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想把地盤擴張到亞洲的野心已是昭然若揭,這兩年來,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也不止一次將中國形容為北約國家的挑戰。
北約要做惡,就要先制造輿論,將目標國家“妖魔化”,然后扮演“正義天使”,讓自己的惡行合理化。
在俄烏軍事沖突死死拖住俄羅斯的情況下,北約正忙著進入亞洲。
前天,斯托爾滕貝格訪問韓國,他在與韓國總統尹錫悅會面時大談“核威懾”的重要性,北約要在“美韓軍事同盟”的基礎上跟韓國“核共享”。
在文在寅執政五年期間,斯托爾滕貝格從來沒有訪問過韓國,這說明上屆韓國政府對北約態度是謹慎的。
而尹錫悅上任以來卻跟北約打得火熱,這是在玩火。
去年7月,在西班牙馬德里的北約峰會上,韓國總統首次現身,尹錫悅還將其視為“外交果實”。
斯托爾滕貝格的下一站是日本。不過,他此次“亞洲行”的真正重點不是韓國,也不是日本,而是中國。
這位北約大管家剛到韓國就立刻碰瓷中國,真難得他有這份孝心,無時無刻不掛念著中國,人未到,心已至。
斯托爾滕貝格在首爾CHEY研究所進行活動時宣稱,“中國不認同北約的價值觀,并對北約國家的安全和利益構成挑戰”。
他還說,“中國是一個挑戰,因為中國正在大力提升包括打擊北約所有領土的遠程導彈和先進核武器等現代化軍事能力以及海軍能力……”
斯托爾滕貝格話里話外的核心內容就是“中國不符合北約的價值觀”。
于是中國就成了北約的“挑戰”,他沒有用“威脅”一詞在已經算是克制了。
至于他強調中國軍事力量發展,則是將中國定義為“挑戰”的“證據”。
BBC、《紐約時報》等西方喉舌也在圍繞北約對中國的這一定義做文章,要把輿論搞起來。
當年,北約為了東擴到俄羅斯家門口,也是先搞輿論。
將波蘭等東歐國家納入北約,美西方竟然說不是出于軍事目的,而是因為與波蘭有著共同的“民主價值觀”。
所以,北約歡迎任何“民主化”國家加入,而俄羅斯不必擔心。
斯托爾滕貝格說中國“不認同北約的價值觀”,這就叫老狗玩不出新花樣。
他實在是沒瓷可碰,無法說出中國到底威脅到哪個北約成員國了,只能硬著頭皮碰。
如果說中國是一輛車,那么,這輛車根本沒有駛入北約這條道,而斯托爾滕貝格卻躺在地上滾來滾去喊著,“這輛車將會撞到他”,不惡心嗎?
北約居然還扯什么“價值觀”,它從誕生那一天起就是一個軍事組織,只為戰爭而生。
如果說當年蘇聯和華約的存在令北約的存在還能找到幾分理由的話,那么,今天的北約已經變成了一個法西斯式的全球性軍事組織,“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北約在全球干了多少傷天害理的事,數都數不過來。去年,塞爾維亞球迷曾在球場拉起多條橫幅,列出北約所犯下的種種重大罪行。
就這樣一個無惡不作的戰爭機器,它哪里來的勇氣跟中國扯“價值觀”。
中國又怎么可能會認同北約殺人放火的“價值觀”。
看看美軍在敘利亞干了些什么就知道了,它們居然連這里的石油和小麥都要偷去賣。就這種德行,還說什么價值觀?
所謂“價值觀”差異,無非是讓那些吃里扒外的“帶路黨”有個迷惑中國人的話頭罷了。
說世界必須“多元化”的是西方,說不認同“西方價值觀”就是威脅的也是西方。這是精神分裂嗎?
再說,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文明傳承,北約有什么資格在中國面前說什么“價值觀”?當諸子百家在思考人類生存哲學時,北約那幫家伙還在樹上掏鳥窩呢。
但斯托爾滕貝格為什么在針對中國時一定要提“價值觀”?
