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系走到今天這種幾乎全面敵對的局面,似乎是一個什么大問題。怎么辦呢?美國人很上火,于是,便有人想到了基辛格。在中國,居然也有人想到基辛格。似乎,基辛格能夠維護中美關系大局,能夠讓中美關系回到某種說不清、也不便于說清的“健康”狀態。
那就說說基辛格吧。
基辛格經歷過毛主席時代、改革開放時期、近十多年的中美關系,算是中美關系的“三朝元老”了。他的思維和看法,很值得分析。
首先,因為經歷過毛主席時代,看到過社會主義中國曾經無往不勝的氣勢,也看到過美國在和這個剛剛建立國家的斗爭中幾乎每戰必敗、毫無前途的喪氣情況。所以,基辛格明明白白地知道,美國與社會主義中國正面對抗,是不可能有任何勝算的,美帝國主義肯定會完蛋。這一點,基辛格比其他什么智庫、專家、學者、政客,都要清醒。
其次,基辛格對于美國資本統治集團,是非常忠誠的!他一直在想方設法挽救這個集團,延長其壽命。他也明明白白地知道,挽救美國資本統治集團的辦法只有兩種:一種是設法和社會主義中國搞好關系,讓社會主義對其手下留情。這個,幾乎是不可能的。就在基辛格奉命為尼克松的訪華打前站的時候,他還在北京的大街上看到“全世界被壓迫的民族和人民,團結起來,打倒美帝國主義及其一切走狗”這樣的標語,即使是陪同尼克松總統訪問中國時,仍然在飛機場看到這種標語。這顯示了一種文化:可以談,但是,別想離間和我第三世界的關系,也別想離間中國和包括美國人民、日本人民在內的全世界人民的關系,至于離間中國人民內部的關系,更加不用想。只是這些關系離間不了,則美國就必然是沒有任何勝算的。那么,挽救美國資本集團的另外一個出路,就只能是瓦解中國的這種政治態度,讓中國自己放棄毛主席式的社會主義道路了。
第三,基辛格那一代美國人,把采取一切辦法,讓中國放棄毛主席式的社會主義道路,作為對華政策思想的重中之重。我分析一下,總的思路是一抑一揚:所謂抑,就是把毛主席時代的社會主義中國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外交、軍事成就,要么淡化、要么歪曲、要么抹黑、要么攻訐,總之,無所不用其極,不擇手段,不能讓毛主席式社會主義思潮抬頭,不能讓中國人想到社會主義的好處,不能讓中國回到社會主義的道路上去。所謂揚,就是把對美國開放中國市場、開放中國金融、開放中國經濟,還有拋棄第三世界多么多么明智,對中國有多大多大的好處……就是主席的社會主義道路是完全錯誤的,導致了“崩潰的邊緣”、農村“全面貧困”……
第四,也由于被毛主席式的社會主義打怕了,也想不出破解的辦法,所以,基辛格那代美國政客的一個“驚弓之鳥”式的反應,就是一旦中國出現要回到毛主席時代社會主義的苗頭,則馬上引起美國政治圈子的條件反射式的“驚慌失措”,所采用的辦法,還是、也只能是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地歪曲、誤導、抹黑毛主席時代的一切歷史成就,讓中國重新回到改革開放的道路上。其法,我看主要是利用所控制的媒體、教育、學術、宣傳、輿論體系,勾結中國國內的買辦資本勢力,攪動中國內部矛盾,離間中國與全世界其他國家特別是周邊國家的關系,讓中國無暇他顧;二是極力培養支持中國的資產階級特別是買辦資本勢力,反對中國的社會主義回歸;三是必須把抹黑、淡化、攻訐、歪曲的重點,放在毛主席身上,只要毛主席翻不了身,則毛主席式的社會主義就不可能回歸,則美國霸權就有希望殘存。
打不過孫悟空,那就把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讓他永遠不能翻身。
從80年代改革開放前大約十年前,這是中美關系的“穩定”期。基辛格作為美國外交政策的主要制定和執行者,應該說是這個時代的開創者之一。那些阻撓中國堅持毛主席式社會主義道路、阻撓中國回歸毛主席式社會主義道路的政策的設計、推行,應該都有基辛格的參與甚至是主角。
