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心胸博大能乾坤斗轉
——唯老人家能將中共匯聚成洪流滾滾向大海
(上篇)
編者按:筆者每在毛澤東的誕辰日,都寫出一篇有關毛澤東的博文,這已成為筆者幾年老人家的一種特殊方式。而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22周年,今年有所不同的是,筆者圍繞毛澤東博大胸懷這一主題,寫下了一組,共四篇專題文章。這是發出的第一篇,其他三篇將陸續發出。(有興趣感受毛澤東博大胸懷的博友,還可參閱此前筆者所寫的一文:《毛澤東:心底無私公者千古》。)
自改開以來,以李銳、辛子陵、茅于軾一伙,所代表的漢奸異己、右派叛徒、公知精英、權貴惡少、暴富惡霸,極力丑化毛澤東的一個慣技,就是將毛澤東污蔑為氣量狹小,善搞權謀,排斥異己,不能容人,總使用各種權謀,去陷害忠良,誅殺功臣,嚴打政治對手的“暴君”和“暴政”。
然而,就如黑夜,永遠不能理解白晝!以小人之心,如何能度君子之腹?他們的種種攻擊污蔑,恰恰表明了他們自己心理狹窄、陰暗、卑鄙、無恥,也更加提醒人們不要忘記:毛澤東的博大心胸,不僅是毛澤東的重要品格,也是毛澤東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還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光榮!
一、只有毛澤東才能團結全黨共同奮斗
在中共的歷史上,因領導人心胸狹小,缺乏容人之量,缺乏傾聽不同意見的雅量,讓中共和中國革命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歷史證明:所謂的團結,就是善于團結和自己意見不同,特別是團結那些反對自己,又被實踐證明反對錯了的人,一道去工作。而只有毛澤東才當之無愧的,擔負起了團結全黨去共同奮斗,這一偉大的歷史使命。
1、機會主義都搞“一言堂”和清除異己。陳獨秀和中共黨內的機會主義頭子,從來就搞“家長制”和“一言堂”,聽不得反面意見。諸如,李立三、博古、王明等人,甚至對持不同意見的黨內同志搞清洗,動則搞肅反,亂殺人。尤其,李立三狂熱鼓吹迎接新的革命高潮,鼓動盲目起義。誰若持不同意見,就扣大帽子,就打棍子。給黨造成了白區損失百分之百,紅區損失百分之九十。
李立三還以不光彩的手段,逼走了瞿秋白。免去不同意奪取城市的惲代英組織部秘書長職務,將其下放到基層。他們竟讓惲代英這樣一個高度近視的人,晚間去貼標語,直接導致被捕。王明代理江南省委書記,不能容忍反對自己的人,明知道敵人要逮捕吳孟雄,卻不通報,見死不救。眼睜睜看著23個同志被捕,以此來消滅異己。當這些同志被捕后,還要對他們因發表不同意見給處分;當聽說這些同志被殺害,還說“死有余辜”。
2、毛澤東本人受過二十多次不公正待遇。毛澤東因持不同意見,被撤職、開除黨籍的反復打擊迫害,就差點將毛澤東從肉體上消滅。1956年,毛澤東在黨的八大預備會議上曾說:“三次‘左’傾路線時期給我的各種處分、打擊,包括‘開除黨籍’、開除政治局候補委員、趕出紅軍等,有多少次呢?記得起來的有二十次。”
回顧那段逆境時,毛澤東說:“對于那些冤枉和委屈,對于那些不適當的處罰和錯誤的處置可以有兩種態度。一種態度是從此消極,很氣憤,不滿意;另一種態度是把它看作一種有益的教育,當作一種鍛煉。”“這當然不是說毛澤東喜歡受或讓別人受不公正待遇,”“你說開除黨籍對于一個人是高興呀,我就不相信,我就不高興。”毛澤東主張把受冤屈看成是一種鍛煉和教育,這是從把壞事轉變成好事的意義上說。1938年,毛澤東曾給抗大學員題詞:“碰了釘子時,就向釘子學習,問題就解決了。”這也是他對待逆境的態度。