如果我們將他嘴里的“民主”換成宗教,那么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中國從來不是宗教國家,中國人對這些可能會不大理解。
說白了,斯托爾滕貝格就是在威脅各國要皈依西方“民主”體系,跪在教主(美國)面前,言聽計從,還要交納民主“什一稅”。
北約呢?把它換成當年集合各國的“十字軍東征”,就好理解了--異教徒必須趕盡殺絕,異教徒不能擁有土地。
除了“十字軍東征”這類長期而漫長的宗教戰爭之外,西方基督教內部也因為派系不同而殺得天昏地暗。
中國則從來沒有過宗教戰爭,所以我們也不屑于去思考這些莫名其妙的戰爭。
“十字軍東征”的本質仍然是為了獲取政治和經濟利益。
它的手段是軍事,但先要在輿論上把對方說成是“野蠻人”。1095年11月27日,教皇烏爾班二世在《十字軍東征動員演講》中就是這么說的,“讓那些平時與親友爭斗的人,現在去理直氣壯地同野蠻人戰斗!”
今天,韓國和日本早已皈依西方“民主”,對美國言聽計從,同時還要交納“什一稅”供養美國,美軍有治外法權。這是國與國的正常關系嗎?這不就是教徒與教主的關系。
斯托爾滕貝格只不過是美國的發言人,他到亞洲其實也不必用什么“價值觀”遮羞,干脆明刀明槍來好了。
北約接下來的目標就是要擴張到亞洲,對中國實施軍事合圍。
以前說美國要在亞洲搞“小北約”,現在看,就是要搞“大北約”。
但北約的問題是,就算它用“價值觀”劃線,與中國接壤的周邊國家也不敢去充當炮灰。
東南亞,尤其是中南半島,被戰爭摧殘過一次又一次,它們無法再承受戰爭。菲律賓雖然跟美國有軍事條約,但它已經嘗過挑釁中國的苦頭。
南亞,印度有巴基斯坦盯著,它跟北約抱不成團,跟俄羅斯也保持正常關系,而且美國也不會跟巴基斯坦徹底翻臉。
東亞,日本心懷鬼胎,它想進北約,但希望由韓國來扮演炮灰角色,就像朝鮮戰爭時期,日本趁機發大財。
韓國,如果敢進北約,北邊會立刻收拾它,平壤不可能等到它加入北約,擁有了集體防御權利之后再動手。
所以,斯托爾滕貝格用“核共享議題”去鼓勵(引誘)韓國擁抱北約。
再強調一下,北約是個純粹的軍事組織。一旦它在中國周邊吸納成員國,那對中國就是真刀真槍的威脅。
俄羅斯為什么對烏克蘭急眼了,就是怕自己會連喘息的戰略空間都沒有了,對一個大國來說,這是滅頂之災。
俄羅斯曾被北約那套“價值觀”忽悠過,忘記了它的軍事本色。
現在,北約又想在亞洲兜售“價值觀”這一套,但中國可不吃這一套,北約是什么貨色,中國一清二楚。
北約的如意算盤可不僅僅是擴張到亞洲,它最想要的是一個炮灰,一個心甘情愿為“民主”而死的炮灰。這像不像是宗教里的“活祭”?
這個炮灰在哪里?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就是在中國領土上的那幫島內分裂勢力。所以,收拾這幫家伙,晚動手不如早動手。
北約是一個很有耐心的組織,蘇聯解體后7年,它才在馬德里峰會上提出了東擴計劃。一步一步,一批一批地吸收成員,等俄羅斯覺得大禍臨頭時,情形已經極其危險。
因此,當北約黑手伸向亞洲時,也必將是一步一步的,我們也應有足夠的耐心和警惕心,韓國“薩德”事件就是對中國的試探(說是防御性武器)。雖然暫時化解,但北約現在直接摸過來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
但中國人什么大風大浪沒有見過,在朝鮮戰場不是跟它們較量過嗎?我們“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
這么說吧,如果北約擴張到亞洲,那就是北約末日快到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