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現在進行時!與佩洛西竄訪時的“六邊形鎖島演習”的震懾性不同,這次是實打實的打擊外部干涉勢力和圍剿臺島賣國賊的實戰性行動。環臺島戰備警巡向內迫近,形成壓倒性的封鎖殲滅態勢;“聯合利劍”演習瞄準外部干涉勢力,山東號航母前出臺島東南部,鎖定美軍“尼米茲號”航母戰斗群,形成對峙之勢,嚴峻程度、反擊力度,明確甚于去年8月。這種時候,我們必須有應對“不確定難預料風險挑戰”的斗爭思維和斗爭本領,尤其是考慮三種突發情況,掂量誰是壓垮“臺獨”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一個突發情況,臺軍打響第一槍。臺灣軍頭已經強調,將修改“不打第一槍”的規則,當大陸目標“越界”時就開火。環臺島戰備警巡顯然是對臺灣島“關門捉賊”的主要行動。#我海軍軍艦與臺艦目視距離5海里#9日上午,東部戰區海軍徐州艦在臺島以東海域實施戰術動作,在目視距離大約5海里處是臺灣地區的宜陽艦。看這個距離,突破12海里的可能性很大。
事情并不僅僅這樣簡單,戰區空軍梯次出動數十架次預警、偵察、殲擊、轟炸、干擾機,按照作戰編組飛赴目標空域,構建岸海空一體聯合打擊體系,機群依托聯合情報支撐,精準掌握戰場態勢,為聯合突擊兵力提供目標引導和支援掩護;戰區陸軍依托無人機為發射單元提供打擊引導,展開多目標精確打擊、多彈種復合毀傷演練;火箭軍任務部隊依案完成首輪對臺島關鍵目標模擬打擊,連夜向預備陣地機動轉場,展開后續打擊準備。
這種情況下,臺軍如果有自己吹噓的那種動作,完全可能打響第一槍!
第二個突發情況,中美發生擦槍走火。這一次美軍為了給蔡英文撐腰,相比于佩洛西竄訪臺灣時的美國航母沒有迫近,這一次美軍一艘航母處于離臺島400海里處,與我軍山東號航母戰斗群形成對峙之勢。“聯合利劍”演習顯然就是為美軍干涉準備的。從目前看,山東號航母戰斗群早在4月5日穿越巴士海峽,前出到臺島東南海域,與美軍“尼米茲號”航母戰斗群形成對峙態勢。
4月8號,美國“尼米茲號”航母編隊已經從菲律賓海直接北上,正在越來越接近我們臺島的東側海域,企圖對我們造成一定的壓力,并對島內的一些人產生所謂的保護感!目前,另一艘“里根號”航母橫須賀港,隨時可以外出進行部署、迫近中國臺灣;另外,美軍兩艘準航母,即“馬金島號”兩棲攻擊艦,這剛在菲律賓結束聯合軍演,趕到我國周邊,另一艘則是常駐佐世保的“美國號”兩棲攻擊艦,也可以逼近臺島。
這種情況下,如果美國政客宰放縱一些,完全可能與我山東號航母編隊更加迫近,甚至發生擦槍走火的事情。
第三個突發情況,臺灣發生巨大災難。事實上,在土耳其大地震的時候,秦安智庫就提出了《秦安:做好最壞打算,制定重大災難時期,強力進入臺島的救助預案》,基于“一個中國”和人道主義,當機立斷全面接管臺灣,尤其是防范美軍進入的重大思考,從三個方面做出了智庫建議:一是理清武力統一和強力進入兩種方式的重大區別,準備海上、空中多方位進入的工具;二是分清打與不打兩種情況的具體場景,推出相關法案和戰場規則;三是強力進入臺島救助預案的幾個必須高度重視的關鍵點,并特別強調,我們祈禱毀滅性的災難不要出現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但土耳其敘利亞大地震又一次告訴了我們其不可抗拒性,因此,對臺灣島我們必須未雨綢繆,做好細致的準備。
目前,解放軍正在步步推進,一旦出現突發情況,都是我們一舉實現兩岸統一的重大契機。秦安戰略相信解放軍的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但也提出一個策略性建議。
也就是說,對美和對臺軍事斗爭策略應該存在差異。對美,需要更加主動一些,直接以美航母為演習實際目標,進行多平臺導彈的火力鎖定,甚至在其附近海域直接發射導彈,讓其成為提升我軍戰斗力的“活靶子”。這種策略,其實可以起到以戰止戰的效果。拜登這個戰爭慣犯,其實是個戰爭油子,你硬他就慫,你軟他則狂!
對中國臺灣,依然不放棄和平統一的任何機會,因此,持續采取迫近本島的方式,攝壓警告加實際行動,更要促成起內部變化,從而把握突破性的機會。
一句話總結:或許一夜醒來,解放軍已經成功登島,希望秦安戰略智庫建議的幾千個各種用途的飛艇已經準備就緒!
秦安,2023年4月10日,北京海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