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國際 > 國防外交

外國非政府組織對華活動策略

趙黎青 · 2014-06-12 · 來源:烏有之鄉
NGO滲透中國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為了能夠開展活動,它們不會按照它們在中國境外的一般做法行事。

  為了能夠進入中國開展活動,一些外國非政府組織調整策略,不按照它們在中國境外的一般做法行事。循序漸進是多數外國非政府組織所采取策略的主要考慮,即先尋求在中國站住腳、建立合作關系網、奠定活動基礎,然后逐步推進以實現其戰略乃至最終使命。一個非政府組織的對華策略當前在中國通常是可接受的,但并不意味著該組織會長久保持同樣策略,未來一旦其在中國的活動基礎奠定或者中國社會、政治形勢發生重大變化,該組織很可能會調整或變換策略。通過對外國非政府組織對華策略分析,可以了解與把握其在中國活動現狀及效應,并展望與推測其未來策略調整或變換趨向,還能夠認識中國有關各方應對外國非政府組織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外國非政府組織對華策略的形式與內容都很豐富,下面從五個方面概括論述。

  一、外國非政府組織的入駐策略

  外國非政府組織針對中國開展活動,入駐中國是其基本前提條件。外國非政府組織在中國開展活動有多種入駐方式,不同入駐方式反映出不同外國非政府組織在中國介入的領域、廣度、深度與方式,也以不同效應以及不同強度影響著中國的發展。

  (一)派人短期進入中國,著重收集信息、進行考察。在這些外國非政府組織中,有些組織對中國的關注少,其工作重心不在中國,但也有相當多的組織對中國政府及其政策或對中國政治制度持批評乃至反對的態度,如大赦國際和人權觀察組織。

  (二)為中國的組織機構或者公民開展活動提供資助,派人短期進入中國進行考察、監督與評估。這些外國非政府組織通常是剛開始對中國開展活動,有些則是在中國境外有政治對抗意識或對抗行為,由于對中國了解有限或為規避風險而采取此種策略,如美國的歐亞基金會等。

  (三)在中國設立項目辦公室,派遣或雇用正式工作人員。這些外國非政府組織圍繞具體資助項目開展工作,通常同中方合作伙伴簽訂合作備忘錄,并在當地設立項目辦公室,在很多情況下,項目辦公室由中方合作伙伴提供。這些外國非政府組織提供資助并依托中方合作伙伴開展工作,如美國溫洛克組織將辦公室設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內。

  (四)在中國香港或澳門特別行政區設立具有法人身份的分支機構或代表處,以就近領導在中國大陸的各項活動。這些外國非政府組織對中國很關注,利用香港或澳門特別行政區所特有的便利條件針對大陸開展工作,這樣進可在大陸擴展活動,退可抽身躲避風險。世界宣明會、美國亞洲基金會、美國全國國際事務民主研究所等都采取過此種策略。

  (五)在中國地方政府工商管理部門將其項目辦公室或代表處依法注冊為外國企業。這些外國非政府組織因此可以在中國大陸獲得合法組織身份,但一般必須按照企業組織納稅并接受相應的政府工商管理,不能享受公益性社會組織有關的優惠待遇,也不受政府民政部門管理與監督,但個別乃至少數組織通過特殊渠道可能會得到一些優惠待遇。發展取向的外國非政府組織中不少都是采取這種入駐方式。云南省民間組織促進會也通過簽訂諒解備忘錄幫助在滇活動的外國非政府組織在當地政府工商管理機構以外企身份注冊。

  (六)在中國政府民政部門將其代表處或辦事處依據《基金會管理條例》進行注冊。由于目前中國關于非政府組織管理的法律法規中,只有《基金會管理條例》有關于境外基金會注冊的規定,所以外國非政府組織中只有基金會可以按照基金會管理的有關法規在中央政府民政管理部門注冊。

  (七)在中國大陸的外國人群體中建立組織。這些組織不在中國政府注冊,而是存在于中國大陸的外國人群體之中并在當地開展活動。例如,國際扶輪社在北京和上海分別設立了分社,其成員都是外國人,同中國有關方面合作從事衛生與抗震救災等方面的活動。又如,在中國工作的外國記者組建了駐華外國記者俱樂部,該組織為外國記者在中國開展業務服務,在維護外國記者權益和新聞報道方面對中國政府的一些政策時常持批評態度。