3、毛澤東絕不用違法手段獲得權力。毛澤東無論受何種迫害,絕不用非組織活動和違法手段奪權。當年,井崗山建軍之初,因很多戰友不理解他的建軍思想,朱德等兩次奪毛的軍權,兩次面臨滅頂之災,還丟掉了井岡山。可毛澤東被重新請回領導崗位,毫無怨言地投入工作,在《古田會議》確立了他的建軍思想,并加深了與朱德、陳毅等的同志情。后來王明等人又剝奪了毛的軍權,還決定殺毛(斯大林否定了中共殺毛請示)。可毛澤東每次被奪權之后,從沒想利用他在紅軍的巨大威望,發動武裝政變,以挽救紅軍和中共,毛澤東在中共樹立了絕不用違法手段獲得權力的典范。
4、對犯錯誤的同志有客觀的認識。如何對待犯錯誤的同志,毛澤東始終堅持兩點,這不僅決定了黨內矛盾的性質,也體現了毛澤東胸懷的極大包容性。
一是肯定他們的革命精神。通過中央蘇區的不斷失守,紅軍將士們的留血犧牲,汗多堅決反對毛澤東的人,思想有了重大變化。當顧作霖被任命為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代理主任,即將奔赴前線時,找到了毛澤東,向他陳述了自己的思想狀況和認識的過程,自我批評了過去的行為,并對自己曾積極反毛道歉。毛主席說:“你不需要向我道歉,看人、待人不能憑個人的好惡,應該設身處地,多理解他人。你們這些人的革命熱情,對于理想的追求,對于黨的事業的獻身精神都是值得我們敬佩的。你這么年輕難道不是舍生忘死,真情實意地干革命。忘掉我們過去的那些不愉快的事吧”。
二是承認當時的特定歷史環境。毛澤東主張:有不同認識,要爭論,自己不認為錯的,就要堅持,認識到錯了,則要承認。我們共產黨人在偉大的革命事業中,要探求革命理論,探索革命道路,進行革命實踐,做許多前人沒做過的事情,任何人也不可能不犯錯誤,只是大小,性質不同而已。陳獨秀在大革命時期推行右傾路線,又成立托派組織與共產黨分庭抗禮,被開除黨籍。可毛澤東對陳給予充分肯定:他是五四運動的總司令,建黨有功。李立三推行左傾盲動,造成的損失大,危害大,但李立三多次深刻檢查反省自己的錯誤,一直在黨內和政府內擔任重要領導職務,一生沒受任何黨紀政紀處罰,何來“平反昭雪”?
5、毛澤東則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毛澤東成為中共的領袖之后,對犯錯的人,歷來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只要不是犯罪,一律不抓,一個不殺。
王明對他打擊最大,又犯了的極其嚴重錯誤,但毛澤東仍反復做黨內同志的工作,讓其在“七大”、“八大”均當選中央委員、中共第八次代表大會。1957年毛澤東率團訪蘇,還特派中辦副主任等人看望王明,王明終身沒受黨紀政紀處罰。凱豐是二十八個布爾什維克之一,對遵義會議決議頂得最厲害,但主席也對他采取團結態度,讓其擔任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宣傳部代部長等職務。王明從延安到武漢,企圖搞成第二中央,對此,凱豐就不同意。
張國燾投靠國民黨當了特務,其妻楊子烈找到毛澤東,提出要回家養孩子。毛澤東當即給組織部寫張便箋:“讓子烈同志回家吧!”并和藹地對楊說:“你到了漢口后,生養孩子的一切費用,黨都可以負責,你無論何時都可以回到黨里來。”并派人將楊子烈和兒子、妹妹輾轉護送漢口,使他們一家團聚。1958年張國燾要求中國政府給予生活補助,毛主席在《關于張國燾最近情況簡報》上批示:“應勸張國燾割斷他同美國人的關系,如能做到這一點,可考慮給予個人生活方面的補助”。
正因為毛澤東有如此博大的心胸,才將中共的“七大”開成了中共歷史上一次空前團結的大會,也真正實現了全黨的空前大團結。
二、只有毛澤東最能嚴于解剖自己
能不能讓人說話,能不能經得起批評;能不能嚴于解剖自己,敢于進行自我批評,這是判斷一個人心胸大小的一個重要尺度。就用這個尺度衡量一下,在中共的黨史上,可否能找出像毛澤東這樣,既能從諫如流,又能嚴以責己的領袖人物?
