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地緣政治風險分析機構戰略預測(Stratfor)高級副總裁羅杰·貝克(Rodger Baker)指出:“中國是美國的重要競爭對手已是兩黨共識,它會繼續推動美國的政策,即使是國會議員或是總統出現更迭。”
美國國會大廈(圖片來源美國中文網)
據美國中文網報道,2022年2月4日,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了著眼于與中國競爭的“美國競爭法案”(America Competes Act)。
投票結果為222票贊成,210票反對,基本上以黨派劃線。眾議長佩洛西稱這一法案將確保美國在制造業、創新和經濟實力方面保持優勢,并競爭過任何其他國家,首先是中國。
這個眾議院版本的“美國競爭法案”,包括了向芯片制造業投資520億美元,450億美元用于改善關鍵商品的供應鏈,以及1600億美元的科學研究和創新投入,總投入高達2570億美元。
眾議院科技委員會主席約翰遜表示,聯邦政府早就應該加大對科研的投入了,這尤其有助于針對性地和中國競爭。他表示,法案的另一個目標是在美國培養人才,讓實驗室成果在未來得以轉化。
早在去年6月,美國國會參議院就率先通過了它自己版本的競爭法案,總撥款額也在2500億元左右,其中也包括向芯片制造業投資超過500億美元,但在科研投入方面,兩個法案的分配方案有所不同。
當時,曾引起中國政府的“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中國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專門就此發表聲明指出,該法案充斥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詆毀抹黑中國發展道路和內外政策,打著“創新和競爭”旗號,干涉中國內政,妄圖遏制中國發展。
聲明指出,該法案妄圖以渲染所謂“中國威脅”維持美國全球霸權地位,以人權宗教為借口干涉中國內政,以科技、經濟脫鉤等剝奪中國正當享有的發展權利。美國政府處處把中國當作“假想敵”的做法,有違世界大勢,不得人心,注定失敗。聲明強烈敦促美國國會,客觀理性看待中國發展和中美關系,立即停止推進審議該法案,停止干涉中國內政,以免破壞中美關系大局和雙方在重要領域的合作。
但是,美國國會似乎不怎么聽招呼,一意孤行,而且目標高度一致,毫不動搖地穩步推進其“全面遏制中國和平崛起”的戰略國策。美國地緣政治風險分析機構戰略預測(Stratfor)高級副總裁羅杰·貝克(Rodger Baker)在接受美國之音采訪時說:“我們看到,中國是美國的重要競爭對手已是兩黨共識,它會繼續推動美國的政策,即使是國會議員或是總統出現更迭。”
報道稱,下一步參眾兩院將整合出統一版本的方案,送交總統拜登簽署,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對這一進程表示樂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