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大培:中國的重化工業化尚未完成
左大培(2020年12月30日星期三)
“重化工業化”是走日本式經濟發展道路的國家喜歡使用的概念,指的是國家的重工業和化工產業迅猛發展并據此成為工業發達國家的過程。日本和韓國都是典型地靠重化工業化而邁向經濟發達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后,中國就開始了自己的重化工業化進程。但是遲至今日,中國的重化工業化仍未完成。表明這一點的最重要事實是:中國在某些最重要的基本化工產品上仍不能自給,還需要大量進口。
這方面的最大問題在初級形態的聚乙烯等“初級形態的塑料”上。我國公布的大宗出口貨物清單中一直見不到“初級形態塑料”的影子,說明本國生產的和進口的初級形態塑料基本上都用來滿足國內需要。2010年中國生產的初級形態塑料約4432萬噸,進口約1380萬噸;2018年生產的初級形態塑料約8558萬噸,進口約1700萬噸;2019年生產的初級形態塑料約9743萬噸,進口則約為2千萬噸,金額達約230億美元。盡管國內的生產在迅速增加,進口卻也在快速增大,甚至進口占國內消費的比例也未見明顯降低。
現在中國連生產帶進口每年消費的初級形態塑料已經遠遠超過一億噸。這些初級形態塑料當然基本上都用于加工塑造各種各樣的塑料制品,許多塑料制品特別是玩具還大量出口到國外。但是,這樣大量進口初級形態塑料再加工成塑料制品出口,并不表示中國經濟的強大,而是表明中國目前的工業化水平還不高。
與許多將初級形態的塑料加工成塑料制品的生產相比,許多種初級形態塑料的生產其實有更高的技術含量。特別是在生產要求的資本密集度上,生產初級形態的塑料肯定比將初級形態塑料加工成型為塑料制品有更高的資本密集度。還需要進口初級形態的塑料來把它加工成塑料制品,說明中國在資本密集和技術密集產業上還相當弱,這也是中國大陸比韓國臺灣等新興工業化地區在制造業上還有差距的地方。
完成了重化工業化的國家應當能在主要的重化工業產品上自給。在初級形態的塑料這種當代的化工基本產品上還不能自給,說明我國尚未全面完成重化工業化,還需要在十四五期間為全面完成重化工業化而繼續努力。
不僅如此,就是在國內生產的產品上,也有一個由哪個國家的企業生產的問題。最近這些年,在我去過的超市中,賣的洗發水基本上都是外國公司生產的,連牙膏都多半是外國牌子的。這些產品有許多是在中國大陸生產的,但是生產的企業卻是外企。日用化工產品銷售是這個狀況,哪像個化工產業大國的樣子!
基于上述原因,應當說中國的重化工業化尚未完成,十四五期間還應當繼續努力。首先應當大力擴張本國企業的初級形態塑料生產,完成由民族產業在初級形態塑料方面的進口替代;其次是大力扶持本國的日用化工產品生產,把外國牌子的牙膏洗發水擠出中國市場。如果國內企業生產的這些化工產品還無法做到價格比進口貨便宜,就提高化工產品的進口關稅以保護國內產業,爭取盡快實現化工產品的進口替代和外資替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