  外國非政府組織入駐中國的上述存在形式之間是不平衡的。在國家民政部注冊的外國基金會是置于中國政府依法管理下的外國非政府組織,但其數量有限,只有寥寥數家。在中國活動的大多數外國非政府組織迄今所采取的仍是在中國政府工商部門、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注冊以及在中國大陸設立項目辦公室但不在政府部門注冊的存在形式。此外,在中國境外關注并針對中國開展活動的外國非政府組織的數量近十年來增加較快,同中國境內的各種聯系也越來越密切。外國非政府組織入駐中國的策略,隨著其活動的發展以及中國內部變化而變化。一些發展取向的非政府組織在中國經歷了從香港到大陸、從邊遠貧困地區到中央政府所在地北京的入駐過程。例如,英國救助兒童會即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在香港開展項目,20世紀80年代末又開始在云南、安徽及西藏開展社區發展、教育等項目。1995年,該組織中國項目辦公室從香港遷至云南省昆明市。爾后為了加強與中國中央政府的合作,1999年在北京設立了代表處,現作為總部指導其中國各地的分支機構工作。有些外國非政府組織出于政治主張、價值觀或者宗教等方面原因,為了減少進入中國的阻力或避免可能遇到的排斥,會在組織名稱上作矯飾,如取一個會產生好感的中國名稱,也會片面宣示組織使命,隱瞞組織的真實背景與宗旨。

  二、外國非政府組織的合作策略

  絕大多數進入中國的外國非政府組織都通過同中方合作開展活動,所采取的合作策略有很多,大致可分為合作伙伴選擇與合作方式選擇兩方面,并根據各自組織的特定情況進行合作策略的組合。

  (一)合作伙伴選擇。外國非政府組織在中國的合作伙伴幾乎涉及中國各種類型的合法組織機構。第一,中國共產黨與中國政府組織系統內的各相關部門機構是多數外國非政府組織首選的合作伙伴。中國政府的相應業務主管部門如商務部、衛生部、民政部、教育部以及外交部等,都同一些外國非政府組織有著較長時間的合作關系。中國共產黨的一些機構如中共中央聯絡部和中央黨校等,一些人民團體如全國婦聯等,也同外國非政府組織保持著一定的合作關系。外國非政府組織同中國政府與執政黨系統內的相關機構建立合作關系有多重目的:取得進入中國開展活動的合法性與合法身份,如以相關政府部門作為其業務主管部門在國家民政部注冊,或在相關黨政部門的幫助下在政府工商部門注冊;通過中國黨政部門的渠道開展業務,如通過衛生部開展防治艾滋病與醫療服務工作,通過民政部開展扶貧救災工作,通過外交部開展國際交流活動,通過全國婦聯開展婦女兒童權益保護與扶貧事業等;借助于中國黨政部門的權威排除在中國開展活動的障礙,并在必要時借以保護等。

  第二,一些外國非政府組織選定具有政府背景的中國社會組織作為合作伙伴。中國紅十字會、中國民間組織促進會以及中華慈善總會等所謂官辦非政府組織以黨政部門為依托,組織較為健全,有全國性的組織網絡,在特定領域從事發展活動。外國非政府組織同中方這類組織結成伙伴關系,業務對口,有利于其在中國各地推進活動,必要時還可由中方伙伴幫助協調解決遇到的困難。

  第三,高等院校、社科院等研究機構以及一些媒體機構也是外國非政府組織的重要合作伙伴。這些從事教育科研的中方專業機構擁有知識生產與傳播能力,在中國社會中居于獨特地位,在培訓、交流、影響公共政策以及開展社會活動等方面都能發揮作用。外國非政府組織同中方這類機構的合作通常以學術研究、學術交流以及教學實踐等名義進行。

  第四,外國非政府組織扶持中國草根非政府組織的發展并同它們結成合作伙伴。相當多的外國非政府組織非常關注中國非政府背景的公民創建的社會組織即所謂的草根非政府組織,通過資助和能力建設項目等方式支持草根非政府組織的發展,并努力讓這些組織參加外國非政府組織在中國進行的各種活動。外國非政府組織扶持中國草根非政府組織發展,除推進一些發展項目之外,更注重培育中國的公民社會,試圖通過草根非政府組織的發展帶動中國公民社會的發展。