美國國內還有一派勢力,大約可以稱為激進派吧,沒有基辛格那么“穩健”。這派勢力繼承了美國老祖宗即強盜、流氓的本色,走極端,愛冒險,總想著把中國弄死,把中國牢牢地壓在十八層地獄之下,讓中國永遠做美國的奴隸,甚至把中國人如印第安人那樣全部消滅,從而一勞永逸地解決中國問題,消除美國的這個重大隱患。想想也可以理解,除了毛主席社會主義的中國,美國自從誕生以來,從來沒有遇到過生存危機!只有中國給其制造了一個讓美國資產階級精英無法解決的生存危機,構成一層無法排解的心理陰影。基辛格當然樂于看到把中國徹底消滅,但是,基辛格的聰明之處在于,他知道,如果把中國搞得瀕臨滅亡、無法生存了,那么,中國人很可能會想到毛主席時代,反而有導致中國回歸毛主席時代社會主義的危險。所以,欲速則不達。
這也是個難題,既要把中國搞得半死不活,又要讓中國人在半死不活的狀態中忘記甚至仇恨毛主席式社會主義,這個的確很難辦。難辦也得辦,其法,就是娛樂致死!給中國人喂娛樂安眠藥,讓中國人高興、興奮、激動,但卻沒有精神、沒有方向、沒有斗志、沒有敵友觀念。其法有三,可稱為“三道防線”吧:
一是在中國媒體、輿論、學術、教育、宣傳領域,掀起了宣揚美國如何偉大、進步、光明、清廉、正義、民主、自由、開放、富強……人類文明的終結者,中國未來的榜樣,“它不統治世界,誰統治世界。”在抹黑毛主席時代“閉關鎖國”導致中國“全面貧困”“經濟崩潰的邊緣”的同時,鼓動中國開放一切,“越開放越安全”,趁機,美國金融資本控制中國貨幣、金融、經濟、市場,制造中國社會災難。但卻又宣揚中國人暫時的苦難,就是沒有繼續開放,如果繼續開放,繼續接受美國人的教導,那苦難就會過去,暫時的苦難,是一種代價成本,是通向光明的過程中必須付出的,是值得的。現在看來,這個辦法,算是徹底失敗了。中國人民認識到了,美國并不那么光明,也不那么強大,更不進步,甚至是非常貧弱、腐朽、黑暗、無能、野蠻,毛主席社會主義時代非但不貧窮、不黑暗、不落后、不苦難,相反,那時的中國很強大、很光明、很進步、很幸福,崇美、畏美、降美、媚美式的宣傳、教育、學術、輿論,基本上徹底打破。
這個辦法失敗后,又有了第二個辦法:雖然美國很壞也很弱,但是,中國人民苦難主要是中國國內的壞蛋制造的,和美國人無關。這樣,中國人為了解脫苦難,就會只和中國人斗,不會殃及美國,而且,中國人的內部矛盾激化了、斗爭了,就無暇、無精力再和美國霸權斗爭了,而且,美國霸權還可以取漁翁之利。現在,美國霸權正在重點使用這個辦法。于是,在美國金融資本操縱之下的媒體、輿論、宣傳、學術、教育,又開始攪動中國內部矛盾,諸如民族矛盾、階級矛盾、宗教矛盾、女權、LGBT之類。
第二個辦法,也正在被中國人民打破,也正在失靈。于是,第三個辦法登場:既然不能讓中國把斗爭矛頭指向美國,又不能讓中國人陷入內斗之中,那么,就給中國制造一群世界性敵人吧。于是,G7在日本開會,把矛頭指向中國。又攪動東海、臺海、南海等矛盾,又試圖離間中俄關系、中國與阿拉伯世界的關系、中國與拉美的關系。同樣是美國金融資本控制的媒體、輿論、宣傳、學術、教育體系,又開始炒作這些問題。
還有沒有第四種辦法?我一下子想不出來。
如果說有,那就是讓美國重新建立工業霸權。但是,以強盜、流氓為本色文化的美國資本統治集團,是沒有那么多心思再搞工業霸權這種費力氣的事的。讓它鍛煉內功,以制外敵,它們沒有興趣,因為,太難了。
中美關系今天的變化,主要責任在美國,而引起美國對中國的態度發生變化的原因,則主要在中國:不想再被美國霸權欺騙了,想獨立自主!居然要把“造不如買、買不如租”這個邏輯倒過來,居然要搞“人類命運共同體”,居然要“做大做強做優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居然要搞“一帶一路”,居然發展了和非洲、拉美的關系,居然發展了和俄羅斯、阿拉伯世界的關系,居然發展出了航天大國、高鐵大國、海洋大國、電子大國、通信大國……這和美國人勾結中國當初的官僚買辦資本勢力所設計的中國路子,完全不一樣!
