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硬之前必須統一思想
止于至善
2021年6月30日
七一到了,紀念的氛圍十分濃郁。但是不忘初心,不忘什么樣的初心,沒有說明白。人們的思想還處于十分分裂的地步。有人躺平了,有人還在詛咒著躺平的人為什么不干活。
老百姓心中的初心,自然是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是8小時工作制,是人民當家作主。但是資產階級,資本家、公知、以及其他掌握了巨大話語權的各類既得利益階層,他們心目中的初心是什么?他們要不忘什么樣的初心呢?是 “不論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是 “不論姓資性質”,是 “法無禁止即可為”,是“996是福報”,還是其他的什么初心呢?
不忘初心,非常不一致。說明指導思想上分裂,不統一。社會主義的初心,必須基于指導思想上的一致,必須統一思想,強硬才能有底氣,強硬才能贏得最后的勝利。
這次在農村老家,80多歲的老伯父說:以前常常批判陳獨秀、李立三,現在電視說,他們的功勞蠻大的么。我說:陳、李的功勞是很大的,但是陳、李也犯了一些錯誤。紀念他們的功勞是應該的,當時批判他們的錯誤也是正當的,甚至是必要的,是必須的。在需要統一思想,凝聚人心的時候,是不允許有雜音出現的,否則就會造成分裂、分化、削弱戰斗力,使力量不集中等,所以要批判陳、李,以便把革命的同志集中統一的路線上來。
現在100年了,在黨的100年的歷史上,我們更能夠清晰地看出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我們之所以提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是因為在現在幾十年以來,我們的行為離開初心愈來愈遠了,使命感越來越淡了。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一些同志背叛了初心,忘記了前人之所以拋頭顱灑熱血的階級使命。所以才有了不忘初心的再教育,才有使命感的回歸。
那么哪些思想,哪些行為造成了初心的背離,造成了我們要大張旗鼓的不忘初心、回歸初心呢?這些思想、這些行為的主張者都是些什么人呢?他們在黨的歷史上處于什么樣的地位?他們背離初心給黨造成的損失和破壞有多深呢?應該如何給他們定性,以便糾正他們在思想、理論、行為上給黨的根本目標所造成的誤導和傷害?這應該成為七一紀念的主題。
陳獨秀的歷史功績在于他從新文化運動起,擎起了中國革命的紅旗,直至建立中國的黨,并領導著進行頑強的斗爭。在這一革命時期,他無疑是旗手,是功臣,這是他的偉大功績。他的錯誤在于后期的右傾投降主義,以及因為右傾投降主義導致第一次國內革命失敗后不接受批評,轉而分裂黨,組織了托洛茨基派別活動,背離了他當初建立的黨組織,也背離了他當初起草的黨的綱領和黨的章程。這個錯誤是后來他被批判的原因。在毛主席時代,對陳獨秀的批判,就是對托派,就是對右傾投降主義的批判,這種批判不僅在挽救中國的革命同志,而且成為團結黨的組織,統一黨的思想,凝聚力量,奪取政權的必要手段。在革命勝利以后,在歷次的政治斗爭中,之所以常??吹脚嘘惇毿愕那闆r,就在于糾正思想錯誤,統一方針路線,統一思想,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樣做,就能夠把思想上認識不清,有糊涂觀念的同志拉到黨的正確軌道上來,如果不批判,任由各類思想激烈交鋒,勢必分散力量,引起混亂,影響政策的貫徹執行。所以批判錯誤思想,錯誤言論的方法是一種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鑒往知來的黨員教育方法,為永葆革命理想信念,踐行革命路線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既統一了思想,又團結了同志,又撥正了航向,這就是毛主席的工作方法。
在后毛主席時代,大量的修正主義思潮,打天下坐天下的思想,當官做老爺思想,不思進取,只貪圖安逸享受的思想,甚至腐化墮落思想,不斷的滋生、泛濫,而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就在于一者己身不正,二者思想衰退,三者方法不對。所以導致老百姓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碗來罵娘,導致躺平,導致階層固化,導致離初心愈來愈遠,導致腐敗,導致背叛。
所謂己身不正,就是革命目的不純。在革命年代,這些人沒有做到思想引領行動,而是跟隨,跟在領袖的后面,有時候做一些促進的工作,有時候難免因為能力、意識、信念等等的不足而做了一些干擾,甚至是破壞的工作。但是因為前面有把大傘,替他們遮風擋雨,他們就以為毛澤東思想也有他的一份,甚至毛澤東思想是他們創造的,與毛澤東沒有關系,甚至毛澤東只帶來負面的影響。這種無恥的思想在毛澤東逝世后,充分的暴露出來。總之,他們是一批隨大流的人,沒有主見、沒有定見,沒有遠見。他們自豪的說“跟著走”。在他們跟著走的時候,不見得有多大的危害,但在自己掌舵以后,就難免迷失方向,走向初心的反面而不自知。因此上就可以“不論姓資姓社”,就可以“不爭論”,就可以“能剝削多少就剝削多少”。這種與初心嚴重背離的所謂理論就使中國墮入資本主義的深淵。
