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來日本一直對中國的臺灣問題指手畫腳,試圖干涉中國。
2021年12月1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公開場合發表涉臺不當言論,他說:
“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等同于美日同盟有事”
2022年日本新首相岸田文雄及多名日本高官多次發布涉臺不當言論,惹的我們多次派出軍艦繞日航行進行抗議。
古人說,來而不往非禮也。
前幾天,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前副總參謀長、海軍上將孫建國訪問了日本,與日本防務官員展開會晤。
在會談時,日本官員依然試圖談論中國臺海局勢,發表涉臺不當言論。
孫建國上將對日方強調臺海問題是美國煽動起來的,目的是為了遏制中國大陸。日本與該問題無關,應避免讓臺海問題成為影響兩國關系的重大問題。
隨后孫建國上將說美國一直在臺海問題上攪局破壞,目的是為了遏制中國。他提醒日方“美國是狼”,要小心不要引狼入室。
最后孫建國上將做出總結,他認為臺灣問題與日本無關,中日雙方應該避免讓臺灣問題影響兩國關系。
面對孫建國上將的好意,日本官員并不領情,繼續試圖干涉我國臺海問題。
然后。
我國的孫建國上將不再和對方糾纏臺海問題,以平淡的語氣說:
“琉球本來就是中華文化圈的一部分,如果我告訴你它會獨立呢?”
對面的日本議員炸鍋了,立刻否定說“獨立是不可能的!”
孫建國上將回應說:
“不不,對沖繩也沒別的意思,換成北海道也行。”
這話說完后,整個日本破防了。
中國媒體天天抗議日本官員發布“涉臺不當言論”,這次輪到日本媒體抗議中國官員發表所謂的“涉日不當言論”了。
不當言論這四個我們那么熟悉的字出現在日本產經新聞上用來抗議中國,是多么的喜感。
我打出生起就沒見過歐美日韓等國家因為幾句言論自由的話抗議過中國,今天算開眼界了,相信絕大多數人也沒見過,所以特地翻譯成漢語給大家開開眼。
在日本新聞的評論區無數日本網友破防,我把幾個熱門評論摘出來給大家看看。
一個熱門評論說:“他們似乎以支持獨立為借口進行攻擊”。
呦,日本人不傻啊,輪到自己身上的時候就很懂嘛,你們也知道以支持獨立為借口就是攻擊啊。
這是變相承認去年美國和日本一直在攻擊中國么?
一個熱門評論說:這是宣戰嗎?
這也太敏感了吧,一個中國官員談論一下琉球問題就是宣戰,那日本和美國不是已經對中國宣戰無數次了?
你這宣戰的標準,能套在自己身上么?
還有一個日本熱門評論說的是:那些鼓吹反戰反對遷邊的蠢貨們的愚蠢行為,才造成了這個局面。
以上就是日本國民的真實反應,反正熱門評論里沒有一個反思日本不該干涉臺海問題或者說中國上將反擊有理的。
日本官方的反應則是在48小時內,以躲避臺風為借口,直接派出7艘軍艦進入臺灣海峽進行航行。
去年的時候日本一堆官員多次反復發表涉臺不當言論,我們派軍艦繞日航行進行抗議。
真是風水輪流轉啊,今年過來航行抗議的是日本軍艦了。
那么從法理上來說,琉球和北海道能否獨立?
你要是談法理,那琉球獨立的理由可太足了。
首先琉球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藩屬國,琉球人使用漢字,在琉球出土的大量墓碑上刻的全是漢字。
100多年前日本出兵強占琉球時,琉球國使臣的第一反應就是跑到北京求救。
但當時清朝國力衰弱,無意出兵,想借助美國的力量來和日本“調停”。
最后調停的結果是把琉球群島的大部分劃給日本,核心富饒區域全占,把南邊約1/3的荒涼群島,壓根沒人住的那種荒島,劃給琉球國重新復國使用,史稱《琉球條約》。
本來清朝都打算簽字了,如果簽了字那日本就真的擁有占據琉球的部分法理了。
但此時一個人出現了,阻止了這個條約,他就是琉球使臣林世功,在清朝求救的5年里每天在上朝的必經之路上碰到大臣就跪地哭訴的林世功。
他聽到清朝打算和日本簽署《琉球條約》的消息后,來到了總理衙門前,當著所有人的面留下了一首詩,寫的是:
古來忠孝幾人全,憂國思家已五年。一死猶期存社稷,高堂專賴弟兄賢。
留下這首詩后,林世功當場揮劍自刎,死在了總理衙門前,用自己的命來給琉球國換一線生機,這一天是1880年11月20日。
林世功之死震動了整個清廷,如此忠臣世所罕見,居然死在了總理衙門的大門口。
從此誰都不敢再提和日本簽約之事,于是清廷一直到最后滅亡都沒有在關于琉球歸屬的任何條約上簽過任何字,給如今琉球的法理歸屬留下了堅實的基礎。
而強占琉球的日本人,把琉球改名為沖繩后,在二戰結束前對琉球國民的統治非常殘暴,拼命榨取琉球人的價值。
1945年,美軍發動沖繩戰役對琉球群島展開攻擊,守島日軍在防守前對琉球國民進行了大肆殺戮,搶奪島上所有物資,官方給出的理由是保障“軍隊的戰斗行動不受非戰斗人員打擾”。
整個沖繩戰役日軍陣亡10萬人,美軍陣亡2.8萬人,而琉球居民戰前的登記人口是47萬,戰后美軍只清點出了11萬人。
根據美軍專家的統計,至少27萬琉球居民被日軍直接屠殺,另有9萬余人死于戰火和饑餓。
琉球人根本沒有被日本當人看,只是被視作資源。
