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中華醫藥

中醫之“中”

郭繼民 · 2025-01-15 · 來源:學習時報|微信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中醫之名,要核在“中”,所謂“中和、中道、中庸”是也。就此維度而言,中醫不僅僅是一種醫療手段,更是一套系統哲學,一套以“中和”之道來應對萬物乃至與世界相處的生存方式。

  中醫何以曰“中”?人們多以為:因為中醫是中國的醫學,與西醫相對,故曰中醫。其實不然。中醫之“中”,有其獨特含義,且意蘊頗深;不夸張地講,弄懂“中”之內涵,既能明了中醫之精髓,也能因此領悟中國哲學之要義。

  溯源歷史,中、醫連用,主要有兩個重要來源:一為《黃帝內經》的“上醫治國,中醫治人,下醫治病”之言;一為《漢書·藝文志》中“有病不治,常得中醫”之論。第一個“中醫”實從醫者的層次或境界上進行分判:上焉者治國,下焉者治病,中間者治“人”,故曰“中”醫(取“中間”之義);第二個“有病不治,常得中醫”之“中”,須重讀,言以“中”醫人。即是說,“中”為原則,一切治療手段須圍繞“中”進行。余以為,《漢書·藝文志》所言之“中”當謂中醫之正解。

  “中”乃生命誕生的前提條件

  按中國古哲看法,氣為生命之始,莊子謂“氣聚則生,氣散則死”;《素問》言“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等等。然“氣何以能聚”,是需要前提條件的,此條件即是“中”(中和)。古人認為,氣分陰陽,然“孤陰不長,獨陽不生”,唯有陰陽調和,達至老子所謂“負陰抱陽,沖氣以為和”的“中和”之狀,生命方可發生;《中庸》言“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即言此理。倘若陰陽阻隔或陰陽失衡,將導致天地失位、災難叢生,又何談生命之誕生。依古哲,唯有陰陽和合,萬物方能產生,《國語》謂“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即言“中和”乃生命誕生之源。

  “中”為生命正常運行之基本保障

  生命生于“中”,亦成于“中”,此可作三層理解。首先,肌體(生理)若健康,須持其“中”。軀體若健康須保持陰陽、動靜之平衡;倘若陰陽失衡則將引起病態,正如《內經》所言,“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寒傷性,熱傷氣”;《內經》又曰:“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故欲求身體健康者,須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以此保持陰陽動態平衡的“中和”之態。其次,情志(心理)若健康,須持“中”。概情緒偏執或過度,皆可能引起疾病,現代醫學表明,人的疾病百分之七十由情志引發。《內經》謂七情過度傷五臟,所謂“怒傷肝、恐傷腎、悲傷肺、思傷脾、喜傷心”;《內經·舉痛論》復言“百病生于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思則氣結”,極言情緒對健康之影響。五臟之中,心最重要:《素問》言“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靈樞·本神篇》謂“所以任物者謂之心”,此言,心為主宰,亦主七情;七情不和則百病生。故古人尤重養心,周敦頤言“人,貴在養心也”,并作《養心亭記》;書法家米芾詩云“病覺養心功”,亦重養心。養心之旨貴在平和,應常知足以安心、“和喜怒”以平心,盡量將“心”調整至“喜怒哀樂之未發”的“中和”狀態。最后,處世的“全生”之道,亦貴在“持中”。孔子曰“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要人持中庸之姿;老子言“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中道);《尚書》的十六字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亦重“中”;道教人士張三豐言“夫道,中而已矣”,更是現身說法。其實,人世間的爭端乃至戰爭,多源于違背“中庸”之道,故引來是非、煩惱乃至殺身之禍。故而,處世之“中”,與“全生”之關系大矣!從消極維度言,中庸之道乃遠離是非、遠離煩惱,獲得生命安全的生存之則;從積極維度言,“中庸”亦是獲取生命意義、提升生命境界的核心要旨,甚至是生命意義的終極追求。

  “中”為傳統醫學“治療”之基本理念

  以傳統醫學維度觀之,疾病之所生,根蒂上在于陰陽失衡而偏離“中”;故而,中醫之治,重在調和陰陽糾其“偏”,使之重返“中”。《傷寒論》言“陰陽自和者,必自愈”,即表明此意。“和”乃病愈之道,自和者,即通過自我調整,回歸陰陽平衡的狀態,以達到“自愈”;若不能“自和”,則須靠醫生進行調整。換言之,“陰陽平衡”、陰陽中和,既是中醫的健康觀,同時也是中醫的治療觀。鑒于此,中醫治病,須先辨陰陽。陰陽者,《素問》解釋為“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辨別陰陽亦非易事,為此古人圍繞陰陽、五行、經絡等構建出一套系統的理論,并結合虛實、表里之征象發展出望、聞、問、切的“辨癥”之法,以尋找導致陰陽失衡的原因。在此基礎上,運用特定之手段(按摩、針砭、湯藥)糾正其偏,使之重返身體的“中和”狀態,從而幫助恢復健康。

  古人甚至發明出以音樂調節情志的“輔助治療方案”,具體說來,即是以五音配五臟、調五情,使其情志重返“中和”之態。譬如《梅花三弄》養腎,《紫竹調》養脾,《陽春白雪》養肺,《十面埋伏》養脾……理由在于《梅花三弄》五音為羽,屬水,腎屬水,故養腎;《十面埋伏》五音為宮,屬土,脾屬土,故養脾;《陽春白雪》五音為商,屬金,肺屬金,故養肺……以此觀之,中醫不僅治“病”,更是治人。古人不曰“治病”而曰養:養病者,休養生息、糾其偏向,調和陰陽之謂也。

  哲學家樓宇烈認為,“中醫的哲學理念就是在實踐中國文化,實踐中國哲學,實踐中國的道,離開了這些內容,就不能叫中國哲學,不能叫做國醫”。前些年,學界曾有“中醫是否科學”之論辯。其實,若以現代科學的標準看,中醫確實算不上“科學”,因為無論從邏輯推演、量化標準還是治療方案來看,其與現代意義上的“量化科學”相距甚遠:西醫面對的僅是可量化的肉體,西醫就在此客觀對象上發揮功能。中醫面對的是人之整體系統,包括身體與精神,它考慮的不僅是肉體本身,還要考慮人的情志、心理、精神等因素,它完全是有機整體思維模式。依此看,中醫似更傾向于文化醫、人文醫。哲學家牟宗三先生對中醫有一個有趣的看法,他認為,“中醫境界層次比西醫高,難就難在你看得準不準”。

  但是筆者無意于為中醫、西醫爭長短,二者皆是人類的寶貴財富,皆從不同維度治病救人。本文所論,旨在表明:中醫之名,要核在“中”,所謂“中和、中道、中庸”是也。就此維度而言,中醫不僅僅是一種醫療手段,更是一套系統哲學,一套以“中和”之道來應對萬物乃至與世界相處的生存方式。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改開以來民間“順口溜”拾穗(一)
  3.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4. 選擇題:到底誰讓老百姓吃飽了飯
  5.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6. 臥龍大橋擴寬:南陽人民的恥辱!
  7. 研究和評價“文革”,是否應該跳出個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8.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9. 黃世仁炫富,楊白勞覺得自己發達了
  10. 否定前三十年,就是在否定偉大領袖毛主席!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掩耳盜鈴及其他
  10.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7.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在线亚洲专区高清中文字幕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久九 |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在线 | 一区二区免费高清观看国产丝瓜 | 亚洲欧美精品精品aⅴ | 亚洲色在线费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