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網上下載
美國知名時事評論員ksliu授權獨家原創發布
根據媒體報道,2021年11月16日,菲律賓軍方派出兩艘補給船運送后勤物資前往“仁愛礁”菲軍“駐地”(一破船)途中,遭遇三艘中國海警船的阻撓,其中一艘發射了水炮,使菲方船只不得不返航。
事發后,菲律賓向中國提出“強烈抗議”,并警告中方,此舉有可能使《美菲共同防御條約》被啟用。
美方對菲律賓表示支持,11月19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對媒體說,中方海警船用水炮攻擊菲方供應船的行為是“危險、挑釁和非法的,直接威脅地區和平和穩定”,他宣稱:“美國與菲律賓盟友堅決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海上國際秩序,對菲律賓公務船只的武力攻擊,將使美國援引《美菲共同防御條約》的承諾。”同日,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和菲律賓防長洛倫扎納通了電話,對菲律賓表示支持,并稱:南海的和平與穩定極為重要,美、菲雙方將在今后幾天內,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
除了美國,在過去幾天內,日本、歐盟、英國、加拿大、新西蘭、澳大利亞、法國、德國等,都發表聲明,指責中方海警船行為破壞地區穩定。
11月21日,菲律賓國防部長洛倫扎納宣布,他已經指示軍方補給船再次出發,稱中國這次不會再干預。洛倫扎納說,從11月16日晚至20日,他一直在與中國大使黃溪連會談,他說:“根據我與中國大使黃溪連的通話,中國人不會再干預。”
如果屬實,那么美西方插手的中菲海上沖突事件在雙方協商之下,或就此化解。
11月22日,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紀念峰會”視頻會議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了講話,他說:“中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永遠是東盟的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他還說:“中方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愿同周邊鄰國長期友好相處,共同維護地區持久和平,絕不尋求霸權,更不會以大欺小。”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對中國海警船使用水炮阻止菲律賓補給船的事件表示“憎惡”(abhor),他說,“我憎惡最近這起事件的發生,這對我們國家之間的關系造成不良影響”,并表示法治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他所說的“法治”(rule of law),意指2016年國際仲裁法庭的決定。
根據2002年中國與東盟簽署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有關各方將制定“南海行為準則”。但快20年了,“行為準則”仍然難產,有關各國仍然無法達成協議。2018年,李克強總理曾經表示,希望在三年內達成協議。2019年,各方已提前完成“第一輪審讀”,但此后就再也沒有進一步消息了。習近平在22日的講話中也沒有提及“南海行為準則”。
仁愛礁在菲律賓巴拉望島以西大約100海里,其地理位置是在菲律賓的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內,但也在中國所劃定的九段線范圍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