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戰略手機頭條發了一篇張志坤的文章,《假如中美關系發生了顛覆……》。王毅外長說,臺灣問題是中美之間最敏感的問題,一旦處理失誤,將對中美關系造成顛覆性全局性破壞。文章認為,如果中美關系發生顛覆性全局性破壞,將會出現什么情況呢,第一,兩國可能會斷交。兩國在戰略上會全面對抗。第二,會對美國產生巨大的沖擊。美國會因此更加右傾化、法西斯化。中美戰爭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美國的華人也可能會因此受罪了。第三,對中國的沖擊。一是中國資本主義勢力會遭遇慘重損失,二是對外開放會發生重大轉折。但中國仍然會繼續擴大開放。中美斷交,中國同整個西方國家的關系也會變得很微妙。中國的對外開放的重點將轉向亞非拉。三是戰爭的危險會存在。概言之,中美關系的變化,將對中國的社會結構和發展取向發生顯著變化。
說實話,總體上本人是非常認同文章的觀點的。但文章似乎把問題看得太嚴重了,中美斷交并沒有什么可怕的。中美又不是沒有斷交過。那么困難艱難的時候,中國人民都不怕,今天就更沒有理由要害怕了。這也是草民與許多網友一樣,希望中美脫鉤一樣的道理。
如果中美斷交,真正最受打擊的是中國大大小小的漢奸賣國賊,他們的日子一定不好過。幾十年來,中國大大小小的漢奸賣國賊言必稱美國,美國什么都是好的,美國對中國不好,也是因為中國做的不對,美國出現了經濟金融危機了,他們迫不及待的要救美國,還救美國就是救中國。幾十年來,美國該從中國拿走了多少天量的巨額利益啊,如果不是中國一直在全方位地資助美國,美國極有可能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已經不可逆的衰敗甚至滅亡了。如果中美斷交,中國大大小小的漢奸敗類必將受到應有的打擊和清算,從這個意義上,真正害怕中美斷交的是這些人。
中美斷交,中國的對外經濟交流也會遭受重大影響。中國對外的生意不好做了,而對美生意將徹底斷絕。如果中美貿易徹底斷絕,去年以來中國對美貿易額不僅沒有受什么貿易戰之類影響,反而大幅度上升的情況將戛然而止。既然中美斷交了,中國還有必要和理由繼續用自己的真金白銀的產品,去交換美國印制的要多少就有多少的美元廢紙嗎?還有必要把辛辛苦苦賺來的外匯又送給美國,事實上幫助美國救美國嗎?當然不可能了。
如果對外貿易出現大幅下降的局面,中國工業出現大面積倒閉的情況將是大概率的事情。這其實對中國也未必都是壞事,中國經濟總量這些年嚴重過剩的情況,中國正好可以借此做出調整,把那些高能耗高污染以及主要用于出口換匯的外貿型企業做一個精簡。中國人民的勞動生產,應該也只能主要服務于福利于中國人民自己。中國廉價出口,再用廉價出口換回的美元購買美國國債,實際上是在做著有利于美國而不利于中國人民的無用功。說不利于中國人民有人可能不認同,中國大量的青年男女打工人為了出口換匯一天十幾個小時的拼命勞作,那是對中國人民的好事嗎?
