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潛艇計劃招募人才的關鍵人物、退休的英國海軍少將麥吉(Ian McGhie),他曾擔任英國海軍潛艇部隊司令,有32年軍齡(圖片提供Ksliu)
美國知名時事評論員ksliu授權獨家原創發布
2021年11月29日,路透社發表長篇報道,曝光臺灣的秘密潛艇發展計劃。
路透社報道稱,20年來,臺灣一直想購買潛艇,但是無人敢接單,因此決定化整為零,采用“拼圖”的辦法,在國際市場購買各種關鍵技術和部件,自制8艘潛艇。
據報道,中國擁有58艘潛艇,其中6艘是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臺灣有4艘潛艇,其中2艘是二戰時期美國建造的老式潛艇,只適合用于訓練,另外2艘是荷蘭建造的“海龍級”潛艇,于1987年服役。
西方、日本和臺灣的資深潛艇專家認為,8艘新潛艇加上2艘“海龍級”潛艇,將對入侵艦隊構成致命威脅。這些艦艇配備強大的魚雷和反艦導彈,可以攻擊在臺灣登陸所有部隊運輸船和軍艦。
按照這一計劃,臺灣首先靜悄悄聯系世界各國供應商,通過供應商獲得本國政府的出口許可證。近年來,很多國家暗中批準了潛艇關鍵技術和部件出口臺灣,使得這一計劃獲得實質性進展。據說,所有的障礙都已移除。有人指出,臺灣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孤立”,很多國家的政府實際上早已在暗中支持臺灣。
2019年,蔡英文公開宣布:臺灣自造潛艇“2024下水,2025成軍”。
據路透社透露,臺灣負責建造潛艇的是高雄的臺灣國際造船公司CSBC,該公司通過一家位于直布羅陀的加夫龍Govron公司,在全世界招聘人才。
為臺灣招募潛艇專家的關鍵人物是前英國皇家海軍潛艇艦隊司令、退役準將伊恩·麥吉(Ian McGhie)。據知情人士說,麥吉幫助聘請了包括前皇家海軍在內的工程師。臺灣還成功地從至少5個其他國家聘請了工程師、技術人員和前海軍軍官,包括澳大利亞、韓國、印度、西班牙和加拿大等,這些專家為CSBC提供了咨詢服務。
據了解,美國向臺灣的潛艇計劃提供了關鍵技術,包括作戰系統部件和聲納。英國的國防公司也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支持,英國政府在過去三年中批準了英國公司向臺灣供應潛艇部件、技術或軟件的多項出口許可證。路透社分析的政府數據顯示,近年來獲準從英國出口到臺灣的潛艇技術的價值呈指數級增長。
臺灣的自造潛艇計劃于2017年正式啟動,正式名稱為本土防御潛艇計劃,代號為“海昌”。CSBC于去年開始建造,目標是到 2025 年交付計劃中的8艘潛艇中的第一艘。據總部位于倫敦的國際戰略研究所稱,該項目的價值估計高達160億美元。
臺灣的自造潛艇計劃究竟有多少軍事價值?這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一些戰略家表示,臺北應該主要投資于更小、更便宜但致命的武器,例如移動防空導彈和反艦導彈。如果偽裝并部署在城市和山區,這些武器可以在解放軍入侵部隊到達臺灣之前對其進行打擊。但是也有專家認為,從潛艇發射的魚雷,其殺傷力遠比導彈厲害得多。此外,中國的反潛艇能力也比較落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