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準備好為國捐軀,身后就是莫斯科,我們已無路可退!”政委的帽子緊緊扣住腦袋,被汗水打濕的頭發都粘在腦額上,它們同樣與政委做好了準備。政委最后利落地擦了一下挺立的鼻子,眼里的目光則始終釘住前方的戰場,像屏氣等待發令的運動員一樣,熱身一結束,“跟著我,沖鋒!”話未畢,他的身體就像離弦的箭一樣朝敵陣沖去。
戰士們深受感染,口中齊聲大喊“烏拉!”,端起刺刀,拿起凳椅,跟隨他們的政委,義無反顧地迎著德國法西斯侵略者的槍彈沖去。
這場戰斗從日出打到日落,從郊外打到街巷,從天空打到地面,一時間,敵我雙方的勢力互相交錯,戰場上難分彼此。
此刻,東歐的冰原上,除了一如既往的寒風呼嘯,空氣中還多了一股子嗆鼻的硝煙味和讓人作嘔的血腥氣。
由于缺乏足夠的支援,蘇聯的紅軍戰士們在強大的德國坦克與戰機的猛烈炮火下,只得退守在野外壕溝工事和城市街壘巷道里,對敵人進行反擊。一邊是饑寒交迫,一邊是槍林彈雨,死神隨時都準備揮下鐮刀帶走他們。但結果顯而易見,他們已然退無可退。因為,身后是莫斯科,那里有同甘共苦、殷切期望的領袖和統帥,有節衣縮食來補給前線的工人和農民,那里還有許許多多對他們寄予厚望的婦女兒童,那是他們最后的依靠。
“我是大鱘魚,請開炮,請立即開炮!坐標:方格24、經度17、緯度14,聽明白沒有?請回答!”戰斗進行到關鍵時刻,紅軍戰士武器彈藥奇缺,傷亡慘重,已經無力再組織一輪防御,不得不請求最后的炮火支援。
“大鱘魚,大鱘魚,我不明白,這是我方部隊所在房子的目標,聽明白了沒有?大鱘魚!”大后方的炮隊聯絡員有點難以置信,反復確認。
“就是我們,我們在呼叫,快開炮!德國佬快要進來了,請立即開炮!”紅軍傷員再次拼盡力氣對著電話那頭大喊。
“明白了,大鱘魚,全明白了。永別了,同志們!”電話這頭的聲音低落下來,沉痛應付著。
兩端的電話慢慢落下,“啪”地這一聲,世界突然變得安靜下來,他們只能聽見各自胸膛起伏間從鼻腔發出的沉重呼吸;視線拉回到房間內這一邊,身負著重傷靠在墻邊的,抬頭仰望遠方天空的戰士像是在向連長行注目禮,他的任務完成了——誓與陣地共存亡;他的目光中毫無一絲恐懼,靜靜等待著炮彈的到來.......
“轟隆隆!”“轟咚!”
隨即在一陣陣巨大的炮聲和建筑物的倒塌聲中,這個坐標的片區頓時成了一片火海和廢墟,完全是一個迷霧繚繞的墳場!這里剛剛埋葬下入侵的敵人,也躺著己方堅守的戰士。這是一場葬禮,一場讓人無淚可落的葬禮,炮聲與倒塌聲、燃燒的爆炸聲交織出一曲獨特的葬禮進行曲。為敵人,也為自己。
暗夜降臨,木頭還在猛烈地燃燒,不時“噼噼啪啪”爆裂開,掉下幾塊殘骸;仰看太空,迷霧已經散去,掛著一輪圓月,散出冷靜的光輝。
遠方某幢殘破的建筑物內,一個半臉是血的戰士扭頭看向身邊的戰友:“天快亮了,陽光會來的。”言畢,向走廊深處徐徐走去,隨后傳來一陣熟悉的哥薩克踢腿舞的腳步聲。
“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河上飄著柔曼的輕紗;喀秋莎站在那峻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姑娘唱著美妙的歌曲,她在歌唱草原的雄鷹,她在歌唱心愛的人兒,她在藏著愛人的書信,她在歌唱心愛的人兒......啊這歌聲姑娘的歌聲,跟著太陽飛去吧!去向遠方邊疆的戰士,把喀秋莎的問候傳達。駐守邊疆年輕的戰士,心中懷念遙遠的姑娘,勇敢戰斗保衛祖國,喀秋莎愛情永遠屬于他......”
當年英勇保衛莫斯科的紅軍士兵,年歲漸長,不斷凋零;后來的人們站在衛國戰爭的烈士墓前,肅穆凝望墓志銘: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績與世長存。而幸存下來的老紅軍,也許在某個時刻,他們會站在戰友的遺照前不無遺憾地感嘆:“達瓦里希,我們守住了莫斯科,但沒能守住蘇聯。世界地圖上,再也找不到列寧格勒和斯大林格勒這兩座城市了,沒有了,再也沒有了。”
那個依靠人民意志而建立起的統一的、強大的蘇維埃聯盟,用各民族的友愛筑成的堅固堡壘終于在內外夾擊下“轟隆”一聲土崩瓦解了,“蘇維埃”永遠倒在1991年那個圣誕節的雪夜里,離我們遠去了。
迎面吹拂的自由之風,連帶著那面鮮艷的鐮錘紅旗一起卷下。
漫長的74載歲月里,它一直都驕傲地飄揚在祖國上空:因為它見證了斯拉夫人民的重重磨難,共同經歷過他們的歡笑與淚水;為了讓蘇維埃聯盟傲立世界民族之林,斯拉夫的英雄兒女們堅持不懈地奮斗,他們深信自己終將載歌載舞,為了她而高呼三聲“烏拉”!
