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突然訪華有三大怪!
第一怪:100歲的“外交官”
誰能想象,一個100歲的老人竟然還能作為“外交官”出訪,還是被攙扶著出場。這種怪事,坦率說也是有史以來的首次吧。
坦率說,在過去基辛格訪華是非常平常的事,他幾乎每年都至少訪華一次,從1971年他來華超過百次,他被中國官方稱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這是一個非常崇高的稱謂,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極少數人能擔得起這個稱號。
基辛格最后一次訪華是疫情前的2019年11月22日,那次訪問中國最高領導人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他,給的是總統一樣的待遇。
然而,這一次的訪華卻可以稱怪,因為100歲還出訪,此行絕對不一般。
第二怪:來得毫無征兆
基辛格這次來訪毫無征兆,突然就抵達了中國,如果說過去中美關系較好的時候,而且基辛格也沒有這么老的時候,那并不令人意外。但是,最近中美關系到了過去50多年來的冰點,形勢非常危急的情況下,基辛格突然毫無征兆地來訪,那絕對是有大事,否則他不會來。
第三怪:訪華主要為了見中國防長
基辛格這次訪華與過去非常不同,過去他首先見的一定是外交部官員,而這一次先見的是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李尚福,之后才見了中國外交口的最高官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
我們可以從這三大怪中充分體會到基辛格這次訪華的不同,也充分表明了他一定是帶著重要使命來的,是有其他人無法替代的大事溝通。
那么,為什么是基辛格來訪,而不是別人?
其實,原因很簡單,美國政府已經在中國面前沒有國家信用了。為什么美國政府在中國政府面前沒有國家信用了?因為美國政府從總統到高官,沒有一個人說話算數的,統統都像放屁一樣,那中國還能怎么把你當個人呢?
然而,與美國政府其他人相比,基辛格在中國政府眼里有非常高的信任度,因為正是在基辛格手上,中美兩國關系破冰。所以,這就意味著,美國有非常大的事與中國溝通,且必須得與中國進行比較徹底的溝通,否則就可能出現重大誤判而釀成重大危機。最終,美國沒有辦法,才委托百歲老人基辛格不遠萬里來到中國,與中國領導人會晤溝通。
基辛格這次來訪,一是說明這個事情很大,二是說明這個事情很危險,三是這個事情說明很緊急。若非具有這三個要素,美國都不用動基辛格這張牌,基辛格也不可能在這么大年歲上扮演這樣的角色。
那么,基辛格來華罕見地先會晤中國防長,到底有什么大事呢?
基辛格訪華先見中國防長李尚福,這表明他這次來就是為了見李尚福。那么,他有什么很大、很急、很危險的事情要與李尚福溝通呢?
在分析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4個重大背景,看完這4大背景,戰友們應該就能明白當前的形勢,以及基辛格為什么來了。
第一個大背景:美國判斷,中國會在2027年攻臺。關于這一點,美國已經不止一次表述,最新關于這一點的表態是7月18日美國印太司令阿奎利諾表示,美國對烏克蘭數十億美元的援助不影響美國向臺灣提供武器,同時他還警告說,如果解放軍在2027年前攻臺,美國必然介入并“打敗”中國。
所以,我們要知道,美國已經在多個場合在假設中美爆發沖突,這是一個最重要的大背景。
第二大背景:美國對中國的遏制動作從來沒有停止,這意味著中美在中國周邊海上、空中的較量會越來越積累,甚至可能隨時爆發沖突。
第三大背景:美國防長多次要求與中國防長進行會晤,但都被中國拒絕了,包括日前在香格里拉的會見請求也被中國拒絕。最新的消息是,美國印太司令阿奎利諾說,他曾嘗試與中國軍方聯系,包括邀請中國防長李尚福出席下個月在斐濟舉行的年度國防部長會議,但遭到中方的無視或拒絕。他表示,他的要求是能與自己的中國同行直接交談。然而,中國根本不搭理他。試想,連美國防長都不搭理,何況一個印太司令呢?
第四大背景:中美兩軍在中國周邊地區的軍事摩擦在不斷加劇,日前中國的轟炸機竟然躲過美國雷達進入了美國航母的防區內,這如果是真實對抗,美國航母已經被擊沉。從此例中我們可以看出,中美在中國周邊海空域的沖突風險在急劇上升,美國擔心與中國爆發直接沖突,所以想讓中國面對美國的挑釁與打壓忍氣吞聲。
有了這四大背景,我們就應該很清楚基辛格來干嘛了,他就是要來與中國的防長溝通清楚當下中美爆發沖突的危險性,所以他希望中美軍方高層能夠實現對話。
然而,中國防長不與美國防長會晤,原因并不在中國身上,阻礙中美防長溝通的是美國對中國防長的制裁。中國作為世界性大國,中國領導人不可能在美國還制裁著自己的時候去與美國溝通。
對美國來說,他只需要解除對中國防長的制裁,一切就都解決了。那么我們不禁要問,為啥美國明明舉手就可以做到的事情,他為什么就是不做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如果美國解除了對中國防長的制裁才能會晤,這就有點美國自己打臉的意思;相反,如果不解除制裁實現了與中國防長的會晤,那就體現了美國的高人一等,同時也矮化了中國。所以,雖然這是一個小細節,但實際上背后卻有大文章。
那么,此次基辛格到底為何事訪華呢?
