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文《為何要反對超時加班》。該文從超時加班會導致個人健康受損、勞動者互相傾軋說明了反對超時加班的必要性,也用國外勞動者的經驗論證了反對超時加班是能夠成功的。筆者再補充兩個上文未涉及的角度。
1.反對超時加班是因為勞動者自私想要偷懶嗎?
經常有人在反對超時加班的說法下面陰陽怪氣,說什么“你們反對超時加班不就是偷懶不想奮斗么,不就是自己自私想不勞而獲么”,要批駁這種觀點,我們首先要知道超時加班帶來了什么。
1.1消費不足——超時加班的副產物
消費不足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固有問題,在雇傭勞動中,勞動者創造的價值很大部分被資本家占有,勞動者的工資總量低于其創造的價值總量;而資本家在占有勞動者的剩余價值、財富得到增長之后,并不會將這部分財富全部用于消費,而是將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投資來進一步擴大生產。這就導致了社會整體上的消費不足。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危機由此產生。
超時加班無疑是給這種消費不足火上澆油了,一部分勞動者不單單沒有錢進行消費,而且可能沒有時間開展消費活動,這給社會經濟活動的失衡又添加了一枚砝碼。
有人可能會想,提倡消費,不還是要個人享受么?并非如此。健康的社會生產和消費應基本平衡,否則生產出來的東西賣不出去,企業不就要倒閉,工人不就要失業?大蕭條那棵老歪脖子樹,還天天盯著我們呢。
也有人會問,那勞動者如果從超時工作制轉到八小時工作制,那工人工資水平豈不更低了,消費豈不更加不足?從個別企業的角度來講是沒錯的,但從全社會的角度來講,勞動者的工資是由什么決定的呢,是由工時么?學習過政治經濟學的朋友都知道,勞動力再生產的費用決定最低工資水平。通俗一點講,勞動者養活自己和孩子要花多少錢,這是勞動者對自己工資能夠接受的最低限值,也決定了勞動者工資的最低社會標準。資本家對這個限值也心知肚明,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資本家會試圖卡著這個價位盡量少發工資,勞動者則會爭取盡量漲工資,最終工資到底發多少取決于雙方的博弈。但無組織的單個勞動者的博弈能力實在是太弱了,所以社會實際的工資水平是非常接近這個最低社會標準的。
在超時工作還未普及時,資本家為了讓勞動者打破常規,超時加班,可能會開相當高的工資,有些做的好的企業甚至還會遵照《勞動法》的加班工資標準發放工資。但這是一種臨時性的收買措施,并非常態。當超時加班逐漸在企業之間普及,資本家就開始明里暗里降工資了,工資最終降到的水平依舊是勞動者養活自己和孩子要花的錢的數目。也就是說,勞動者在超時加班不存在時干8小時足夠養活自己,而在超時加班普及后干12個小時也還是養活自己而已(當然還養活了孩子)。這樣的情形在歷史上是反復重演的,資本主義發展初期,因為社會傳統等因素的影響,只有男性進入工廠工作,那時一個工人獲得的工作報酬就足夠養活一家子人。隨后女性開始進入工廠工作,這時光靠男主人一人的工資就不夠養活全家了,得雙職工一起才可以。之后童工在工廠出現,那難道打工人因為把小孩送去工廠就能夠攢下錢來了么?不是,這一家子人也就是維持溫飽而已。
在超時加班已經普及的當下,自然會有人產生這樣的想法,即勞動者不加班了工資水平就要下降,社會消費會更加不足。但即便只消除超時加班(不管是國家立法禁止也好還是勞動者自身爭取到也好),資本主義機制本身都會把8小時工作制下的工資拉到和超時加班時差不多的水平,不加班導致消費更不足的說法根本不成立。當然,反對超時加班不過是一個反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抓手而已。只有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被消滅的情況下,其他資本主義下腐敗惡臭的東西也將一并被消除,消費不足的問題也將不再存在。
1.2愈發艱難的勞動力再生產
廣大的打工人都體會過超時加班對自己生活的影響,一天到晚都被工作所占據,自己的生活不再存在。一個996的“社畜”每天的自由時間估計也就剩下兩局游戲或者幾個短視頻而已,連自己想要做飯調劑下生活都很難,只能點外賣。這對于勞動者個人的身心健康的影響在上篇文章里已經提到,不再多言。我想強調的是超時加班對于家庭的影響。在超長時間的工作下,還有多少時間還能留給父母、配偶和子女,留給社交?又有多少人擔心自己工作太忙,照顧不了家庭,從而畏懼結婚和生育的?一段時期內持續過低的生育率一定會在未來導致這段時期的青壯年在年老時沒有足夠的社會資源進行贍養,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這樣的結果,難道不需避免么?