1、毛澤東能從諫如流,甚至允許罵娘。1941年6月3日,邊區政府在邊區禮堂開會,突然雷電交加。一個震耳欲聾的炸雷伴著一道閃電,將坐在窗口的延川縣代理縣長擊死。有位老鄉竟在延安市最繁華熱鬧的市場溝指名道姓地罵:咋不把毛澤東劈死!邊區保衛處準備馬上拘留審訊這個老鄉。毛澤東親自找保衛處的同志談話:“我們要為人民利益堅持對的,改正錯的。”“罵人也是一種提意見的方式嘛!”
彭德懷經常在政治局會議上和毛澤東發生頂撞,甚至當面罵娘,這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不是少見,而是絕無僅有。“廬山會議”上,毛主席說:“你罵了20天,指名道姓,喋喋不休,還要怎么樣了?”細想想,現在哪位領導,哪級領導,能有毛主席的雅量,能長期容忍開會中下屬頂撞罵娘?
2、毛澤東不僅虛心納諫,還知錯就改。當了解到延安要雷劈死毛澤東的那位老鄉,是對邊區分配的20萬石救國公糧有意見,毛主席讓西北局進行2個多月的社會調查,不僅減征救國公糧4萬石,并發動機關、部隊開展了節約運動,同時還發動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
毛澤東得知“延安整風”后期的審干階段,一度出現左傾。毛主席及時做了糾正,親自起草了《關于審查干部的決定》,又規定了肅反的原則:“一個不殺,大部不抓”。對受迫害的同志,親自平反,徹底平反。
解放戰爭初期,毛主席計劃華東野戰軍分兵渡江南進,以策應大別山的劉鄧。但負責華東戰場指揮的粟裕,卻堅持留在江北作戰。毛主席不但沒惱羞成怒,還請粟裕到中央解釋,最后聽了粟裕的意見。
還諸如精兵簡政等例子,那是不勝枚舉。
3、毛澤東勇于擔當,認真做自我批評。毛澤東勇于直面自己,從不文過飾非,具權威資料佐證,一生至少做過27次的自我批評。
毛主席還親自在延安黨校禮堂,向被整錯的同志賠禮道歉。毛主席說:“這個黨校犯了許多錯誤,誰人負責?我負責。我是校長嘛!整個延安犯了這許多錯誤,誰人負責?我負責。我是負責人嘛!”“凡是被搞錯了的要一律糾正,堅決平反!”“我們的高明之處就在于犯了錯誤就檢討,就立即改正。今天,我就是特意來向大家檢討錯誤的,向大家賠個不是,向大家賠個禮。”毛主席恭恭敬敬地把手舉在帽沿下,向被整錯的同志賠禮道歉,還詼諧地說:“我向你們賠禮,你們也該還我一個禮吧?你們不還禮,我這手就放不下來了。”大家以長時間的熱烈鼓掌向毛主席答禮,許多同志感動熱淚長流。
“大躍進”出了問題,毛澤東為保護一線領導(彭總“廬山上書”,核心之意是要追究主持中央一線工作領導的責任,毛澤東何嘗不懂),也為保護群眾的積極性。毛澤東不僅從不推諉,還在多次會議主動做自我批評,主動承擔責任,特別在七千人大會上作自我檢討,這是多大的心胸?沒聽說過負責一線工作的領導,有哪位主動負責,主動做過自我批評?