所謂思想衰退,就是革命勝利后,不思進取、以功臣自居,不讀書、不看報,講排場,圖享受,不知不覺的做了糖衣炮彈的俘虜。八大胡同在舊中國十分有名,那是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使館區,中國人不得進入,而煙館妓院遍布。在后毛主席時代,不思進取,貪圖享受的人,最先在這里開了一個澡堂子,成為了后來在中華大地上遍布的KTV、會所的先聲,以東莞太子輝為代表的風化產業引領了中國若干年,也為東莞贏得了中國黃都的稱號。這充分的詮釋了,在后毛澤東時代,思想上遠離初心的程度。這就是思想衰退的后果。人心聚不容易,人心散,就非常容易,這一時期,這些人做了帝國主義想做而做不了的事情。戴維營的夢幻,打敗了蘇聯的修正主義者,顛覆了社會主義的首創國。戴維營的夢幻,同樣遮住了中國人的雙眼,不僅提出了“跟著美國的都富了”的論斷,而且積極的響應了杜勒斯的10條訓令。怎么可以不論姓資姓社,怎么可以把資本家請進共產黨內,怎么可以能剝削多厲害就剝削多厲害?這在革命年代任何一個兒童團的成員、任何一個稍微接受了社會主義主張的老農民,都是不可能接受的。因為這是初心,是革命初心的維系。但是那些人卻妄想與之和平共處、和平競賽、和平發展。從李嘉誠的跑路,到潘石屹的跑路,到全世界的追逃,到2018年至今的中美對抗,到馬云的狂妄叫囂,無一不徹底粉碎了依靠大資本家建設社會主義的幻想,無一不是對“先富帶動后富”的嘲弄。
所謂方法不對,其實根源在于價值觀。奉行人民史觀的人,推行的方法就能夠與人民相結合,得到人民的歡迎。而奉行英雄史觀,奉行唯心主義史觀、資本主義史觀的人,往往抱著恩賜的思想與人民打交道,自然不能與人民交心,端起碗吃肉,放下碗罵娘就成為必然。沒有工作經驗,脫離人民,脫離土地、脫離工廠的人,制訂著工廠、農村、農民的政策,當然與廣大的基層人民不相容。問計于民是沒有的,問計于富,問計于官,問計于錢,甚至問計于美帝,或者問計于摸石頭,問計于拍腦袋,問計于座位,屁股決定腦袋,唯獨不問計于群眾,不問計于人民。不學習,不聯系人民群眾。計劃生育時,象鬼子進村,扶貧時象保姆包辦。都不是好辦法。躺在資本的炕上,享受著靡靡之音的曾經的老革命,能不遠離初心,能不背叛初心么?
正因為如此,才能了幾個詞語,如和諧、代表、特色什么的,夢想彌合勞資分裂的現實,什么韜光養晦,什么DGP,以掩蓋全民經商,部隊經商而不能一戰的實質。那個時候,我們確實被帶到最危險的境地。
所幸的在于偉大領袖未雨綢繆,于60年前,組織了一場演練,讓一批年輕人走進人民中間,讓大量的青年從四面八方涌向天安門。這種演練,為背叛初心的修正主義埋下了地雷?,F在,地雷炸了,炸開了全國人民日漸生銹、麻木的腦瓜,猛然之間,才發現,我們已經走在了懸崖的邊沿。資本已經被養育成一個龐然大物,成了一匹不受約束的野馬,任憑他在美麗的中國大地上橫沖直撞,肆意的踐踏著柔嫩的小草和花朵。有人說毛主席比他早看了50年。豈止早看50年,洞察了歷史規律的偉人,比那些不學習、不讀書、不看報的背叛者,盲目的、自以為是的人,早看了億萬年。他們永遠也走不出那種恩賜的窠臼,資本主義法權的史觀,而偉人已經站在歷史的終點,滿懷悲憫的凝視著大地上受苦受難的人民。
歷史的發展更清晰顯示出了它那螺旋的特征,哲學上否定之否定的規律,之所以是規律,就在于沒有誰能一手遮天,阻滯歷史反正的腳步。
在進入新世紀20年的今天,回歸初心成了人民大眾的強烈呼聲。那么如何回歸初心,回歸什么樣的初心?回歸初心,就是撥正社會主義事業的航向,就是實現此黨之所以為此黨,而非彼黨的目的,就是建設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一個真正的無產階級先鋒隊,而不是泛階級的黨,不是國家黨。要回歸初心,就要與背離初心的思想體系、人、事、機制做斗爭,就是要揭、批、改,就是要發動人民群眾,進行初心教育,進行治病救人的教育。這種方法就是領袖的方法,就是與初心相連的方法。依靠精英、依靠不斷的建立法律,依靠訟棍,并不能批判背離初心的人、事、行為和思想。
只有象批判陳獨秀、李立三那樣,立足于撥正航向,消除雜音,團結革命人民,凝聚人心,鼓舞士氣的批判,才是馬克思主義的批判,才能丟掉包袱輕裝前進。通過批判,把與社會主義、與共產黨初心背離的言論、行為和理論清理出去,才能夠消除思想上的混亂,統一行動,團結一致,在內外挑戰中立于不敗之地。
在新時代,若干年內,必須進行長期的思想斗爭,把散了的人心重新凝聚起來,把如李嘉誠、如潘石屹那樣的背叛者識別出來,把任志強之類的人管制起來,把榮毅仁那樣的資產者充分調動起來,為社會主義服務。以努力的建設一個具有高度的共產主義理想和高度的階級自覺的,具有高度愛國主義情懷和高度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精神的,團結一致的,奮發圖強的,不懼怕任何敵對勢力的,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力爭為人類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為此我們倡議:
1. 回歸科學社會主義,廢除特色理論;
2. 重建黨,對黨組織進行嚴格的清理,清除階級異己分子,清除叛變分子,回歸無產階級政黨的本質,大張旗鼓的為無產階級服務;
3. 收回輿論主導權,所有的輿論工具必須接受黨管,必須宣傳社會主義。
不破不立,破字當頭,立在其中。將那些背離初心的理論清理干凈,把黨純潔干凈,我們就能夠更加強硬,更加有底氣,更加有力量。我們的朋友將遍布全世界。
讓一切帝國主義和背叛者在我們面前發抖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