總結來說,左翼反對超時加班,并不是因為自私,而是因為超時加班確實在短期和長期都會給社會帶來明顯的危害。國家主義者天天從國家的角度出發思考問題,卻看不見國家社會面臨的遠慮近憂,實在可謂南轅北轍了。
2. 反對超時加班會讓我們在和外國的競爭中失敗么?
另一種常見的支持超時加班的言論是認為我們國家依靠勞動者的“努力奮斗”才創造出這么輝煌的工業成就,逐步追上西方國家。如果反對超時加班,之前的追趕就功虧一簣了,說不定之后再也趕不上美國、再也沒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了。某些人還會舉出美國的例子來佐證自己的觀點,之前美國人就是斗爭太堅決了,讓工人爭取到了太多的福利、太好的待遇,現在好了吧,資本家干脆就撤出美國,不在美國開廠。現在美國產業空心化,工人失業,之前工人斗爭爭取到的待遇沒法兌現,還連累整個國家國力不斷衰退。看看左翼干的好事!所以我們就不能反對超時加班,從而讓勞動力的洼地一直停留在中國,這樣中國的工業社會才能千秋萬代!
但是,勞動者想要過更好生活的意愿又豈是什么組織或個人能夠阻止的?工業化的社會本身也在培養其中勞動者使用工業產品的生活習慣,提高其必要的社會消費水平。哪怕是每天超時加班,完善的工業社會的勞動者養活自己需要的花費,也會比一個農業國家剛走出農村的勞動者高不少。因為農業國的農民,對生活的想象可能只是每天吃飽飯,而中國新生代的農民工,像智能手機這樣的東西也是必須的,如果有人想讓他們像八十年代那樣生活,看他們不砸爛那人的狗頭!
現在的我國已經不再是勞動力成本的洼地,資本追逐更低勞動力成本向東南亞等地流動的趨勢也已經存在,這時候再提什么靠超時加班降低勞動力成本、把資本留在國內已經不現實了。還不如說說“國內產業配套齊全,能夠降低生產成本”、“國內工業體量太大,東南亞國家承接不起”,起碼看上去更有說服力。
這么說難道我國也只能坐視資本流向其他國家,走上像美國一樣產業空心化的命運么?也并非如此。被私人控制的資本自發地向勞動力洼地流動,可資本的實物表現是什么,不就是各種各樣的生產資料么?資本主義下,資本離開了,企業搬遷了,沒有人組織生產,就會留下失業的工人、破敗的廠房和銹蝕的機器。但在社會主義下,只要人還在,廠房可以再蓋,機器可以再買,生產照樣可以組織。沒了張屠戶,就真的得吃帶毛豬了?
所以美國的問題并非工人斗爭太堅決了,把工人待遇提得太高了。工人待遇提高和私人資本的離開是一個國家工業化發展的必然。美國的問題反而是工人斗爭不夠徹底,把斗爭局限在經濟領域中。而資本家也有意地挑撥美國工人和其他國家工人的矛盾,使無產階級意識不到根本矛盾所在。如果美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工人自己組織起來生產,那還會有產業空心化這檔子事么?
有人還會說,即便一個國家采用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它照樣還要和資本主義國家競爭,如果大家工作不努力,終歸還是要在競爭中落敗的。陽和平老師說過,他是在“資本主義的工廠里面才學會摸魚的”,因為在資本主義下打工人是為別人干活,那自然怎么省精力怎么來。而他之前在中國的工廠工作時,因為覺得廠子是工人自己的,干活的時候都是盡心盡力的。當下的互聯網企業,不少的工作時間已經超出人一天高效率開展腦力勞動的生理極限,員工必然是要摸魚的。當然,摸魚12個小時可能比摸魚8小時創造的東西多,可和全身心投入的8個小時相比,結果則未可知。那么社會主義的國家又有啥理由選擇讓勞動者超時工作,而不是讓勞動者充分享受主人公的權利,并在此基礎上改進管理制度以提高生產率呢?
從另一個層面上來說,持這樣說法的人其實是把國家之間的競爭庸俗化了。對這些人來說,國家之間的競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是一樣的,誰能夠賺到更多的錢就更厲害,誰能夠以更高的效率生產商品就更有優勢。但現實情況并非如此,社會的有效運轉、對社會力量的有效組織比單純的生產效率、單純的有錢更加重要。地主階層富得流油的晚明怎么就亡了?因為明朝政府根本就指揮不動這幫地主士紳,沒法調動力量。連蘇聯的失敗,也是因為組織的腐化,官僚階層復辟。難道還是因為蘇聯和美國的勞動者在基礎工作效率上有什么巨大的差距么?片面的追求經濟效率,提倡超時工作,其結果只會是帶來諸如商品過剩、人口代際更替異常等問題,給社會運行埋下巨大的隱患,到頭來影響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對個人來說,超時加班的危害自不必言;對于社會來說,超時加班帶來的問題也是無法掩蓋的。為何要反對超時加班,答案是非常清楚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