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行業剪報”關注基層服務行業動態,為你呈現與服務業勞動者利益息息相關的核心資訊。本期剪報摘取2-3月份核心新聞,涵蓋包括外賣騎手,快遞員,網約車客運、貨運司機在內的平臺經濟從業者的從業狀況、勞動糾紛等情況,以及兩會的勞動權益關注熱點,廣東省高溫補貼調整和服裝加工廠招工難的消息。
因不滿平臺調價 上千名滴滴司機罷工
#網約車司機 #平臺新規 #罷工
3月1日,滴滴被曝因在成都、湛江、沈陽、南昌、南通、紹興等城市調整運價,抽成等導致部分司機“罷工”抗議的情況。據成都地區司機描述,成都地區起步價降至4.2元,如若加上0.5元的信息服務費,司機一單到手只有3.7元。此舉引起平臺司機的強烈不滿,成都司機利用微信 “接龍小程序”發起了數千人的接龍罷運,來抵制平臺的這一次調價。
此次滴滴通過單方面制定不平等條約來獲取高抽成,嚴重侵犯了平臺司機的利益。交通運輸部于3月5日晚間對滴滴平臺有關負責人進行緊急約談,針對三大問題要求滴滴進行整改:一、對可能侵害司機和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經營行為堅決整改,確保行業安全穩定。二、加強與司機的溝通,廣泛征求意見,以保護司機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嚴防“店大欺客”。三、完善利益分配制度,調整抽成比例,保障司機的合理收入和身體健康。
滴滴平臺負責人在回應中表示是因為新規復雜,溝通和傳播不到位所致,導致部分司機出現對新規的誤讀,例如成都“區縣”的起步價才降至4.2元,并非主城區;平臺調價后不扣0.5元信息費;乘客端確實有降價等。不論具體的細則是否有誤讀,新規調整意圖不言而喻。調價后的低價傾銷是為了吸引顧客,打壓競爭對手,但只會以平臺司機的利益為代價。至于司機關注的平臺抽成太高的問題,雖然滴滴在此次約談中承諾做好整改工作,但是平臺在行業的壟斷地位和與司機不對等的權力體系,會使利益分配的完善很難得到真正落實。
新聞來源:
因涉嫌侵害司機合法權益遭交通部約談,滴滴:深刻反思,認真整改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3-06/doc-ikknscsh8563758.shtml
上千名滴滴司機組成“罷工聯盟”,終于威脅到滴滴了!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411TAM30520MHCM.html
某滴被責令整改抽成:上千名網約車司機罷工的力量
https://mp.weixin.qq.com/s/9cYPnnkwNh8r9zJdvX5OlQ
司機罷工,滴滴遭緊急約談!反壟斷利劍之下,平臺恐難再“任性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4GEL1710511N683.html
美團、餓了么平臺降薪 引騎手罷工抗議
#外賣騎手 #罷工
自三月初以來,多地微博用戶發文稱其正常支付的訂餐訂單處于無騎手接單或配送大幅延時的問題。根據相關報道,3月1日,廣州深圳部分美團樂跑騎手聚集在一商場前罷工,抗議公司在未通知的情況下變相調降配送費——原先無論距離遠近平均每單配送費7元,現在平臺則根據距離對訂單進行標價,3元到10元不等。但據外賣員粗略計算,新規會讓他們一周損失上百元,一個月將損失上千元,所以騎手們才決定罷工抗議。
