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毛主席特別善于引經據典,每個典故都應用得恰到好處、活靈活現,便于聽眾加深理解認識。但毛主席的用典很零散,內容又高度凝煉,究竟這些典故原型是怎么講的?對于很多不熟悉歷史的人來說,就一知半解了。
因此,有人就將毛主席著作中的典故給挑了出來,整理成冊,并附上相應的故事來源,組成《聽毛澤東講古今故事》一書。
我初看這本書時,被它的結構給吸引了!每個故事章節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毛主席的講述原文,有的典故毛主席多次引用,也一并收錄;第二部分是聽講參考,以簡短故事把典故來源給講述清楚??雌饋砭拖袷敲飨谥v一個個古今故事,然后發表自己的看法。
比如:毛主席講“春秋時候有個鄭莊公,此人很厲害。他對國內斗爭和國際斗爭都很懂得策略。《東周列國志》值得讀一下。”
讀過《東周列國志》的人就知道,鄭莊公號稱春秋“小霸王”,他打敗了自己的弟弟公子段之后,順利繼承家業,反過來又帶兵搶了周天子的小麥,使整個東周王室在諸侯中威名掃地,加速了周王室的沒落。毛主席說他很厲害,國內國外通吃,就是這個原因。
又比如:毛主席說“曲阜縣是孔夫子的故鄉,他在這里辦過學校,教出了許多有才干的學生??墒撬淮笞⒁馊嗣竦慕洕睢K膶W生樊遲問起他如何從事農業的話,他不但推開不理,還在背后罵樊遲做“小人”。現在他的故鄉人民辦起了社會主義的合作社。經過兩千多年仍然貧困的人民,辦了三年合作社,經濟生活和文化生活都開始改變了面貌。”
毛主席這段話,主要是贊揚當時農村合作社的,引用孔子說教樊池的例子,是出自《論語》的一個典故: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池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這絕對是孔子的黑材料!大意是:樊池向孔子請學種地,孔子說他不如農民;樊池又請學種菜,孔子說他不如菜農,樊池就走了出去。沒想到孔子竟然在背后說樊池是要做“小人”,只要你做的事情是上面所喜好的,人們肯定就會帶著孩子來拜望你,何必要去學種地呢?這里的“小人”是指小人物,倒也沒有罵人的意思,但孔子這段話的思想,卻徹頭徹尾暴露了他“惟上是從”的精英史觀,對于勞動生產不屑一顧!
所以,毛主席說,孔子的故鄉兩千年了還是很貧困,拜孔子對人民又有什么好處呢?還不如成立三年就解決人民生活需要的合作社,更值得觀光學習。
這就是毛主席了不起的地方,《論語》很出名,被歷朝歷代統治者奉為經典。但誰能想到,就是這樣一部經典,從孔子開始,就將普通勞動人民排除在外了,勿怪乎培養出那么多的趨炎附勢之人!
所以,聽毛主席講故事,講那些具有典型性的事情,總會給人一種茅塞頓開之感。這不僅僅是對故事本身的準確應用,而且還是對聽眾正確“三觀”的塑造,把那些歷史塵埃里錯誤的、偏的、不恰當的故事給擺正,以利于后人學到其精髓。
《聽毛澤東講古今故事》這本書,總共收錄了毛主席八十多個用典,涵蓋了毛主席大部分著作典故,可以說是毛主席對古今故事的重新解讀了,非常難得。
有條件的朋友,建議看一看這本書,學一學毛主席的思想視野,說不定我們也能通過毛主席的這種方法,從歷史塵埃里淘到真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