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同志對我國1949年之后的經濟建設歷史都非常感興趣!例如,毛主席帶領人們在推翻三座大山后搞經濟建設,最初的起點到底是什么樣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的“計劃”是如何計劃的?“大躍進”時期的經濟數據如何?WG時期的經濟狀況又到底是什么樣的……
相信很多同志對這些問題都有大致的了解,但確切的數據掌握得相對還是比較少的!那么這本《新中國經濟建設簡史》建議您好好讀讀!
(點擊上方圖片進入微店購買)
先給大家展示目錄:
第一編 緒論
第一章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建設史的重大意義
第二章中華人民共和國經過50多年建設,現在經濟在總體上達到了什么水平?
第二編 恢復時期 (1950——1952年)的經濟建設
第三章我國經濟建設的起點
第四章恢復時期經濟建設的主要政策措施
第五章三年經濟恢復的目標和效果
第三編 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1953——1957年)的經濟建設
第六章我國為什么要實行計劃經濟
第一節計劃經濟的理論來源
第二節我國具備哪些實行計劃經濟的條件
第三節社會主義計劃經濟較之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優越性
第七章“一五”計劃的主要內容
第一節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國家在過渡時期的總任務
第二節“一五計劃”的基本任務和主要指標
第三節“一五計劃”的建設規模問題
第四節“一五計劃”的經濟發展速度問題
第五節“一五計劃”的主要比例關系問題
第六節“一五計劃”關于生產力合理布局的問題
第七節“一五計劃”關于生產關系的改造問題
第八章“一五”計劃時期的經濟計劃管理體制
第一節“一五”時期我國的經濟計劃管理體制是照搬蘇聯的那一套嗎?
第二節“一五”時期我國經濟計劃管理體制的特點
第九章保證“一五”計劃實現的重大措施——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
第一節“一五”計劃開始的頭一年出現主要消費品供不應求
第二節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的實施及其重大效果
第十章“一五”計劃勝利完成及其重大意義
第四編 “大躍進”和調整時期(1958-1965年)的經濟建設
第十一章“大躍進”(1958-1960年)的經濟建設
第一節“大躍進”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大躍進”時期的三面紅旗
第三節“大躍進”中的高指標——“二五”計劃(1958——1962年)及其提前完成
第十二章調整時期(1961——1965年)的經濟建設
第一節經濟調整的背景
第二節對調整方針認識的逐步統一
第三節經濟調整的主要措施
第四節調整時期的經濟計劃管理體制
第五節繼續調整的三年和經濟調整取得的巨大成效
第五編 WG時期(1966——1976年)的經濟建設
此處具體內容省略
第六編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979-2003年)的經濟建設
以上為本書目錄全部,由于篇幅所限,部分章節小標題省略。相信看完目錄,大家就可判斷本書的內容價值,寫這方面內容的書籍確實很少!
本書作者劉日新,是毛主席時代中國人民大學畢業的國民經濟計劃專業副博士研究生,在國家計委工作近四十年。從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參與起草過國家計委關于發展和改革的若干重要文件,多次向中央提出過經濟建設方面的重要建議,寫過不少重大理論文章。
作者由于自身經歷,比較充分地占有重要史料,使得本書的史料充實。作者收集了大量史料,不但包括黨和國家批準的歷次中長期規劃,還有自己過去在工作中積累保存下來、檔案中所沒有的重要資料,如在《當代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一書起草“計劃體制改革”一章使用的絕無僅有的資料,現在更是和盤托出!
閱讀本書,了解我國建國后經濟建設的歷史,可以消除很多對毛主席時代、對計劃經濟的誤解,也能吸取我們經濟建設歷史留存下來的寶貴的經驗、教訓!
另,與本書同屬一個系列的還有鄧力群主編的另外三本書:《導師毛澤東》《五十年來》《新中國往事》。這三本書內容也同樣是非常重磅、硬核的!強烈推薦閱讀!
鄧力群主編的這三本書是了解毛主席時代方方面面、了解毛主席的一手材料,畢竟他特殊的身份占有很多一般人不能掌握到的材料、信息!
《導師毛澤東》《五十年來》《新中國往事》這三本書,去年書店我們賣過,特別受歡迎,售罄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補到貨!現在終于補到少量,一旦售罄,后面就真的沒有辦法進到了!出版社也不再出版了!需要的同志真的抓緊下單!之前沒有單獨買過鄧力群三本書的,建議和這本《新中國經濟建設簡史》合買,相互補充、參考著看!
點擊上方圖片進入微店購買
《五十年來》目錄展示如下:
《新中國往事》目錄展示如下:
《導師毛澤東》目錄展示如下:
4本合售鏈接如下:
(點擊上方圖片進入微店購買)
(備注:受西安疫情影響,本店暫不能發貨!之前的訂單待解封后盡快給大家發出!如急需用書,請勿下單!不著急的同志可下單后耐心等候!屆時按照下單順序為大家安排發貨!感謝您一直以來對紅色紀年書店的支持!)
客服微信:17782938357
長按二維碼添加客服微信
「 支持紅色網站!」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