  第五,很多外國非政府組織同駐在中國的政府間國際組織代表機構保持著合作關系。聯合國系統的一些組織,如開發計劃署、教科文組織、兒童基金會,以及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銀行等在中國的活動對外國非政府組織一般都持開放與積極鼓勵參與的態度。外國非政府組織通過同這些政府間國際組織合作,可以得到資金支持,擴展活動的地域和領域,并能放大組織活動的影響,也有助于開通與中國黨政部門與機構的通道。

  最后,一些外國非政府組織同在華的外國企業有著密切的合作關系。由于同是外國組織,這兩類組織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感受與共同意識,較易于溝通與合作。外國非政府組織可以從外國企業獲得有關當地的知識、同中方各界打交道的經驗、資金與志愿者,還可以借助外國企業的組織網絡與關系開展活動。例如,英國救助兒童會很注重同外國企業的合作,國際奧比斯同聯邦快遞的合作、法國沛豐與微軟的合作都相當有成效。

  (二)合作方式選擇。外國非政府組織為了實現既定戰略目標,會根據中國整體狀況與合作伙伴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合作方式。常用的方式包括:一是項目資助。項目資助是對中方組織機構的具體活動項目給予資金支持。所資助的項目包括發展領域項目如扶貧、環保、救援、教育和疾病防治等,社會建設項目如弱勢群體維權、社區建設與公民社會建設等,以及體制改革、公共政策等方面的項目。所資助項目有服務性的也有倡導性的,有實際運作的也有學術和政策研究的。

  二是組織能力建設資助。組織能力建設資助是指對特定的中方組織機構本身的發展提供資助,在實際中主要是對中國所謂的草根非政府組織的創建與發展提供資助。組織能力建設資助的支出包括組織的行政費用、工作人員的薪酬與培訓、辦公室與辦公設備等費用。外國非政府組織通過提供資助引導與調控中方伙伴的活動,并對其進行監督與評估。

  三是實物捐贈。一些從事教育、衛生、人道主義救援或文化交流的外國非政府組織通過實物捐贈幫助中國的相關事業,中方伙伴如政府有關部門、社會組織或高校等則將捐贈物資分發到最終捐贈對象。實物捐贈過程中曾發生中方有關組織機構截持捐贈物資、改變捐贈物資用途等情況,也曾出現外國非政府組織將劣質物品運至中國的情況。

  四是技術支持。外國非政府組織通過向中國派遣專家和技術人員以及在中國境內外培訓中方人員的方式,將特定方面的專業知識與技術傳人中國并予以實際運用。技術支持對中國各相關領域活動的技術水平提高與技術推廣都具有積極作用,但與推行這一外來模式相關聯的是,在一些場合曾出現技術適用性與技術實際效果等方面的問題。

  五是志愿者參與。志愿者參與是外國非政府組織動員和使用中國境內外人力資源的重要方式。有些外國非政府組織為在中國開展活動,會通過各種方式在境外招募志愿人員并派遣到中國。在志愿者中,有青年學生、退休者以及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境外志愿者在特定非政府組織的管理協調下進行工作,通??色@得一定的生活津貼或工作津貼。使用志愿者可以得到所需的專門人才并節省人力資源成本,但志愿者背景復雜、流動性大,懷有各種動機的境外人員會利用志愿者身份從事某些不正當活動。一些外國非政府組織對吸引與招募中國本地的志愿者也很重視,會直接動員組織中國志愿者參與其活動,也會通過支持中國草根非政府組織間接使用中國志愿者。

  六是組織會議。外國非政府組織同中方伙伴合作組織各類會議或論壇是一種相當有效的方式,可以達到多種目的,如使某些特定議題得到關注,將某些知識、政策主張傳達給中國有關決策部門、媒體與公眾,使境內外特定領域的有關組織機構與人員結識與交流等。各類會議的組織一般是由外國非政府組織與中方伙伴共同進行的。外國非政府組織通常提供資金、議題引導以及境外人員與會聯系等,而中方伙伴則負責議程設計、使會議得到政府有關部門批準以及具體的組織安排等事務。

