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參議員達克沃斯又來了。
同一天,解放軍派出30架次軍機,在臺島西南空域巡航,顯示了我們捍衛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強大決心。
而這位美國國會參議員再訪臺灣并不簡單,并非只是談談加強經貿合作,了解灣灣加入“印太經濟框架”的意愿。
有媒體透露,達克沃斯還談及對美國國民警衛隊與臺灣防衛力量的合作進行規劃,這實際上就是加強“美臺安保聯系”,形成實際上的軍事協同。
此外,近期美國兩個航母群還悄悄出現在臺島附近海域,進行“雙航母”演習。
我方國臺辦發言人剛剛發出警告,縱容支持“臺獨”分裂活動,十分危險!
1
30日,達克沃斯率團抵達臺灣開始為期三天訪問。
31日上午,達克沃斯與蔡英文會面,蔡英文主要釋放出臺灣非常想要參與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框架”,并深化臺美雙邊經貿伙伴關系的意愿。
31日下午,蘇貞昌見了達克沃斯,蘇貞昌也是繼續強調,“臺美經貿方面應該加強合作”,并自賣自夸,稱臺灣在半導體方面有很強的實力,可以對美國這方面做出積極貢獻。
達克沃斯則給予積極反饋,不僅表示希望美臺在經貿上能有直接互動,甚至還說“美臺關系不是老大哥與小老弟,而是對等朋友”。
預計接下來達克沃斯還會與臺灣所謂“經濟部長”和“外交部長”繼續會面,6月1日結束訪問離臺。
然而,根據媒體透露,除了經貿方面,達克沃斯此行可能還會想要促成加強“臺美安保聯系”,就美國國民警衛隊與臺灣防衛力量的合作進行規劃。
蹊蹺的是,臺媒在報道中都略去了這一點,只談臺美的經貿合作。
媒體報道稱,蔡英文在與達克沃斯會面時提到:“期待臺美在地區安全問題上進行更密切、深入的合作”。
臺灣媒體此前曾報道稱,臺灣可能與夏威夷國民警衛隊合作開展該計劃。
達克沃斯有很深厚的軍方背景,她除了是參議院臺灣連線成員之外,還是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成員。
泰國裔的她精通泰語、印尼語,是伊拉克戰爭退伍軍人,2004年在伊拉克駕駛黑鷹直升機時,她被導彈擊中失去雙腿。
這也是達克沃斯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兩度率團“訪臺”。
去年6月,達克沃斯曾與民主黨聯邦參議員庫恩斯和共和黨聯邦參議員蘇利文等跨黨派議員搭乘軍機“旋風訪臺”,還代表美國政府宣布贈送臺灣75萬劑新冠疫苗。
疫情期間“訪臺”,達克沃斯肯定不是來對臺灣說幾句漂亮話這么簡單。
據媒體報道,在美國在臺協會(AIT)安排下,達克沃斯此行將會跟一些臺灣廠商見面,拓展她所屬的美國伊利諾伊州的商務與出口市場。
在美國國內,中期選舉的大幕已經拉開。
達克沃斯正面臨來自共和黨的激烈競爭。
在美國不正常的對華氛圍影響下,這場臺灣之行被認為對她的中期選舉是一個加分項。
美國國會兩黨議員現在似乎把來臺灣當成了“公費出游”,一種廉價支持臺灣的儀式。
今年4月,共和黨聯邦參議員格雷厄姆曾與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主席梅嫩德斯等多位跨黨派參眾議員來臺。格雷厄姆還說:“美國了解臺灣的重要性,拋棄臺灣就等同拋棄自由!”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及達克沃斯訪臺一事時表示,這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我們敦促美方有關政客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立即停止與臺灣開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不向“臺獨”分裂勢力發出任何錯誤信號。中方將繼續采取有力措施,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我們注意到美國政府近期在臺灣問題上發出一系列錯誤信號。美國政府應該做的是,把拜登總統有關“四不一無意”的表態落到實處。
國臺辦也回應稱:美國會一些議員在臺灣問題上屢屢采取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錯誤行為,縱容支持“臺獨”分裂活動,十分危險!