“美團”和“餓了么”兩大送餐平臺雖然都對罷工消息予以否認,但相關回應與報道已變相承認了罷工抵制的存在。截至月底,平臺騎手已基本恢復送單,外賣商家也表示配送已恢復正常。
新聞來源:
「一線采訪」美團外賣小哥罷工,抗議降薪
https://www.epochtimes.com/gb/21/3/4/n12790038.htm
傳外賣騎手罷工,美團餓了么回應來了
https://www.sohu.com/a/453589165_120259137
美團騎手罷工續:騎手恢復送單 商家秩序基本正常
https://www.hotbak.net/key/%E7%BE%8E%E5%9B%A2%E9%AA%91%E6%89%8B%E7%BD%A2%E5%B7%A5%E7%BB%AD%E9%AA%91%E6%89%8B%E6%81%A2%E5%A4%8D%E9%80%81%E5%8D%95%E5%95%86%E5%AE%B6%E7%A7%A9%E5%BA%8F%E5%9F%BA%E6%9C%AC%E6%AD%A3.html
貨拉拉事件背后: 被轉移的矛盾,亂象叢生的平臺
#貨運司機 #平臺亂象
上月引發熱議的“貨拉拉女乘客跳車身亡”事件于3月3日得到官方調查結果的相關通報,檢察機關以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對犯罪嫌疑人車主周某春批準逮捕。同時該事件也將貨拉拉作為同城貨運平臺的管理漏洞與亂象暴露無遺。
在國內平臺競爭機制之下——為了搶占市場爭取用戶,往往大打價格戰,將價格壓至最低,但其中復雜環節導致的成本與平臺責任,則轉嫁到了司機與消費者的身上。司機希望通過提供其他服務獲得更多收入,與客戶希望節省開支的愿望產生了矛盾和沖突,這是該悲劇發生的導火索。當雙方發生矛盾時,扮演“中介”角色的貨拉拉并未及時監測問題,而是處于隱身狀態。事件發生后,貨拉拉在2月24日才表示平臺確實有多處問題需要整改。很多報道發現貨拉拉的問題遠不止于此,例如對加盟司機培訓和監管不力,車輛上沒有加裝音視頻攝錄設備,搬家過程中服務不規范,對收費標準、行進路線、服務態度等沒有明確的規定等等。
由于貨運運輸的標準化比客運更難確定,貨物重量大小不一,對車輛的要求不同,對行駛路段的要求與判斷也更復雜,所以貨運平臺規則往往沒有客運平臺嚴格,給予了司機一定的自由度,但同時貨拉拉會以行為分的獎懲來約束司機的一些違規行為。目前為止,由于貨拉拉的飛速擴張和一家獨大,這些規則和相應制度都不太完善,司機對于價格與規則的制定也完全沒有話語權,很多司機反映運輸費和搬運費都低到難以接受。在消費者服務平臺黑貓投訴上,貨拉拉累計被投訴多達3265次,搬家用戶和司機雙方都提出諸多問題,用戶端包括私自加價、貨物損壞沒有賠償等,司機端包括不退保證金、亂扣服務分、派單傾斜等。
這件事情發生后,很多貨拉拉司機表示,未來平臺的監管將會全面嚴格起來。有司機認為,這也一定程度增加了司機的安全感,也有部分司機覺得在車里全程錄音錄像會變得很沒有隱私,但這仍是大勢所趨。同時自去年開始,滴滴、順豐入局同城貨運市場,不知會否給該行業平臺亂象帶來更急速的轉向。
新聞來源:
貨拉拉涉事司機被批捕!