二戰后,全球的法理秩序建立在1943年中美英三國宣告的《開羅宣言》和1945年中美英宣告的《波茨坦公告》之上。
如果《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能夠被推翻,那二戰后全球的一切秩序都可以被推翻,任何條約都可以不作數,全球大戰瞬間就會爆發。
無論是《開羅宣言》還是《波茨坦公告》,都明確規定了日本領土僅限于四個島,對琉球群島沒有任何主權。
美國原本邀請中國一起共管琉球,但蔣介石當時忙于內戰,不想把兵力“浪費”在琉球上,于是就拒絕了。
因為琉球的主權未定,所以聯合國在1947年通過21號決議,委托美國對琉球進行托管。
所以根據《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和聯合國決議,琉球群島是沒有主權的,美國也只是托管人,更不用說戰敗國日本了。
所以不能談法理,只要談法理那琉球100%不屬于日本,按侵略者退回土地的規則,琉球群島應給琉球人復國使用。
在琉球群島上,長期以來都存在要求獨立復國的聲音,每次都被日本彈壓了下去。
而北海道的問題則是根據1945年蘇美英三國簽署的雅爾塔協定,里面明確規定了北方群島和北海道歸屬于蘇聯,不屬于日本。
但因為實際兵力的限制,蘇聯最后只奪取了北方群島,沒有攻擊消滅北海道的日軍。
后來冷戰就降臨了,美國派兵駐守了北海道,蘇聯也就算了。
因為蘇聯解體了,雅爾塔協定沒有了執行人,所以權威沒有《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那么強,但也是二戰后奠定國際秩序的協議之一。
而實際上北海道以前也不是日本的領土,在十九世紀歸屬于蝦夷人,日本強盛后對外擴張吞并了下來,至今在北海道都存在蝦夷人要求獨立復國的聲音。
根據雅爾塔協定,北海道當然可以不屬于日本,給俄羅斯可以,獨立也可以,反正日本沒有對北海道的主權,所以說“換成北海道也行。”
琉球獨立對中國有何意義?
意義那可太大了,能直接讓中國打破美國第一島鏈的封鎖。
在封鎖中國的第一島鏈上,日韓是美國殖民地,國力也強大,是最硬的一環。
菲律賓很弱,但上面也有美國駐軍,屬于可爭取對象,但不驅逐美軍的存在是不可能通過菲律賓打破第一島鏈的。
但如果我們有能力驅逐菲律賓的美軍,那還在乎什么第一島鏈么?
所以菲律賓也不用考慮,那剩下的就是臺灣和琉球群島了。
臺灣不僅自古以來就歸屬于中國,而且臺灣問題也是中國內戰的產物,法理基礎堅如磐石,臺灣島也沒有美國駐軍,是整個第一島鏈最容易突破的一環。
一旦收復臺灣,美國封鎖中國的第一島鏈就等于被打開了一個缺口,然后就是琉球群島了,也就是日本連治理權都屬于非法的所謂沖繩島。
琉球群島雖然土地面積不大,但非常狹長,占據海洋的面積很大,在整個第一島鏈內占了很長很長的位置。
如果琉球群島能獨立,擺脫日本和美國的影響,那整個第一島鏈的封鎖就徹底破碎了,甚至日韓都已經被割裂了和菲律賓方向的聯系,在戰略上屬于被包圍了,從聯手封鎖中國到被中俄聯手封鎖。
所以琉球獨立對中國具有重大好處,這一點誰都知道,中國知道日本也知道。
因此日本孜孜不倦的試圖插手中國的臺海問題,因為日本覺得自己只要把中國拖在臺灣這里,那中國就只能被不斷消耗在臺灣,第一島鏈的封鎖就不可能破,自己就可以安枕無憂。
理論上沒錯,臺灣是整個第一島鏈上最容易被中國突破的方向,那只要在臺海問題上給中國搗亂不就完事了么?
但臺灣是中國的,上面都是中國人,我們不會按照美日希望的方式來做事。
這次我們給了日本一個明確的信號,那就是你想利用臺灣來消耗中國是沒用的,如果你非要這么做,那我們會直接繞過臺海,先把琉球問題拎出來解決。
日本覺得只要把戰線推到臺灣,那琉球就是安全的。
但對中國來說,只要把戰線推到琉球和北海道,那臺灣就是安全的。
道理不是一樣的嘛。
至于誰有本事把戰線推到外面,那就看誰的國力更強大,誰的法理基礎更堅實了。
很明顯,無論國力還是法理都是中國完勝,這事只是中國想不想的問題,不存在能否做到的疑問,以前不這么做只是為了大局考慮。
但是在2023年4月,我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在面對西方媒體試圖把烏克蘭問題引入到中國臺灣問題的胡攪蠻纏上,直接反擊說按照國際法,波羅的海三國都不是實質上的主權國家,沒有任何國際協議確定了他們的主權,直接把波羅的海三國給干破防了。
2023年5月,我國孫建國上將在面對日本官員對中國臺灣問題的胡攪蠻纏上,平淡的說:
“琉球本來就是中華文化圈的一部分,如果我告訴你它會獨立呢?”
4月聊一次主權,5月又聊一次主權。
你覺得我們的官員頻繁對一些地區的主權問題發起質疑,是故意的,還是不小心的?
中國憑什么總是被動挨打呢,在歐洲可以談談波羅三國的主權問題,在亞洲也可以談談琉球群島和北海道的主權問題嘛。
把這些問題聊開了,看看他們還有沒有精力和膽量來聊我們的臺灣問題。
同樣的話你們的官員說這么多年了我們都沒破防,別我們的官員隨口聊一句你們就破大防啊。
神經也太脆弱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