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晚國防部消息,根據中俄兩軍年度軍事合作計劃,5月24日,兩國空軍在日本海、東海、西太平洋海域上空組織實施例行性聯合空中戰略巡航。
01.
自俄烏戰爭以來,中國不顧美國歐盟的壓力,不譴責不制裁俄羅斯,刻意在俄烏之間保持對等距離,始終秉持勸和促談的方針,不惜在聯合國涉俄表決中投棄權票,以免給美歐及世界留下支俄聯俄的印象,以圖給中國爭取經濟發展的和平環境和戰略機遇。與中國的想法作法截然不同的是,俄烏戰爭以來,中國的近鄰中國的宿敵日本空前興奮空前活躍,不僅積極主動地制裁俄羅斯,還高調與美歐頻繁互動,意圖敗俄遏中,攫取戰略利益、爭奪戰略空間,躋身世界領袖行列。
中國的中性外交收到了美歐的憤恨,日韓根本就不想給中國發展機遇。美國--東盟特別峰會剛剛在美國結束,美國拜登總統即刻開啟亞洲行程,聚焦亞太關注印太。無論韓美、美日“延伸威懾”戰略、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峰會,還是13國加入的亞太貿易倡議、期間拜登涉臺表態,無不表明美國的”印太戰略“““印太經濟框架”正在穩步推進,無不表明針對中國的”印太戰略“”印太經濟框架“正在落實,美國復制的亞太版的”歐盟“、”北約“、”烏克蘭“已經顯露雛形。它的目標是肢解中國、瓜分中國。這是美國一以貫之、矢志不渝、不屈不撓的戰略,緊張激烈的俄烏戰爭也沒有讓美國分心忘記。
這就是當今中國面臨的世界大局,當下面對的亞洲局面。
02.
俄烏戰爭讓中國人看到了美國領導的歐盟、北約、烏克蘭給俄羅斯帶來的麻煩,造成的窘迫,感受到了俄羅斯的孤獨和艱難。
忍氣吞聲,不打,北約的槍口就抵到了俄羅斯的胸口,美國的原子彈氫彈就放到了俄羅斯的家門口;奮起反擊,開打,三四十個國家制裁,世界孤立,還冒出了芬蘭瑞典這樣的妖蛾子,俄羅斯的安全形勢不僅沒有得到改善,反而更加嚴峻復雜。讓俄羅斯陷入了欲罷不能、兩難尷尬的局面。
美國在歐洲嘗到了烏克蘭的甜頭,沿著北約歐盟路線毫不猶豫地進軍亞太。亞太版的歐盟----美國東盟峰會,亞太版的北約---美日印澳四方機制、美英澳三邊機制、五眼聯盟,亞太版的烏克蘭---臺灣,會給中國帶來什么,中國人應該明白。北約歐盟是美國在歐洲收拾俄羅斯的工具,四邊機制、印太經濟框架是美國在亞洲收拾中國的工具,而且美國意欲聯通歐亞體系,集中資源或集中打俄或集中壓中,而且打不敗俄就來吃中。
俄烏戰爭不是一天就打起來的,蘇聯解體自廢武功,俄羅斯人的幼稚是俄羅斯的沉痛教訓,但俄羅斯今天的絕地反擊,一定是俄羅斯民族的偉大崛起,盡管非常艱難異常痛苦。俄羅斯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中國都要牢記。
03.
美國在白宮宴請東盟八國領導人,公開挖中國的墻腳,拜登跑到中國的家門口,公然唆使中國的鄰居對中國說三道四,中俄軍機起飛,聯合戰略巡航,顯示了中國的血性、展示了中國的力量、宣示了中國的國際同盟,打擊了美國的囂張、壓制了美國的氣焰。但也讓普通的中國人感到錯愕,讓國際社會有些疑惑。
俄羅斯不是中國的”萬金油“”狗皮膏“,中俄聯合不是臨時抱佛腳,病急亂投醫,患得患失、機會主義是要讓人笑話、害死人命的。美國實施的”印太戰略“”印太經濟框架“不是和中國和平共處的,和中國與狼共舞的,中國需要正視美國給中國設計的”亞太戰略陷阱“,中國必須打破美國給中國布下的”亞太戰略困局“,靠什么打破,怎么破解,早打、晚打,雛形時是掐還是成型時砸,這是中國必須回答和解決的世紀難題。
所以,中俄兩軍聯合空中戰略巡航,根本就不要遮遮掩掩、羞羞答答,要像俄羅斯宣布永久禁止某些日本人、美國進入俄羅斯一樣,公開宣示中俄戰略聯合,公開宣稱中俄堅定地站在一起。明確告訴美日,中俄就是挑釁美日的,誰叫你挑釁中俄呢。
中美之間還有多少中間路線?腳踏兩只船可以左右逢多少源啊?俄羅斯的賊船上一次等于上一千次、一萬次,況且現在俄羅斯的船根本就不是賊船。
04.
美國的囂張不要怕,中俄聯手打倒了惡霸,打翻了強盜,人類命運共同體自然會開花結果,全球安全體系自然會瓜熟蒂落。日本狂妄不要緊,中俄聯手,一是上下撕裂它,二是南北擠壓它,三是空中海上圍困它。日本吃過美國的原子彈,還沒有吃過俄羅斯的氫彈,還沒有吃過中國的中子彈,日本如果犯賤,禍害亞洲,可以請它品嘗品嘗中國俄國的核彈。
希望下次中俄聯合空中戰略巡航不要拖得太久,間隔的時間太長,而且不妨空中海上戰略巡航同時開展。記住邀請朝鮮、東盟,或者邀請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等國參加,東盟8國9國不來可以,可以邀請緬甸來,緬甸不來也不要緊,但是一定要邀請。
中俄需要考慮適時支持朝鮮統一,支持中國主張硫球歸屬,或者支持中國收復臺灣,中國需要準備東南亞的經濟外交、民間外交、政黨外交等等政策工具,考慮印度的民族問題、階層矛盾。
美國打俄羅斯用的是混合戰爭,中國需要準備混合戰爭;美國在歐洲、亞洲建造的是體系,中國突圍需要經濟體系、軍事體系等各種體系。中俄聯合是這一體系的創始和核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