打“民主牌”,拜登把美國和中國的競爭視為“民主和專制”之間的競爭,他聲稱要團結所有“民主伙伴”,組建“全球反華聯合陣線”,共同應對“專制”中國的挑戰。而蒙古國原本是社會主義國家,東歐劇變后,爆發民主革命,并于1992年頒布了一個實行多黨制的新憲法,開始向市場經濟過渡。據報道,蒙古國現任總理奧云額爾登曾留學美國,2015年畢業于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他在這次訪美前接受采訪時說:“此次訪問至關重要,可以讓美國方面對我們的民主有不同的理解。”
《華爾街日報》指出:在中美緊張局勢加劇之際向美國示好,對蒙古來說是有風險的。2016年,蒙古接待了達賴喇嘛來訪后,中國政府提高了對蒙古出口礦產品的口岸費用。
筆者一貫認為,民主不能當飯吃,我們可以用“經濟牌”對付美帝的“民主牌”。網上資料顯示,蒙古國是僅次于哈薩克斯坦的世界第二大內陸國家,人口約340萬人(2023年1月),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為157億美元,大致相當于我國一個中等縣水平。如果不聽招呼,非要跟美帝鬼混到一塊來對抗中國,那就一定要讓它付出沉重代價。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昆侖策網原創首發)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