https://mp.weixin.qq.com/s/D_84ziZw1rPM-sOb7qERzQ
貨拉拉悲劇背后:平臺轉移矛盾
http://www.ce.cn/cysc/tech/gd2012/202103/05/t20210305_36358247.shtml
貨拉拉事件背后,同城貨運的戰事靜悄悄
https://www.36kr.com/p/1129386794634242
貨拉拉事件背后,游走在系統規則邊緣的貨車司機
https://xw.qq.com/partner/vivoscreen/20210226A0C75C00
2020年快遞員從業報告: 超五成快遞員月收入不超過5000元
#快遞員 #從業現狀
3月22日,中國郵政快遞報社發布了《2020年全國快遞員基層從業現狀及從業滿意度調查報告》。與往年發布的快遞行業調查報告不同的是,今年增添了快遞員“從業滿意度”相關的調查。該調查采取網絡電子問卷方式進行,有效樣本19260份,其中快遞基層網點管理者和快遞員分別占29%、71%,調查范圍涵蓋11家全網型郵政快遞企業。
從投訴處理滿意度來看,基層網點中,僅有1/3對總部處理各類投訴的結果表示基本滿意,約18%表示很滿意;快遞員中,對公司處理投訴的整體滿意率超過七成。在從業環境滿意度方面,51.76%的基層網點和63.86%的快遞員對所屬快遞品牌表示“有信心”,近九成快遞員對所屬網點有較好的印象。
從派件數量來看,超四成快遞員每日派件量在100件以下,八成快遞員每日派件量不超過200件。同時每日派送超過600件的占比超過了1個百分點。
從收入水平來看,超五成快遞員月收入不超過5000元,月收入超過1萬元的僅占1.3%。隨著市場集中度提高,快遞行業“價格戰”的趨勢依然持續,單票的利潤空間仍然被壓縮。根據2019年國家郵政局發布的調查報告,“雙十一”期間,在快遞員每天工作14-19個小時的勞動強度下,多數快遞員的月收入仍然在5000元以下,盡管在“雙11”期間快遞員的收入普遍提高,但大部分也不超過萬元。
新聞來源:
月收入超萬元快遞員僅占1.3%
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21-03/23/c_1127243303.htm
快遞員收入太懸殊,僅1.3%月入過萬,5成多月入不足5千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10324459334.html
聚焦兩會:新業態勞動者的權益 保障和“996工作制”的監管
#兩會 #新業態勞動者 #996工作制
新業態從業者勞動保障和互聯網加班文化是今年全國兩會代表提案議論的核心話題?;ヂ摼W行業普遍實行的996加班文化早已在社會輿論中引起廣泛討論。全國政協委員李國華建議對“996工作制”進行監管,其指出,當前我國996問題處于企業失控、監管失序、工會失靈的狀態,鮮少見到996企業得到處罰,勞動監察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勞動者維權困難。但是對于如何落實對“996工作制”的監管,并沒有具體的策略建議提出來。
外賣騎手,快遞員和網約車司機等新業態從業者的勞動保障問題同樣引起了諸多代表的關注。全國政協總工會界別在提案中總結了外賣等新業態勞動者面臨的五大問題:1)企業規避建立勞動關系;2)難以適用勞動關系法律;3)未享受工傷等社會保障;4)工時長、強度大;5)平臺缺乏算法監管。
針對這些被“困在系統算法里”,且法律身份認定及權益保障困難的平臺從業者,來自民革中央、民建中央、工商聯以及總工會界別等多黨派的兩會提案重點強調,建立和完善新業態勞動者的勞動權益保障體系應是當下的政策核心。不僅需要引導勞動者參保,尤其是職業傷害保障,還要重新界定雇傭關系,使各方權責清晰而平衡;完善企業監管機制及解決新業態勞動糾紛的調解機制。另外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律師協會會長肖勝方也提出建議,對平臺從業者單獨立法,明確其中間類型勞動者的法律身份,給予其低于勞動者、高于非勞動者保障程度的保護;從勞動基準、社保權利、集體勞權、公共就業服務四個方面進行勞動權益保障,例如實行最低工資制度,工作時間不應超過12小時,設立平臺從業者職業傷害保險等。
目前在制度層面上,僅有針對工傷(騎手交通意外等)的替代性職業傷害保障作為核心的政策方向被初步落實,勞動關系確認和平臺監管等基礎問題仍未被正面處理。
新聞來源:
兩會輿聲:萬字報告深度分析“996”和互聯網勞工輿情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4QN3RRG0512865S.html
莫讓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被“困在系統里”