唯一的可能就是,中美在中國周邊的海空軍事對抗已經非常激烈,隨時有擦槍走火的風險。
美國通過頻頻向中國施壓的方式要求對話,如果中國在沒有解除對中國防長制裁的情況下就答應了,這表明美國繼續打壓中國,中國也不敢與美國撕破臉。
反之,美國就不敢輕舉妄動。反過來,只有美國先解除對中國防長的制裁,才能確保中美對話是一個平等的狀態,美國才無法從中國身上揩油,才能讓美國認識到其中的危險性,美國才不敢毫無顧忌地咄咄逼人。
在僵持的情況下,美國最擔心的事情就是臺海還沒沖突,中美爆發了沖突,那美國可就危險了。所以,美國一直想做的就是,通過與中國軍方領導人建立溝通,爾后他們就清楚了中國的底線,就能對中國更加肆無忌憚。
大家注意國防部官網的新聞稿,李尚福防長說,當今世界變亂交織,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各國人民都希望中美兩國肩負大國責任,發揮引領作用,共同維護世界繁榮穩定。中國所走的和平發展道路是世界之福,不是世界之禍,美方應有正確的戰略判斷。新興國家與發達國家和平相處、融合發展,我們的世界未來才會更美好。
很顯然,中國防長這第一段還是要通過基辛格勸美國,不要把事情搞砸,中國是有誠意的。接著,李尚福部長說,美方一些人未同中方相向而行,致使中美關系徘徊在建交以來的低谷,兩國相互依存的現實被漠視,合作共贏的歷史被曲解,友好溝通的氛圍被破壞。李部長這段話是在告訴美國,中美兩國、兩軍關系出現困難,責任和病根都在美國一邊,不是中國的問題。
那么,如何改善中美關系呢?李部長說,習近平主席提出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條原則,指明了新時期中美兩國的正確相處之道。我們始終致力于構建穩定、可預期、建設性的中美關系,希望美方與中方一道落實好兩國元首共識,共同推動兩國兩軍關系健康穩定發展。
李尚福部長的這番話,就是告訴美國,不要投機,按照中國領導人的意志大家都好交往,反之就很難。
那么,針對李尚福部長的這番話,基辛格這樣回應說,我此訪是作為中國的朋友而來。當今世界挑戰與機遇并存,美中雙方應消除誤解、和平共存、避免對抗。
基辛格說:歷史和實踐不斷證明,美中任何一方都承擔不起把對方作為對手的代價。如果兩國發生戰爭,不會給兩國人民帶來任何有意義的結果。
大家注意,過去都是中國官方說基辛格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而這次是基辛格自己說作為“中國的朋友”而來。然后,基辛格話鋒一轉,意思是說美中任何一方都承擔不起把對方作為對手的代價。基辛格說,如果兩國發生戰爭,不會給兩國人民帶來任何有意義的結果。
基辛格還說,認識和處理好美中關系,特別是扭轉當前困難局面,需要寬廣的思維和歷史哲學的思辨,需要雙方拿出智慧,通力合作、共同發展,兩軍應該加強溝通,盡全力為兩國關系發展創造積極成果,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
什么是寬廣的思維和歷史哲學的思辨?這就是在提醒中國,中美還可以通過合作來彌合分歧,就像當初中美關系破冰一樣,需要雙方拿出智慧和勇氣,通力合作、共同發展。那么,如何通力合作?又如何共同發展?其中恐怕依然蘊含著希望中國購買美債的意思,但他這一趟核心目的不在這里。
基辛格說,兩軍應該加強溝通。很顯然,這就是他此行的目的之一。那么,這次基辛格來,其實還帶著威脅的成分的,因為就在基辛格訪華之際,美國的核潛艇部署在了韓國。
當然,顯然中國根本不擔心,也不怕美國,所以中國在新聞稿中非常淡定,也就是說美國想改善對華關系,只能按照中國元首的要求推進,否則中美關系無法改善。由此我們也可以認為,美國要想改善中美兩軍關系,美國必須先解除對李尚福部長的制裁。
如果,基辛格回去,美國解除了制裁,這說明基辛格訪華“成功”;反之則表明基辛格訪華也失敗了!
如果形勢繼續惡化,中美之間隨時可能出現黑天鵝事件!如果美國繼續一意孤行,那中國只能奉陪到底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