中國關停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以及主要用于出口換匯的外貿型企業的同時,中國可以趁機讓企業升級轉型,用于生產高技術高附加值的自主品牌的產品,真正讓中國制造,變身成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智造。
如果中美斷交,對中國科技的影響也一定會多多少少地存在的。但可以肯定,它的影響是有限的,而且,中國人民有能力在一個不太長的時間內,消除這些影響,進而更快更好地發展自己。其實美國對中國幾年的科技戰,已經迫使中國走上了大規模自主創新的道路,美國對中國科技發展的影響已經明顯有限了。
今天的這個世界上,除了美西方國家,更多的是廣大第三世界的國家。美國的所謂“強大”與“富裕”,是靠了它自身的勞動創造嗎?不是。它是靠了侵略,掠奪,吸血全世界,也包括吸血它自己的盟友小跟班。中國脫鉤美國,中國完全可以團結廣大第三世界國家和人民,與它們一起,共同發展,共同進步,自創不同于西方世界的另一個體系架構,建設一個沒有剝削和奴役的新世界,這對于世界上絕大多數受美國欺壓的國家和人民來說,何嘗又不是一件大好事呢。
也許更重要的是,如果中美斷交,將是中國重回公有制計劃經濟的大好機遇。中國當年為了融入美西方而放棄社會主義公有制,中國不是正好可以重新審視,把它們重新改回來嗎。美西方的資本主義救不了中國,只能禍害中國,這已經是幾十年來的事實,更是中國人民實實在在的切身感受。走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只會更好更快地發展進步,中國人民也會更加富裕和幸福。
走社會主義道路,還會有人找不到工作嗎,還會有失業的難題嗎,還會有巨大的貧富差異等等之類的情況嗎,沒有了,統統沒有了。
相對應地,如果中美斷交,經濟上徹底脫鉤美國,對美國的影響和打擊才將真的是顛覆性和全局性的。沒有中國價廉物美的產品的滋養——離開了中國,許多產品,美國幾乎在世界上找不到下家,沒有中國外匯的資助,美國必將加速走向衰敗直至死亡,美國分崩離析解體是大概率事件。如果這樣分析,美國只怕是會更舍不得,更害怕與中國斷交的吧。
至于戰爭的危險,其實也沒有什么可怕的。帝國主義要戰爭,躲是躲不掉的。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但中國人民任何時候,都沒有理由也不會去害怕戰爭。迄今為止,中國幾十年的和平環境,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英雄的大無畏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用他們的血肉之軀打出來的。如果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一定要把戰爭強加在中國人民的頭上,中國人民除了積極迎戰,沒有別的出路。而且,經過了七十多年的發展,尤其是近十年來國防軍工的井噴式發展,中國已經具備了打擊一切侵略者的武備儲備和能力。如果帝國主義一定要發動戰爭,那就讓我們積極迎戰,再打出一個幾十年的和平發展環境。
今天的這個世界,原本就不太平,戰爭的危害,戰爭對世界人民的傷害,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中國所以有幾十年的和平發展環境,是中國人民敢于直面強敵打出來的。人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當年不是偉人毅然決然決定出兵抗美援朝,朝鮮被美國侵占,中國會面臨一個什么樣的局面,美國會不會有事無事地,隔三差五的挑釁中國?這是完全可能的。
當然非常同意文章的分析,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局勢,尤其面對美國全方位的敵對,中國需要做好中美關系斷交的準備。有備才能無患,才能立于不敗之地。2021.11.15
附錄:
張志坤:假如中美關系發生了顛覆......
秦安戰略
2021-11-09
中美關系發生顛覆的危險越來越嚴峻,譬如臺灣問題,王毅外長說,臺灣問題是中美之間最敏感的問題,一旦處理失誤,將對中美關系造成顛覆性、全局性破壞。現在,中美兩國都在“處理”臺灣問題,而臺灣蔡英文當局更是極力再把“臺灣問題”往風口浪尖上推,這樣一來,中美關系發生顛覆的可能性就日趨加大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有必要探討中美關系萬一發生顛覆、出現“全局性破壞”之后的事情。
如下幾個問題值得認真研究:
第一個問題:兩國會不會斷交
中美關系是成千上萬人的希望與寄托,直到現在仍然如此。在相當一些中國人看來,中國同美國斷絕外交關系,這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直如天塌下來一般。但是,既然中美關系發生了顛覆,出現“全局性破壞”,那就不能不考慮中美兩國是否還能維持正常的外交關系。也就是說,中美兩國完全可能因此斷交。