http://www.workercn.cn/34244/202103/05/210305080312373.shtml
觀察周報06|外賣騎手的“兩會”時刻:官方的焦點提案與消失的民間“盟主”
https://serviceworkercn.com/lianghui-mengzhu-delivery-workers-missing/
如何為外賣騎手解困?代表建議立法保障平臺新型從業者權益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3-02/doc-ikftpnnz0607192.shtml
兩會提案議案聚焦新就業形態:補齊有關法律法規短板 構建適應的勞動保護體系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48TASEH05199NPP.html
廣東高溫津貼標準擬翻倍 調高至每人每月300元
#政策法規 #高溫津貼
近日,廣東省人社廳擬定《關于調整我省高溫津貼標準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擬調高廣東省高溫津貼標準至每人每月300元,如按照規定需按天數折算高溫津貼的,每人每天13.8元。調整后的高溫津貼標準擬于2021年6月1日起公布施行。
省人社廳相關人士表示,考慮到廣東省2012年公布的高溫津貼標準目前已執行8年多,與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職工工資增長和物價上漲情況逐漸不相適應,因此擬適時調整提高高溫津貼標準。據了解,2019年便有數百名廣州環衛工主張高溫補貼標準應與經濟發展匹配,要求調整至300元/月。工人以簽名聯署的方式,將關于調整高溫補貼的建議信寄給了廣州市人社局。如今這一建議終于即將得以實現。
廣東省高溫補貼按月發放的標準調整后將與上海、江蘇、浙江的標準持平,全年發放的高溫津貼總金額為1500元,排名全國第三,略高于上海、江蘇、浙江(全年發放1200元)。
新聞來源:
每人每月300元!廣東高溫津貼擬翻倍
https://mp.weixin.qq.com/s/gv_0O1fqEcKDc90fEj_pxA
我是環衛工:高溫費12年不漲
https://mp.weixin.qq.com/s/c2oqmcR3RxDIZdNAsFGYBA
廣州服裝加工廠萬元難招工? “高薪”背后超長工時的代價
#服裝行業 #招工難
春節后,各個行業都掀起了一波返工潮。而今年與以往不同,在服裝加工廠林立的廣州大塘村、康樂村一帶,招聘市場上則出現了老板排著長隊、手拿樣品、等著被工人挑的場景。為了吸引應聘者注意,一些老板甚至打出了日薪600-800元,月薪過萬的口號。據了解,因政府提倡就地過年,檔口提前復工,各制衣廠的訂單也較往年要早,而節后大批工人尚未返穗,一時導致招工困難,用工缺口達數萬人。有制衣廠老板表示,今年制衣工的日薪較往年提升近兩成,有的甚至到一半,但還是招不到工人。
針對網絡上熱炒的“日薪600元,月薪過萬”這一說法,有工人并不認為是真正的“高薪”。工人表示,服裝產業所謂的“高薪”的代價動輒十幾個的超長“工時”,如果按照正常工時的話,一天600塊錢的高薪根本用不著站在那里招工。據相關務工人員提及,即使在用人最緊缺的時段,一天干16個小時以上才有可能日薪超600元,干的都是辛苦活。據某服裝廠老板介紹,這段時間工價確實比較高,一天有四五百塊錢的收入還算是比較正常的,但是這種收入不可能是常態,過了三四月制衣廠的高峰期,一天也就二百七八到300塊錢的樣子。
此外,整個行業年齡老化,缺乏“95后”等新鮮血液進入,也加重了用工短缺。制衣行業收入不穩定、工作時間長還得先學點技術,這導致了90后們更青睞于外賣員、服務員、快遞員等技術門檻更低的工作。南方都市報有評論指出,制衣廠的招工難有季節性因素,但制衣廠也只是眾多難以招工的制造業工廠之一,當前更突出的是就業市場改變以及工人的勞動力供給群體需求改變所帶來的結構性問題。
新聞來源:
廣州服裝廠萬元難招工?深挖原因讓人直呼套路太深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43QE1KA05373KJ3.html
人人人!“廣州老板排隊等被工人挑”再現,稱月薪過萬仍招不到人
https://mp.weixin.qq.com/s/LAe7RxT34CLOLN2tGqS3vQ
排1公里長隊招不到人?我們和廣州招工街上的老板們聊了聊
http://kb.southcn.com/content/2021-03/01/content_192160162.htm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