2
就在美國參議員達克沃斯抵達臺灣的同一天,解放軍就派出30架軍機,在臺島西南空域巡航。
顯然,時間上的“巧合”讓解放軍這一行動備受關注,也釋放出特殊信號。
從數量看,解放軍30架軍機在臺島西南空域巡航,已經是今年第2多。
解放軍這30架次軍機包括:8架殲—11戰機、6架殲—16戰機、4架殲—10戰機、4架運—8電偵機、2架蘇—35戰機、2架蘇—30戰機、2架空警—500預警機、1架運—8遠干機及1架運—8反潛機。
這一機群覆蓋了解放軍當前除殲-20隱形戰斗機外,五種型號主力戰斗機——殲—11、殲—16、殲—10、蘇—35和蘇—30。
也是我軍部署數量最多的戰斗機,因此,練兵、磨合的意味非常濃。
而蘇—35戰機是繼2018年5月后,首度現身臺島西南空域。
從這批解放軍軍機活動的位置來看,島內綠媒宣稱,軍機全部在東沙島東北方空域活動。由于東沙島此前被美臺一些人和媒體炒作為“最有可能在解放軍攻臺行動中,首先被奪取的目標”,所以灣灣一些人認為,此次解放軍軍機大規模行動,或許跟“奪臺”有關。
臺空軍宣稱,面對解放軍大批軍機巡航,他們“派遣空中巡邏兵力應對、廣播驅離、防空導彈追蹤監控”。
今年1月23日,解放軍曾派出39架次軍機在臺島附近空域巡航,也是今年以來解放軍軍機數量最多的一次。
根據臺防務部門統計,2021年10月1日共有38架次“共機擾臺”;緊接著10月2日有39架次、10月3日有16架次,10月4日更高達56架次,這也是臺防務部門自公布“實時軍事動態”以來架次最多的一次。
值得注意的是,5月25日解放軍東部戰區曾發布通報稱,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陸軍大校表示,近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在臺島周邊海空域組織多軍兵種聯合戰備警巡和實戰化演練。
這是對近期美臺勾連活動的嚴正警告。美方在臺灣問題上說一套做一套,頻頻給“臺獨”勢力壯膽打氣,這是虛偽的、徒勞的,只會把局勢引向危險境地,自身也將面臨嚴重后果。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戰區部隊有決心有能力挫敗任何外部勢力干涉和“臺獨”分裂圖謀,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地區和平穩定。
解放軍在臺島周邊舉行的海空多兵種聯合演練,就是向美臺發出嚴正警告,同時加緊備戰。
而且,除了戰斗機外,這30架次軍機中還包括空警—500預警機、運—8電子偵察機、運—8遠距離支援干擾機和運—8反潛機,這些軍機在實戰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甚至是不可或缺。可以為戰斗機提供決定空中作戰勝負的關鍵情報和信息。
一位匿名軍事專家告訴“補壹刀”,近期圍繞“臺灣議題”美國頻頻打擦邊球、搞挑釁。先是美國國務院網站對“對臺關系”定義做出十分惡劣的改動,對“一個中國政策”的表述進一步弱化,同時還對“不支持‘臺獨’”進行模糊化處理。
此后,拜登在訪問日本時又因為回答記者提問,妄言美國將“武力保護臺灣”。盡管,后來美國白宮、國務院和國防部都急忙澄清一個中國政策沒有變化,對臺戰略模糊策略也沒有改變,但是拜登在上任后第二次“說了同樣的錯話”,讓人不得不質疑美國政治精英實際的想法。
再結合東部戰區的表態,那么此次解放軍30架軍機演練,就是解放軍加大軍事斗爭準備力度的一種表現。在事關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核心利益面前,我們不會任憑美臺勾連,突破我們的紅線。
而且,解放軍軍事演練已經形成常態化。我們也對臺軍形成了一種“消耗戰”,解放軍軍機進入臺島西南空域,臺軍軍機就需要按照臺軍方的要求升空。由于解放軍軍機的數量多,飛行員群體大,相關保障比較充分,讓臺空軍則疲于奔命,成為“耗材”。