如果兩國斷絕外交關系,則意味著中美關系又回到了1972年尼克松訪華以前的狀態,兩國在戰略上全面對抗,軍事上危險對峙,彼此間從事激烈的代理人戰爭。
如果中美斷絕外交關系,可能會帶動一大批國家也同中國斷交,就像當年中美關系打開大門之后帶動一大批國家同中國建交一樣。如果是這樣,則意味著將發生一場國際關系與全球戰略格局的大改組,全球政治、經濟與軍事安全面貌將因之也發生全局性的變化。
斷交之后的中美關系將是怎樣的一種關系,這不僅是中美兩國各自需要研究定位的課題,也將成為全球各國都不得不研究定位的大課題。
第二個問題:對美國的沖擊有多大
中美斷交毫無疑問要對美國產生不可忽視的沖擊,美國國內的政治生態將因此更加右傾化、法西斯化,麥卡錫主義不但沉渣泛起,而且還將橫行肆虐,一個直接的結果是,在美國和在西方的華人將因此有的受了。
但這并不很重要,重要的是,在這樣的情形下,美國當局發起的對華“戰略競爭”已不足以詮釋斷交之后中美關系了,面對新局面,霸權解決中國的壓力更大、更緊迫,他們將因此將更加瘋狂地進行軍備競賽,將出現更加瘋狂的戰爭沖動,很可能要在中國周邊挑起大規模局部戰爭,采取直接攻勢來壓制中國以奪取戰略斗爭的勝利。
第三個問題:對中國的沖擊有多大
中美斷交必將對中國造成空前巨大的沖擊,這才是問題的重點之所在。說實話,這場沖擊究竟有多大,現在進行預估預判難免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只能擇其大要而言之。
一是中國新興資本主義勢力遭遇慘重的損失
借助中美密切關系這根紐帶,中國新興資本主義勢力幾十年來如魚得水,持續做大做強,現如今已經發展成為中國社會舞臺上重要的政治力量、經濟力量和思想文化力量。在其發展壯大的過程中,該勢力當然也并非一帆風順,也曾屢遭打擊,但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重創。中美斷交則不然,如果發生這樣的情況,則中國新興資本主義勢力將遭受一場重創,造成空前慘重的損失,無論是精神思想還是物質利益上都是這樣,他們辛辛苦苦幾十年的積累與積淀,將在相當程度上被掃得七零八落,包括身份、價值、財產、關系資源等各個方面都損失殆盡,社會地位和影響將因之而一落千丈。譬如,現如今哈佛、耶魯等文憑是耀眼的金字招牌,而到那個時候,則有可能就要變成敵特之嫌、淪為負擔與包袱了。
與此相關,則是中國親美勢力也必將遭遇沉重打擊,他們將變得如同過街老鼠一般,而第五縱隊則將陷入滅頂之災,一旦被挖出來,就得身陷囹圄,嚴重的還要被處以極刑。考慮到這批人的絕對數量實在不少,那么,由此引起的社會騷動必將相當可觀。
二是對外開放發生重大轉折
中國已經堅定地宣稱,對外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并且還有人宣稱,要把開放進行到底。在這些既定的政策下,同時考慮到對外開放在當今中國已經如同政治圣經一般不容置疑,不容絲毫離叛,所以,即便中美斷交,中國仍將繼續高舉對外開放的大旗。
大旗固然要繼續高舉,但方向卻不能不、也不得不做重大轉折,因為斷交之后對美開放已經失去政治前提,大門已經關上了,相應地,中國同整個西方集團關系的大門也變得狹窄了,大致要處于半關半開的狀態。適應這樣一種情況,中國對外開放的主要方向只能轉向亞非拉,轉向非西方集團國家。這一重大的方向性的轉折將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一次,將具有分水嶺、里程碑一般的重要意義。
三是戰爭的危險與考驗
曾幾何時,有人宣稱現如今中國外交才堪稱是大外交,意思是說改革開放以前中國外交沒有如今這樣的高度與境界,那時中國外交突出的表現是貼上敵我標簽,現在則一概是友非敵了。但中美斷交后,中國外交恐怕還得再把敵我標簽找出來才行,很大程度上還得重貼。
更重要的是,中美斷交后,戰爭危險將更加嚴峻地考驗中國。過去曾經有人聲稱,當今中國的安全環境無比寬松,戰爭的危險微乎其微。可能正是建立在這等估計的基礎上,所以才發展完善出一個系統全面的和平發展理論、戰略機遇期理論。但是,戰爭危險一旦直接而現實地壓到中國面前,首先是這些著名的理論邏輯要面對考驗,要解決如何適應與自洽的問題,可能要在相當程度上予以重新詮釋解讀。相應地,整個中國社會,包括政治建設、經濟建設、軍事建設等,都必須適應戰爭危機與考驗這一新的課題,并在這一課題下修正自己的活動方案與行動路線。
概而言之,在中美關系歷史性變化的強烈沖擊之下,中國社會的結構、生態和發展取向都將發生顯著的變化。
對此,中國要從現在開始就進行必要的準備嗎?
竊以為,既然可能造成中美關系顛覆性、全局性破壞這樣的話已經說出去了,那就不僅是預警,更不應僅僅是虛聲恫嚇,而應開始著手做相應的準備了,相應的準備越扎實,未來的戰略斗爭就越主動,否則,如果僅僅停留在嘴上而無實際動作,就難免要出現“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的危險,這樣的話筆者多年以前就已經說過,這里也不妨再說一遍。
注:本文作者為“秦安戰略智庫”核心成員張志坤,為本平臺原創作品,歡迎注明來源的轉載,轉載是凝聚網絡力量的重要方式。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