  七是項目運作。外國非政府組織直接進行的項目運作與單純對中方伙伴項目資助有很大不同。在單純資助中方伙伴項目的情況下,項目由中方主持并主導實施。而外國非政府組織直接進行的項目運作,則是由其主導、設計方案、提供資金并負責實施,中方伙伴雖然參與項目并提供人員、資源與辦公設施,但其角色是執行者與輔助者。外國非政府組織的項目運作有利于貫徹其在中國的戰略部署,發揮它們在知識、經驗、技術以及專業人員等方面的優勢,但也易出現不當推行外來模式的現象。

  八是資助中方人員出國。這是外國非政府組織在中國開展活動的重要手段。外國非政府組織在境外既在其專門領域里有雄厚的活動基礎,又在政府、企業以及社會各界有廣泛的關系網。外國非政府組織通過組織資助中方有關人員以會議、訪問、培訓等名義出國,不僅可以促進中外交流、開闊中方人員眼界、提高中方人員專業素質,而且可以借此建立與發展同中方人員的人際關系,誘導中方人員參與其活動。

  三、外國非政府組織的倡導策略

  倡導是外國非政府組織采用的主要工作模式之一,它通過各種方式以影響公共政策、社會輿論以及人們的思想意識為其工作的主要目的,如宣傳、集會、參與各種政策協商以及游說等活動??偟膩砜矗谥袊顒拥耐鈬钦M織目前以服務為主,以倡導為輔。這表現在服務型非政府組織在數量上多于倡導性非政府組織;一些外國非政府組織在中國大陸境外主要開展倡導活動,但進入中國大陸后則較多地從事服務活動。此外,倡導活動本身又可分為發展倡導、社會倡導與政治倡導。發展倡導圍繞各項發展議題進行倡導活動;社會倡導圍繞社會變革與社會維權的各項議題進行倡導活動;政治倡導則圍繞政治變革與政治維權的各項議題進行倡導活動。目前,在中國大陸境內活動的外國非政府組織的發展倡導最為突出,同時也進行社會倡導與政治倡導,而在中國大陸境外針對中國開展活動的外國非政府組織則以政治倡導為主。在發達國家,非政府組織的倡導活動常常采取在法律體制內對政府或政府政策的批評乃至對抗的方式。由于政治制度、法律體制、文化、傳統等的不同,外國非政府組織為了能夠在中國開展倡導活動,通常都較為慎重,并在倡導策略上作出調整以適應中國國情,一般不直接批評中國政府及其政策,力求避免同中國政府對抗。

  (一)通過服務示范進行倡導。一些外國非政府組織在中國運作服務項目,通過將新思路、新方式同當地條件相結合,努力取得成功,獲取經驗,并將所獲得的知識、經驗、有效的工作方式通過中方合作伙伴的渠道向外傳播與擴散。例如,瑪麗斯特普國際是一個人口衛生領域的國際非政府組織,20世紀90年代就參與了聯合國人口基金(UNFPA)在中國資助的項目,在中國大陸已積累了相當豐富的工作經驗與組織經驗。2004年,瑪麗斯特普國際在青島開設了一家診所,為意外懷孕的女性提供安全的終止妊娠手術、生殖健康檢查、避孕建議以及法律援助。該診所通過為這些婦女提供服務,倡導一種高標準的醫療服務、更可靠的避孕方法等。中國許多城市主管計劃生育的官員都參觀了該診所的工作。出于對該診所工作模式的信服,江蘇計劃生育委員會決定從2005年起同該組織合作在江蘇省普及計劃生育政策,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倡導的有效性。(二)通過專項研究進行倡導。支持專項研究是外國非政府組織在中國進行倡導的重要方式。研究題目可以是中方有關組織機構提出的,也可以由外國非政府組織提出。外國非政府組織對研究項目的價值與可行性進行評估,決定是否提供支持或資助。外國非政府組織支持的專項研究題目,一般都要符合它們所期望的中國發展方向,如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法制建設、政府良治、公民社會建設、艾滋病防治以及弱勢群體維權等。這些題目常常由于各種原因,如缺乏知識、具有敏感性、新興事業或不受重視等,在中國黨政體制內得不到及時有力的支持。專項研究項目可以是由外國非政府組織提供資助、中方組織機構獨立完成,也可以是由雙方合作共同完成。外國非政府組織期望所完成的特定題目的研究成果能夠影響中國決策層、學術界以及一般公眾,從而實現倡導目的。