毛澤東不僅對黨內出現的重大問題,主動推功攬過,就是與友人意見相左,也都嚴于律己?如,1958年,毛澤東與李達曾有兩次面對面地爭論,毛澤東背后高評價了李達,秘書問毛澤東:“是否要把你對李達的評價公開發表,像對魯迅那樣?”毛澤東說:“這與魯迅的情況不同,我現在在認識論上發生了問題,離開客觀走向主觀唯心主義。今天我和李達的爭論,我是錯誤的。”并強調說:“李達是黨內的魯迅,他什么時候來見我,都可以,不要阻攔!”
4、對比毛澤東的胸懷,到底讓誰不堪?不是講事物在比較中存在,有比較才有鑒別。那再比較一下,改開出了這么多問題,中央文件都明確指出:百姓已經到了“零容忍”程度。什么是“零容忍”,就是忍無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可對比毛澤東在重大問題上,主動承擔責任,主動做自我批評,甭說改開以來的中共領導人,無人做過一次自我批評?就是在省市一級的領導,他們除了表揚和自我表揚,又有幾人做過自我批評?至于那些公知精英,那些權貴惡棍,他們攻擊毛澤東都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他們都自認為比毛主席的眼量大、心胸大、氣量大,但他們又有誰做過一次自我批評?有過一次自省?
三、唯毛澤東用博大心胸匯聚五湖四海
沒有毛澤東的博大心胸,就不會有中共的“請看千澗水,萬壑始成河”,也“只有毛澤東才能令五湖四海各個山頭的人凝聚起來,打下一個新中國”。相信:歷史會越來越清晰這一點,未來更是不應忘記這一點!
1、在斗爭中求團結毛澤東凝聚了共產黨。縱觀中國共產黨從1921年成立到1977年的五十多年間,黨內發生過的歷次路線斗爭。這歷次路線斗爭的頭頭們,都是共產黨內的重量級人物,都具有顯赫的地位和權勢。他們都把毛澤東作為自己的政敵或“死對頭”,都強力地抵制和反對毛澤東的正確路線,甚至采取了很不光明的反對手段。但毛澤東歷來都是,一方面堅持斗爭,毫不妥協;一方面是光明正大,不使陰招,不玩權謀。毛澤東不僅善于斗爭,更善于團結,他以斗爭求團結,讓團結生,讓共產黨生!
2、中共的領導“哪一個都不是省油的燈”。葉劍英《八十抒懷》曾這樣評價毛澤東:“導師創業垂千古,儕輩跟隨愧望塵。” 1981年《決議》作出后,張鼎丞的女兒張延忠等幾個年輕人,對“文革”中受了那么多磨難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還那么堅定地維護毛主席的歷史地位很不解,葉帥對他們說:毛、劉、周、朱、陳、林、鄧中的后六位,還有各位老帥等,我葉劍英也算一個,從一定意義上講,哪一個都不是省油的燈,讓我們從心底佩服一個人不容易。但在長期的中國革命斗爭中,大家逐漸認識了毛主席。別人也都當過頭、掌過舵,但都不行。只有毛主席,把我們這些人攏起來,干成了建立新中國并開始建設社會主義這件大事情。
3、唯毛澤東凝聚起“各個山頭”。王光美真誠地對韶山的同志說:“我對毛主席一直很敬佩。毛主席講過他自己不是天才,但決不是一個平常的人。現在我對這一點理解更深了。”“只有毛澤東才能令五湖四海各個山頭的人凝聚起來,打下一個新中國。也只有毛澤東,才會發現劉少奇……。”當離開韶山時,為毛澤東紀念館題詞留念,王光美一個字一個字寫下她發自肺腑的聲音——“深切緬懷毛主席!學生王光美1983年11月28日”。當有良知的人,讀懂了這娟秀的題詞,或許,就能讀懂一個時代,或許,就能讀懂毛澤東的博大心胸!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