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生在一個晚清地方官吏家庭,三歲時,就因家道中落、父親客死異鄉而流離失所。
她,年僅十一歲就虛報年齡考入了直隸第一師范,她的聰慧和刻苦為眾人贊嘆。
她,少年時就立志救國,在天津讀書期間曾發出“振起精神,謀國家之進步”的誓言。
她,熱心社會活動,先后與郭隆真、張若名等人籌建了學生樂群會、學生自治會、青年會等組織,參加進步學生團體組織的活動。
她,和周恩來共同組織了進步青年團體覺悟社,參與領導天津學生的愛國運動。
她,一生投入到中國婦女的解放運動中,至死不渝。
她,是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和卓越領導人。
她,曾擔任第一、二、三屆全國婦聯副主席,第四屆全國婦聯名譽主*席。
她,不止一次地說過:“我對婦女工作的關心和責任,一直承擔到生命的終止。”
她,堅持“只有求得社會解放與民族解放,婦女才能得到解放”的觀點,始終把推動婦女解放作為黨的一項重要工作來完成。
她,參與領導起草的新中國第一部婚姻法,成為中國婦女獲得婚姻自由等權益的法律保障。
她,參與制定并積極貫徹黨的婦女工作的各項方針政策,重視保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積極培養婦女干部,熱情鼓勵優秀婦女和先進典型,號召廣大婦女奮發圖強,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新女性。
她是誰呢?
她一生沒有兒女,但許多人卻給予了她家人般的親切稱謂,鄧大姐,鄧媽媽,鄧奶奶。這份樸實的親近與信任,就像伴著她的骨灰輕柔飛舞的花瓣,深情而悠長。
沒錯,她就是我們敬愛的鄧穎超同志!
周總理的愛人和革命戰友。
今天,2021年7月11日,是鄧穎超同志逝世29周年的日子。
她的偉大,不僅在于她是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她的偉大,還在于她甘愿做總理背后的女人!
用她自己的話說,那就是“當總理的夫人很難。”
周總理同她有個君子協議:兩個人不能在同一個部門工作。
因為這個協議,解放初期,很多人要求鄧大姐出任政務院政務委員職務,周總理就沒讓她上。
不僅如此,在很多場合,周總理也盡量“壓低”鄧大姐,使她在物質上和職務上做出了很大的犧牲。
一位偉人的身影太高大了,自然就會遮擋住與他互為伴侶的另一位杰出人物的光輝。對于周總理和鄧穎超夫婦來說,就屬于這種情況。
可是他們是自愿選擇如此,因為他們一心為國奉獻,所以甘愿委屈,甘愿犧牲!
可是今天的一些人,家里有一個當官的,恨不能走后門填關系家里老老小小都撈個一官半職!
而以鄧穎超同志為代表的真正的人民公仆,一片丹心為民竭!
生前,她盡心盡力為國效力,照顧周總理的起居生活,沒有一天因為虛度光陰而后悔;去世前,她都立下了這樣的遺囑:
七條遺囑,字字句句在為國家為我黨考慮,沒有一句話是留給私人的。
這七條遺囑,其實足以展現鄧大姐的忠誠為黨,衷心為民!
這簡簡單單卻極有分量的七條遺囑,讀完就會忍不住熱淚盈眶。
現如今,還有幾個父母官,會兩袖清風到如此地步!
把工資全部交為黨費,和周總理的房子交公處理,哪一條都是有千斤重的力量在鞭策著我們今天的共產黨人!
無論是一個政黨,或者是一個民族,還是一個國家,如果想長期興盛,必須把這種廉潔為公的作風延續下去,這是我們共產黨人生存的根基和血液。
如果一個人血液生病了,必將出現生命威脅,一個國家亦如是!
今天,讓我們一起深切的懷念鄧穎超同志……
紅色衛士
2021年7月11日修改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