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終于走過去了,元旦對于很多人而言是一個收獲和總結的日子,也是一個新的開始。但對于馬路上的環衛工而言,作為美稱的“馬路天使”,他們卻無時無刻不面臨著來自馬路上的交通威脅,此時此刻的他們可能是滿滿的舒一口氣——又過了一個“安全年”。
然而現實總是那么殘酷....
2018年12月31日晚上7點鐘左右,元旦前夕,廣州天河七所一位來自四川的黃姓環衛工在廣州大道清掃快車道過程中被車撞倒,傷到腰部。
2019年1月1日早上,廣州越秀區作業中心一位45歲的湖南朱姓環衛女工,在解放北路中國大酒店對面(越秀公園)附近執行早班作業,被車撞到當場死亡。
圖為天河環衛工人被撞傷,越秀未有圖片
一死一傷,沒有任何媒體報道,所有的信息都只能通過我們環衛工之間內部相傳才得以知曉;清掃快車道合理嗎,環衛工的工作量合理嗎,政府提供了足夠的安全保障了嗎?沒有任何人能給我們一個原因。今日的環衛工人們只能祈求逝者安息,也祈求下一次不要輪到我們自己。
為什么環衛工要上快車道?!
快車道的危險人人都知道,可是政府似乎一直“不知道”。隨便用手機搜索“環衛工 快車道”,一搜就出來一大把新聞,看得人觸目驚心:一個個環衛工在快車道被撞飛的新聞,時時發生。工人在用命在做保潔工作啊,真的是用命啊,而廣州所謂的“創文創衛”正是這樣搞出來的,心痛!
2017年一份出自越秀區城管局的《環境衛生作業管理規范》中要求道路保潔的環衛工:“一級道路車行道每日清洗一次...如出現道路污染應隨臟隨洗,清晰道路采取人工和機械化...確保道路干凈見本色”。廣州的環衛工人也指出,事實上現在很多機械化作業“也就是做做樣子,主要還是靠人工清掃,作用有限。機動車道包括快車道還是要依靠人工來清掃,清掃車也沒有增加”。同樣,在黃埔大道、林和西路等處的隧道(內無人行道)也要求環衛工每天打掃數次。既然有機械車,為什么還要環衛工人工去到危險的機動車道中,甚至危險的隧道里面保潔呢?
環衛工在快車道保潔
然而,在廣州市政府的第十三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里面,卻明明白白寫著要求“全市隧道清洗機械化作業率為100%,城市快速路和主次干道機械化清掃率為100%,老六區車行道和側石清洗的機械化率為100%”。文件清清楚楚說明隧道和快速路主干道等機械化清掃率必須為100%!廣州市城管委下屬的各級區、環衛所、街道環衛明顯公然違背廣州的十三五規劃的精神,讓一個個環衛工必須膽顫心驚在快車道、隧道等崗位上執行工作,這合法嗎?
工人可以拒絕嗎?“你愛干不干,不干扣分扣錢,要不你就走人。” 這就是廣州環衛的管理真諦。
過勞“加量不加價”,2019年漲薪代價是是翻倍的工作量!
在這2個悲劇發生前,所有的廣州環衛都在滿懷期待的迎接2019年:因為2018年11月政府剛剛批準了新修訂的《關于規范廣州市環衛行業用工的意見》,里面再一次系統性的調整了環衛工人的待遇,即便仍有諸多不滿意的地方,但至少可以讓每個廣州環衛工到手工資4000+元。可到了執行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哪里有“免費的午餐”啊?!
政府前腳剛通過漲薪文件,后腳天河區城管局就出臺了“對策”。2018年12月13日,廣州市天河區城管局公布一份《關于做好退縮位保潔工作的通知》要求提升退縮位的保潔 (退縮位包括主次干道綠化帶、綠化公園、人行天橋、商業街、廣場等區域)。新增退縮位面積約需配備人員211人,然而因為“機械化作業率提升”,天河環衛將不增加人手和經費,讓各環衛所所自行調整。通知還要求新增加的退縮位保潔任務要達到主次干道同樣的質量,層層壓實責任,沒有做到位的,要扣分處理。
圖為政府文件,有工友還因為發出文件被環衛所警告!
據天河區環衛工人反映,他們以前負責的保潔區域主要包括人行道、非機動車道和機動車道。退縮位主要是指從人行道到街道兩邊的檔口、機關、小區之間的區域,以前都有比較明確的邊界,這些地方主要是由機關小區自行配備環衛工人、檔口門前三包和街道環衛站負責清掃。馬路環衛工人看到有紙類、白色垃圾或者較大的垃圾也會撿。綠化帶和綠化公園以前都有綠化公司負責清掃,馬路環衛工人也只負責撿大垃圾。廣場和商業街是由物業公司清掃,環衛工人也只負責撿大垃圾。護欄以前不用環衛工人清洗,是專業的市政公司洗的。
天河區城管局的通知出來后,上述這些區域都要求環衛工人負責清掃,并且要求必須達到主次干道的清潔標準,否則就要扣分處罰。每扣一分要扣減50元績效獎,扣分較多的,還要加扣季度獎,以及不安排周六的雙倍加班。這次增加的工作區域,相當于增加了百分之四十到五十的作業面積。
原本整整211個人的工作量全部推給了現有的環衛工人來承擔,以“機械化”之名,卻成了變相的增加了工人單位時間內的工作量,原來這才是城管委給工人“漲薪”的真實目的——不需要付出額外的財政成本,卻可以贏得外界的贊美,報以工人虛假的“漲薪”,徒增工人的過勞和風險。在這樣的過勞壓力(及扣分罰款)之下,環衛工馬路悲劇難道還會少見嗎?
人命在環衛管理者面前總是輕如鴻毛,他們冷漠,他們也從不認真聆聽我們來自底層的聲音;但這并不代表我們環衛工沒有價值,而事實上,這座城市是靠我們環衛工日日夜夜的血汗撐起來的。扣分罰款、過勞、傷病、車禍、惡劣的工人福利...面對這些不合理的制度規定,新的一年,我們環衛工更要站出來發聲!因為只有站出來說出來,才會有改變!
今晚讓我們為逝去的環衛朱大姐點一根蠟燭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