  (三)通過扶持中國草根非政府組織進行倡導。中國多數所謂草根非政府組織或真正的非政府組織的創建與發展同外國非政府組織的支持密切相關。這些草根非政府組織或者在創建之初就得到外國非政府組織資助的承諾,或者依靠其提供的項目資助開展活動,或者由其提供長期的組織能力建設支持。外國非政府組織通過支持中國草根非政府組織的活動與組織發展實現其倡導目標。如通過支持北京地球村和自然之友等環保組織實現環保目標;通過支持武漢大學的社會弱者權利保護中心與北京大學的婦女維權法律中心等組織實現法律維權目標;通過支持愛知行研究所等組織實現倡導艾滋病防治的目標。而通過支持所有這些草根非政府組織實現倡導中國公民社會發展的目標。

  (四)通過組織會議進行倡導。組織各種類型會議是外國非政府組織在中國進行倡導最常用的方式。會議的主題與議程通常是在中方會議主辦機構同支持會議的外國非政府組織之間協商基礎上確定的。一般中方負責使會議得到主管部門批準與境內的組織安排,外方則負責提供資助與境外人員的與會安排。外國非政府組織有意愿提供資助等支持的會議必須符合其所倡導的目標,與會人員也是根據倡導目標所選擇的境內外代表。會議倡導的方式效果直接,影響迅速而廣泛,所討論的議題與內容通過與會者、媒體以及會議出版物可迅速傳達到中國決策層、學術界和一般公眾。 (五)通過媒體進行倡導。隨著媒體在中國日益開放與多元化,外國非政府組織在華活動也越來越注重利用媒體進行倡導,所采取的方式有多種。最簡單與直接的方式是向中國報刊、雜志投稿發表文章與研究報告,為此在有些情況下外國非政府組織會向相應的報刊、雜志提供一些資助,利用中國媒體的渠道向特定群體與公眾傳遞信息。資助中國的有關組織機構,如高校、社科院、民辦科研機構,以及草根非政府組織等創辦新主題、新領域的報刊、雜志是許多外國非政府組織曾采用的方式。通常這些新報刊、雜志中只有少數會獲得國家有關管理部門的批準,成為正式出版物,多數則是作為非正式出版物在相關圈子內發行或以書代刊。而建立組織網站、利用國際互聯網進行組織內外的交流幾乎是所有外國非政府組織的必備手段,有些外國非政府組織還支持其中方合作伙伴、特別是草根非政府組織進行網站建設。

  外國非政府組織也在中國直接辦刊物。例如,《中國發展簡報》(China Development Brief。網址:www.cdb.org.cn)是以在香港注冊的中國發展研究服務機構的名義于1996年創刊的中英文季刊,在中國大陸編輯與發行,最初只有英文版,主要面向在華的外國組織機構,1999年起出版中文版,其創辦人是英國人高飏(Nick Young)。該刊得到福特基金會、英國救助兒童會、世界自然基金會、利眾基金會、行動援助基金會、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和嘉道理慈善基金會等的資助。其創刊初始目的是“促進國際基金會與發展項目執行組織之間的信息交流與合作,介紹國際組織,尤其關注非政府組織在華開展的項目與進展;促進中國非政府及非營利組織的工作和能力建設”?!吨袊l展簡報》以包括外國非政府組織在內的各類外國組織在華開展的發展合作活動為基點展開報道工作,其中中國非政府組織活動與中國公民社會建設是其刊物特色,并開展相關調研、考察與會議交流等活動。2005年該刊重申其辦刊的主要目的是“討論和解釋國際發展的觀點,獨立、客觀和真實地分析報道中國公民社會和國際/國內非政府組織的動態和發展,通過信息交流為讀者和公眾賦權”。自2008年高飏離開中國后,《中國發展簡報》中文版由中國人主持編輯,先后由經濟日報出版社與知識產權出版社正式出版。

  四、外國非政府組織的本土化策略

  外國非政府組織為進人中國并能夠在中國持續發展,通常會采取本地化策略。外國非政府組織本土化的形式有多種,如增加中國公民在其駐華組織機構工作人員中的比例,吸收中國公益性社會組織為其成員,或者是非政府組織駐華機構依據中國法律法規取得中國組織機構的法人身份。外國非政府組織本土化雖然使其具有了更多的中國成分或身份,但實質是外國非政府組織在中國的組織擴展。外國非政府組織本土化適應其在華發展的需要,可以使組織活動在地域擴大、領域擴展以及項目增加等方面得到支持,同時可以避開其外國組織身份遇到的一些障礙或不便,更有利于在中國開展活動。外國非政府組織在中國本土化主要有以下四種策略。