31日上午,臺空軍傳出教練機訓練意外墜毀,飛行員身亡的消息。據稱,高雄空軍官校高級組一架AT-3教練機,在當天上午8時3分起飛進行訓練飛行時,突然在雷達上光點消失,飛行員失聯。
近年來,臺軍訓練時出現機毀人亡的情況越來越多,這也跟臺空軍執行的這一策略有關。
3
美軍近期在東海及臺島附近的活動也不少,尤其是美海軍航母的活動,值得我們關注。
美國核動力航母“林肯”號10天前首次停靠美海軍橫須賀基地(日本神奈川縣橫須賀市),替代了之前出港的核動力航母“里根”號。
美海軍表示靠港目的是補給和船員休息,預計短期內就會出港。
如此一來,讓美軍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保持2個航母存打擊群存在。
“林肯”號航母的此次部署,是繼去年8月的“卡爾·文森”號以來,連續兩年有母港并非橫須賀基地的美軍航母停靠。
雖然,美軍相關人士說,此次停靠“并非意味著雙航母體制”。但是,實際上美軍卻在搞“雙航母”演練,而且地點并不一般。
近日,美國“林肯”號航母打擊群和“里根”號航母打擊群分別機動至沖繩東南海域,進行雙航母演習。演習海域因與中國航母編隊此前演練的位置有重疊而引發高度關注。
“南海戰略態勢感知”29日發布消息稱,根據美國航母艦載機C-2的ADS-B信號和衛星遙感影像,5月28日至29日,美“林肯”號航母打擊群和“里根”號航母打擊群已分別從日本橫須賀和硫磺島轉至沖繩東南海域。
美海軍第七艦隊很“雞賊”,只說了演習的情況,但對演習地點只字不提。報道稱,5月29日,Planet衛星在沖繩東南海域捕獲其中一艘航母,從而確認了“南海戰略態勢感知”的推測。
美第七艦隊推特賬號28日稱,雙航母打擊群進行的部分演練內容,包括彈藥補給、消防演習等。29日,“里根”號航母正在菲律賓海進行“例行行動”。
美軍稱其在菲律賓海進行演習演練,實際上,菲律賓海的面積非常廣闊,西面是菲律賓列島和臺灣島,西北方是琉球群島,北方則是日本的九州島島-四國島-本州島島。根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的消息,美航母編隊活動區域位于臺島東北方、沖繩東南海域。
一位匿名軍事專家對“補壹刀”表示,美國航母打擊群在菲律賓海靠近臺島、沖繩附近演練,可與駐日美軍的岸基航空兵相互配合、支持。另外,艦隊中的巡航導彈、艦載航空兵力量理論上可以涵蓋亞洲大陸相當一部分區域。
同時,在美軍看來,一旦西太“有事”、臺海“有事”,美航母打擊群可以在第一島鏈“堵截”解放軍海軍,支援臺島,威懾大陸。這一動向值得高度關注。
近期,美軍人員也提出了一些關于在亞太作戰的戰術,尤其是在面對中國這樣一個強大對手的時候。
例如,擁有超過2100小時A-10攻擊機飛行時數、目前在美國空軍武器學校第66武器中隊擔任教官的格羅索,在軍事新聞網站“任務與目的”(Task & Purpose)撰文表示,美國空軍參謀長布朗上將宣布“不加速變革就會失敗”后,A-10相關人員便開始分析如何實現該軍種未來的戰略、作戰和戰術目標。
格羅索稱,A-10整合距外打擊武器的概念是在約10年前提出,但一直未獲重視;不過戰術專家們已討論出兩大有效方案,首先是整合ADM-160微型空射誘餌(MALD),1個4機編隊的A-10將能攜帶高達64架MALD,擔任“誘餌卡車”的角色,利用大量假目標混淆中國大陸的防空作戰圖像。
尤其是MALD可事先設定,不須花費太多時間和經費與A-10的作戰電腦整合,只要能夠掛載和投出即可,若獲得空戰司令部(ACC)等上級支持,可能僅需數個月便能投入作戰。
第二個方案是搭載AGM-158“聯合防區外導彈”(JASSM),A-10預計可一次攜帶4至5枚JASSM,幾乎可與F-15E相當,配合快速油彈補給能力,A-10將有效加強美國空軍于“印太”區域的瞬間火力,給解放軍制造更大的麻煩。
因此,在美國加大軍事準備的情況下,我們決不能掉以輕心,必須以更多的實戰演練來提高我們完成統一大業的能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