它是由2700萬人的鮮血浸染,它代表著一個橫跨歐亞大陸、占據地球陸地表面六分之一的偉大國度,這個國度有著全世界最為龐大的核武庫,第一個飛上太空,資源礦藏數一數二......
在德國百萬雄師的飛機大炮面前,它昂首不屈,最終踏上德國國會大廈的屋頂;可在1991年圣誕節的夜晚,內外敵人的糖衣炮彈竟將它轟落。蘇聯人民迷茫地左右四顧,紅軍老戰士們的目光早已黯淡,他們低頭自語:“自己矢志不渝要為之戰斗的祖國母親不復存在了!為什么會變成這樣?”
曾經的為蘇維埃流血的戰士們再也沒有多少精力去解答和解決這樣的問題了,但我們正年青,我們要對蘇聯歷史的矛盾的現實進行分析,幫助更多的人從蘇聯所發生的事情中吸取應有的教訓,照亮今后前行的道路,今天特地為大家推薦下面這些跟蘇聯歷史緊密相關的書籍。
01《蘇聯共產黨歷次代表大會4本合售》
(點擊進入微店購買)
它為我們提供了自1956年開始到1976年十余年間(22次暫無、23次文件已售罄)的蘇聯從赫魯曉夫到勃列日涅夫時期政策變化的最直接的證據,在宏觀上為我們展示蘇聯各加盟國最為關鍵的這十幾年間的經濟發展情況,蘇聯整體的工農業發展情況、文化建設、共產主義建設情況,對外政策,以及至關重要的它對馬列主義理論的修改情況。
02《蘇聯國內階級斗爭》
(點擊進入微店購買)
本書則為我們展示了當年列寧是如何在國內白軍反動派和國外帝國主義干涉的情況下,積極而富有策略地處理國內外階級矛盾的過程,比如改革舊式國家機關、處理黨內思想與政治斗爭,內容詳實豐富、可靠。
03《斯大林 列寧主義問題》
(點擊進入微店購買)
這是當時歐洲馬克思主義運動中最革命的一翼的觀點,當然不可否認在指導建設蘇聯方面,它有相當積極的意義,但對于我們來說,更重要的則是批判地去看待它,消除一些僵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錯誤。
04《爭奪中東》
(點擊進入微店購買)
本書著重講的是在1958到1968年十年間蘇.修社.會.帝.國.主義在中東政策的演變,敘述它如何通過政治、軍事和經濟“援助”以及貿易手段擴大在中東的侵略勢力,這本書的特點是資料豐富,作者搜集了中東各國的、蘇聯的、西方的官方文件、報刊、廣播和有關的專門著作,等等。
05《蘇聯與拉丁美洲》
(點擊進入微店購買)
這本書有三大特點,首先是背景,該書是由西德慕尼黑蘇聯研究所一次學術討論會上匯編成的論文集;其次是作者,這些論文的作者都來自于西歐、北美和拉丁美洲等地區,了解當地的情況,尤其兩個主編對蘇聯問題都頗有研究;第三是在較廣的范圍內,涉及程度足夠深,文章講述了蘇聯對拉美各國的戰略分析與滲透,尤其重點分析了卡斯特羅當政以后的蘇古關系。
06《蘇修文藝批判集》
(點擊進入微店購買)
文藝是最能影響人的意識形態的,它為一定的階級和政治路線服務。這本書收錄了蘇修當時備受推崇和賞識的文藝小說,而且最有價值的是由我國工農兵對它有理有據的批判,既能幫助我們透過小說的表面直達本質,了解它的內涵,又能了解同時代我國的文藝界情況,對比鮮明,真的是很有趣的!細心的書友說不定能發現一些跟現在類似的東西。
07《蘇聯社會階層的形成與變動》
(點擊進入微店購買)
翻開這本書,真的很容易就被里面直觀的圖表數據給吸引住了!蘇聯的一些州、區、加盟共和國內,高級管理人員、中級管理人員、職員、機器工人、技術工人和集體農莊莊員、普通勞動者這些人的子女的上學率以及他們從事腦力勞動的百分比,都有非常詳細的說明。這本書最大的特色就是非常貼近日常工作生活,很容易讓人理解這些社會關系究竟意味著什么樣的后果。
08《蘇.修“經.濟.改.革”文集》
(點擊進入微店購買)
“社會生產的目的‘改.革’成追逐利潤”、“用物質刺激‘改’人的靈魂”等等這些話語,是不是聽起來特別耳熟呢?它收錄了很多種類的報刊,如《真理報》、《共.產.黨人》、《經濟問題》、《計劃經濟》等,這些報刊的文章一方面對“經濟改革”進行辯護,一方面又對“改革”的各項措施進行解釋和評述。蘇聯的“經.濟.改.革”主要集中在工業方面,通過這些文章,讀者可以對“經.濟.改.革”的修.正.主.義實質,蘇.修在經濟領域里復辟資.本.主.義的具體過程,可以有一個概括的了解。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涅瓦河里,還是那一艘阿芙樂爾號靜靜地躺著,時空穿越百年,它依然在等待誰來拉響炮膛......
客服微信:17782938357
客服二維碼: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