  (一)在駐華機構工作人員構成中增加中國公民比重。這種本土化形式雖然不改變組織的外國身份,卻使中國公民承擔著越來越多的工作份額。外國非政府組織在中國開展活動,其工作人員由來自境外人員與當地人員兩部分構成。來自境外的工作人員是由總部派出或在境外招聘派遣來中國,當地工作人員則是在中國招聘的中國公民。本地工作人員了解本地情況,易于開展活動,薪酬也較低,適應組織活動的擴展。所以隨著外國非政府組織在中國活動的持續與擴展,工作人員構成本土化是必然趨勢。外國非政府組織工作人員構成本土化可以是中國公民作為一般工作人員在組織內數量與比重的增加,也可以是其管理人員乃至駐華代表由中國公民擔任。大多數外國非政府組織在華工作人員構成都經歷著本土化過程,不過有的組織為了加強對在華工作的領導,其駐華代表也曾出現由總部派遣境外人員取代當地招聘的中國公民的先例。(二)吸收既有的中國公益性社會組織為其成員。中國公益性社會組織參加同領域的國際非政府組織,在保持自身獨立自主地位的同時,要承認與遵循該國際非政府組織的宗旨與基本價值觀,并在工作中進行合作。國際非政府組織可通過其中國會員組織將活動推展到中國,并在資訊、技術以及資金等多方面提供支持。中國計劃生育協會成立于1980年5月29日,是中國倡導計劃生育與生殖健康的公益性社會組織。國際計劃生育聯合會(國際計生聯)是計劃生育和生殖健康領域的國際非政府組織,其總部設在英國倫敦。國際計生聯1952年成立于印度孟買,由8個國家和地區(印度、德國、香港、荷蘭、新加坡、瑞典、英國和美國)的計劃生育協會創建。到目前為止,該聯合會連接著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計劃生育協會。1981年11月中國計劃生育協會被國際計生聯接納為準會員,1983年被批準為正式會員,1986年成為該聯合會亞太地區成員之一。

  (三)在中國創建會員組織并依據中國《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注冊為中國的社會團體。由于是在國際非政府組織的推動與支持下創建的,中國會員組織在承認與遵循該國際非政府組織的宗旨與基本價值觀的基本前提下,工作上的獨立自主性相對較弱,在活動策略與資金等方面對國際非政府組織有較大的依賴性。國際獅子會創建于1917年,總部設于美國,目前在193個國家擁有4.6萬個分會及140萬個會員。該組織主要致力于提供醫療衛生、青少年發展以及災難救援等各種人道主義服務。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獅子會在中國從事賑災、扶貧、醫療衛生、社會福利、教育、殘疾人康復等諸多領域的服務活動,尤以“視覺第一中國行動”成效顯著。1997年,中國國務院批準衛生部、中國殘聯與國際獅子會合作開展“視覺第一中國行動”,為中國白內障患者解除疾病痛苦。該項目的成功為國際獅子會在中國大陸建立會員組織創造了條件。2001年,中殘聯、外交部、衛生部、民政部以及國務院臺辦與國際獅子會就在中國大陸建立國際獅子會會員組織達成了共同意向。2002年,深圳獅子會與廣東獅子會相繼成立,隨后即被國際獅子會吸收為會員,原“中華民國臺灣獅子會”也相應改名為中國臺灣獅子會。2005年6月,中國獅子聯會依照國家相關法規在北京正式注冊成立,標志著中國大陸獅子會的組織架構基本形成,在北京、廣東、深圳、沈陽、大連、青島分別設立有獅子分會。中國獅子聯會為國際獅子會會員在中國的總代表,遵循國際獅子會的宗旨開展活動,對內組織引導會員開展公益性服務活動,對外統籌中國大陸獅子會組織與國際獅子會的合作關系。中國獅子聯會以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為其業務主管單位,各省市的獅子分會也都以當地的殘聯為其業務主管單位。

