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有關亞投行的消息很火,西方國家紛紛加入的新聞成了媒體報道的熱點,吸引世人眼球。這樣一來,中國牽頭成立亞投行這件事的意義就已經超越經濟范疇而具有了明顯的戰略影響。
這昭示了新舊更替的全球發展大勢。
俗話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新舊之間就是這樣簡單的來去或破立的關系,所以,換個說法就是“新的不來,舊的不去”,只有大量新組織的誕生、發展、壯大,才能揚棄或者替代舊組織,才能造就一個新的機體。
世界戰略秩序也是這樣。所謂戰略秩序是由互相關聯的幾個方面有機構成的,這其中包括政治秩序、軍事秩序、經濟秩序等,但不管哪個層面哪個領域,所謂秩序都是由各種形式的組織來實現的,沒有組織便沒有體系,也就沒有了秩序。因此,要改變舊的秩序,必須首先改變舊的體系;而要改變舊的體系,必須改造舊組織,創造新組織。政治上是這樣,軍事上是這樣,經濟上也是這樣,國內國際都是這樣。
亞投行就是當今世界經濟秩序下的一個新生組織。相比于西方掌控下的全球經濟秩序而言,這一即將誕生的組織無疑還相當稚嫩幼小,但前途不可限量,趨勢聳人聽聞,也可以成為戰略上的星星之火,未來完全可能燃燒成燎原之勢。
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中國的戰略號召力、凝聚力。
這一新的組織之所以能夠經受住風吹雨打而生機勃勃,其生命的底蘊在于有中國這樣強大的經濟力量為后盾。中國既是這一組織的締造者,也是這一組織未來發展的主導力量,這一新的“星系”無疑以將以中國為引力中心,這將讓中國的凝聚力得以開發出來,使中國在戰略上的公信力與號召力得到顯著的加強。
這也是戰略經營的有效切入點
戰略問題萬變不離其宗,說到底都是輸贏;千條江河歸大海,所有的手段方式目標最終歸一,但具體運用卻千變萬化。現如今美國霸權是全面、全般的霸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對其發起全面與全般的挑戰,只能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選好角度選準切入點打開突破口。從這個角度觀察大國關系觀察,可以發現,俄羅斯對美國有比較突出的軍事擔當,因為制衡美國龐大核力量維持全球核均勢的仍然非俄羅斯莫屬,如果沒有俄羅斯的核武庫擺在那里,中國就將被迫急速壯大自己的核武庫以求自保;如果俄羅斯能在常規力量方面更多及更有力地牽制美國及其霸權戰略集團,中國的壓力也將相對減輕許多;同樣,中國有比較突出的經濟擔當,如果沒有中國龐大的經濟實力擺在哪里,最近一個時期西方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一定會有更突出的效果,俄羅斯在經濟上的破圍之路就將更加窘迫。可以說,中俄兩國各自揚長避短,都抓住了很好的戰略切入點,并且彼此之間形成了有機的戰略配合。這也許非有意而為之,但客觀效果的確如此,相信世界老大美國戰略家的感受應該直接而深切。
當然,對任何一件新生事物寄予殷切希望的同時,也還必須對其注定面臨的種種風險給予足夠的警惕。亞投行也是這樣,它還正躁動于母腹之中,等待呱呱墜地,未來的路還很長,未來的成長還很艱難,在喧鬧火熱之余,還必須警惕種種破壞,包括公開的,隱蔽的;也包括惡語相加與笑里藏刀的,等等,不一而足。但不管怎么說,這一舉措戰略方向無疑正確,戰略切入深刻有力,因此必須給予充分的肯定。
(作者中國藥科大學 張志坤)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