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對斯諾說,1935年9月10日,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時刻”,是關系到黨的命運“千鈞一發”的時刻,他為之奮斗的一切都可能在那短短的一刻喪失殆盡。那天夜里,如果不是采取緊急措施,長征就有可能半途而廢,天亮之前,紅軍也許就要自相殘殺......
在那“最黑暗的時刻”之后不久,張國燾在馬爾康另立中央,開除毛、周、博、洛等人的黨籍,并下令通緝。然后,帶領軍隊先是南下成都,結果八九萬紅軍損兵一半。
張國燾基于形勢的錯誤估計,和其政治野心的急劇膨脹,逐步將同黨中央在戰略方針上的分歧,激化到在政治上、組織上同黨中央的尖銳對立,從抗拒中央指令南下,到另立中央,張國燾分裂黨、分裂紅軍的活動,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雖然張國燾死不足惜,但是還有數萬被他蒙蔽的紅軍戰士們,他們是中國革命最可寶貴的財富,絕不能棄之不顧。你很難想象,在率領紅軍艱難長征、打破陜北第二次圍剿、東征、西征的同時,毛主席還進行著另一項長期而艱難的工作,爭取張國燾北上!
雖然,長期以來,張國燾把黨、政、軍權都集中在他一個人手里,長期在在黨組織薄弱的紅四方面軍中,利用其高壓政策和威懾作用,利用一些黨員對他的盲目崇拜,以售其奸。然而,由于張國燾南下政策的失敗、毛澤東、朱德的持續爭取,使得戰士們對張國燾的盲目崇拜發生動搖,竊竊私語之風,不可遏制。
由于毛主席、朱德、劉伯承、任弼時等人對張國燾的長期爭取與政策讓步,更由于受張國燾蒙蔽紅軍戰士們在南下失敗中的逐漸醒悟,張國燾迫不得以轉兵北上。
但是,張為了一己的政治私利,北上之后立刻派遣兩萬多紅軍西入河西走廊。中央屢屢給出合理戰略和戰術建議,可張國燾和西路軍領導人出于種種原因,均未聽從。最后致使西路軍被馬家軍分割包圍,各個擊破。兩萬多紅軍全軍覆滅,原中央紅軍“鐵血后衛”董振棠紅五軍團也一并全軍覆滅。在長征已經勝利的條件下,占紅軍總人數達40%的紅軍西路軍,就這樣被斷送,實在令人扼腕嘆息!
張國燾率領南下的八九萬紅軍,最后只有一萬到達了陜北,最后編成了八路軍129師。在抗日戰爭和整風學習之后,紅軍指戰員們徹底看清了張國燾的路線錯誤,從而堅定的團結在毛澤東思想之下,形成了黨內和軍內前所未有的團結和統一局面。
然而,結局的完滿,并不遮蔽斗爭的殘酷。也正是這殘酷的斗爭,使得全黨全軍迫切的需要弄清是非,整合經驗,團結到真理的道路上,繼續前進。
《擁抱與決裂》一書,由解放軍軍出版社出版,采用紀實文學的描述手法,向人們展現了張國燾如何由一名馬列主義者,蛻變為右傾機會主義者,其中披露了很多鮮為人知的內幕。如,毛主席的妻弟在毛兒蓋被擊斃,廖承志靠一支畫筆保住自己的腦袋沒有搬家,為了實現會師,毛主席下了一個生死攸關的賭注......
本書向人們清晰的展示: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角逐與決斗,擁抱與決裂,每一個細節都與歷史印證,每一段文字都令人訇然心動,其中披露的許多內幕更是令人深深震撼!也從一個側面告訴世人,長征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行軍、打仗,他是一部濺著血與淚的偉大悲壯史詩,一部石破天驚的命運交響曲。
燎原書店客服微信:13152112530
如有疑問,請聯系客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