  (四)一些外國非政府組織將在中國設立的分支機構或辦公室依據《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注冊為中國的民辦非企業單位。外國非政府組織駐華機構雖然因此具有了合法的中國組織身份,但其活動的主導權仍由母國的總部掌握。進入21世紀以來,由于中國各級政府對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趨于寬松,不少外國非政府組織選擇此種本土化策略。國際小母牛組織是一個發展取向的美國非政府組織,在美國籌資,在世界各國扶貧。到目前為止已經向125個國家提供了援助,主要通過向世界各國的小型農戶提供畜禽、技術和相關服務來減少饑餓和貧困并改善環境。1946年,國際小母牛組織通過聯合國善后救助總署向中國贈送了第一批550頭奶牛。1984年,國際小母牛組織再次來到中國,在四川省大邑、雅安和樂至啟動了最初的三個項目。1989年,國際小母牛中國項目在四川省成都市成立了辦事處。截至2007年6月,國際小母牛中國項目已在中國16個省和自治區開展了103個項目,年資金額達100多萬美元,資金主要是由美國總部從個人、教堂、基金會、企業和美國政府國際開發署等多渠道籌集的。國際小母牛項目組織中國辦事處最早設在四川省畜牧局內,1992年在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外國企業的身份進行了登記注冊。2008年,國際小母牛項目組織中國辦事處以四川?;葜毞罩行牡拿x在四川省民政廳注冊,成為由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主管的民辦非企業單位。

  五、外國非政府組織的對抗策略

  某些外國非政府組織針對中國開展的一些活動,對中國的憲法與法律、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及其政策與活動,以及中國的國家尊嚴與國家利益等具有對抗性,是非善意的、非建設性或者是不友好的。這些政治對抗性活動的訴求大多是以人權、自由、民主與法治等名義進行的,通過多種方式予以實施,通常是在中國大陸境外進行的。

  (一)利用媒體進行對抗。媒體是某些外國非政府組織進行對抗的重要手段,如利用媒體進行片面報道、向中國黨政領導人或者外國與國際組織領導人寫公開信、煽動輿論施壓等。

  (二)組織對抗性會議。通過會議協調各方行動,壯大聲勢,影響國際社會,對中國施加壓力。

  (三)為中國違法人員或所謂“持不同政見人士”頒獎。為中國大陸境內所謂“持不同政見的被依法判罪入獄服刑人員”頒獎,以此對其聲援并擴大國際影響,引起國際社會關注,從而推進中國的“人權、自由以及民主事業”。

  (四)發表片面性的研究報告。一些外國非政府組織針對中國的人權、新聞自由等方面狀況發表片面性的研究報告,損害中國國家形象和國際聲譽,阻撓中國的正當活動。這些研究報告一般以對中國大陸境內外的所謂“持不同政見者”調查為基礎,其信息渠道狹窄且有違中國大陸實際,而且這些研究報告的主持者大多對中國抱有先入之偏見,因而其所發表的報告往往缺乏公正性、客觀性,側重于對中國的指責。

  (五)在中國境外組織抗議示威活動。在公共場所組織抗議示威活動是某些外國非政府組織為表示對中國政府及其政策不滿所采用的方式。為了吸引外國公眾和國際社會的關注,同時造成對中國沖擊的最大化,抗議示威的時間、方式與場所通常都是精心選擇的,抗議示威活動也是有計劃、有組織的。

  (六)資助中國的各類政治反對團體。通過資助中國各類政治反對團體以實現組織的宗旨與戰略是一些政治取向外國基金會所采取的重要對華策略。所謂中國的政治反對團體是指由反對中國憲法與法律、反對中國共產黨與中國政府、反對中國社會主義制度,或者主張分裂中國的中國人在中國大陸境內外組建的各類組織,以境外居多。某些外國非政府組織通過提供資助引導與支持這些政治反對團體的活動實現其各種政治目標。(作者單位: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原載《國際研究參考》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昆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3. “當年明月”的?。浩鋵嵤侵袊说耐ú?/a>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5.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6.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7.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8. “馬步芳公館”的虛像與實像
  9.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10.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人成在线免费福利 | 色婷婷六月亚洲6月中文字幕 | 视频二区一区国产精品天天 | 这里有亚洲精品在线 | 亚洲va中文字幕欧美不卡 | 亚洲国产青草衣衣一二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