于是,美國的驚弓之鳥本性,再一次突顯。
所謂南海仲裁,所謂貿易戰,所謂新冷戰,所謂新冠疫情,所謂G7,所謂臺灣問題,所謂中印邊界爭端,……逐一登場,很是精彩,也很是沒有章法,有病亂投醫。
基辛格本人,可能“驚弓之鳥”的感覺,比其他政客更加強烈。
這種情況下,中國、美國,不約而同,都有人想到了基辛格老先生。但是,基辛格能夠為中美關系大局做點什么呢?
繼續讓中國人接受美國霸權的擺布,繼續把美國當作“燈塔”一樣崇拜、拋棄主權、自甘墮落,不可能了;繼續讓中國搞資本化、金融化、市場化,做小做弱做劣國有企業,放棄“一帶一路”,放棄航天大國、基建大國、工業大國……的道路,不可能了;放棄“人類命運共同體”式的宣言,不可能了;想把官僚買辦勢力扶植起來,主導中國政治,讓中國作美國霸權的附庸,不可能了。當然,中國的道路,不可能那么平坦,來自美國霸權和買辦資本勢力的干擾破壞,自然不會少,而且,可能還會很復雜,尤其是貨幣金融領域的斗爭,是重點領域之一,恐怕不那么容易分出勝負。不過,只要中國開始斗爭,就必然會勝利,包括貨幣金融領域的斗爭。即使在美國人看來、在基辛格看來,也是如此,否則,他們不會那么緊張。既然美國人如此看,我們有什么理由悲觀呢?
三條道路都不可能了,似乎美國的窮途末路就在眼前,真正的“歷史終結”要來了。那么第四條呢?就是特朗普的讓美國“重新偉大”,恢復工業大國地位,也不可能。至少,讓美國工業在規模上、技術上重新“碾軋”全世界尤其是中國,幾乎沒有可能,即使是有可能,也是好幾十年之后。美國金融寡頭也不傻,它們應該想過這幾條,但是,他們清醒地知道,“遠水不解近渴”,美國霸權,等不及了。
中美關系走到今天,是偶然,也是必然,是不可避免的。美國靠欺騙、誤導等辦法,讓中國自己放棄毛主席社會主義道路,離間中國內部關系讓中國陷入內部激烈斗爭,離間中國和全世界人民的關系特別是周邊關系讓中國陷入復雜的國際矛盾之中,這些辦法,都是“奇招”,不是“正招”。“奇招”者,陰謀詭計也,陰謀者,總會被看穿的,只能奏效于一時,不能奏效于長久。所以,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三十多年的中美相對平衡的關系,是偶然的,而中美關系今天的情況,是必然的,是“宿命”。用時髦的話說,這是“結構性”矛盾。
這是由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不同的所有制決定的,可能也是中國悠久、以農業立國的、追求和平穩定的歷史文化,與短暫的、以搶掠盜竊、冒險投機、追求動蕩的美式資本主義歷史文化之間的巨大差異和對立,決定的。
這種必然性,這種差異和對立所導致的今天的中美關系的矛盾和斗爭,基辛格,恐怕無能為力。
基辛格,最大的可能,是勸說中國要繼續擴大市場開放,允許外部金融資本進入中國!越多越好,業務范圍不能限制。還是欺騙中國、暗中控制中國金融進而控制中國經濟,把美元霸權寄生在中國經濟之上的老一套辦法,還是“奇招”。“奇招”,仍然是暫時可能會成功,但長久看,也是要失敗的。
我最近老是看到中國輿論歡迎外國大金融資本轉移到中國的消息,說是看好中國經濟,甚至認為做中國人民很驕傲,也聽到國內輿論的歡迎聲。這些,應該算是對基辛格的一種呼應吧,可能是為基辛格的中美關系新“建議”,提供一個輿論背景。
我認為,形勢并不那么嚴峻,也當然不必那么悲觀。把形勢渲染得極度惡劣,然后據此宣揚悲觀主義,做出一幅憂心忡忡的樣子,似乎顯得很愛國、很愛民,這是很荒謬、很可笑的。
悲觀主義,也是一種投降主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