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5日,兩會召開,全國政協委員、吉林省吉林市華僑醫院院長朱世增委員提議:建議成立中醫繼承和發展委員會。
朱世增委員表示,多年來,國家對中醫多部位交叉管理,造成職責不明等問題。他建議:
1、升格中醫藥管理機構,將衛計委中醫司和中醫藥管理局合并,成立中醫繼承和發展委員會(下稱中醫委),任用中醫藥專業人才管理,獨立于同級衛健委之外,賦予足夠權責,全權管理中醫,使之真正有能力擔負起實施中醫藥國家發展戰略的歷史使命。 2、成立由名老中醫組成的中醫委監督機構,負責監督中醫委的工作,防止偏離中醫正常的發展軌道。 3、廢除以西醫標準管理中醫醫師的法規,由中醫委按照中醫自身的規律制定相關法規、評定中醫醫師職稱和設置臨床機構。 4、廢除以美國醫藥標準為中醫藥標準的規定,由中醫委制定符合中藥自身繼承和發展的鑒定標準。
看到這個提議,相信眾多關心中醫藥發展的人內心都是激動喜悅的,可以說,這條建議是眾多民聲的反映!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沉寂已久的中醫藥披荊斬棘,在新冠戰疫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讓全國人民重新認識了中醫藥,也獲得了廣泛的國際認可。新冠戰疫的勝利,離不開中醫藥,也讓中醫藥獲得了大發展的生機。
2020年2月,當中醫藥抗疫展露頭角之時,網絡上一篇《七十八位民間中醫對中醫發展提出的建議》的文章開始傳閱,這篇文章中第一個建議也是最主要的一個建議便是:將衛計委中醫司和中醫藥管理局合并,成立中醫繼承和發展委員會,使中醫獨立管理中醫。
再之后,隨著中醫藥戰疫的成績越來越矚目,這篇文章隔一段時間便有自媒體轉發,衍生出《百位民間中醫對中醫發展提出的建議》一文。到后來,一些自媒體更是直接用肯定的標題如《重磅!中醫委要成立了!》將此文發出來,引起眾多網友關注,雖然沒有上熱搜,但在微信公號等平臺上傳閱度很高,都是10萬+的文章。
實則,國家并沒有成立中醫委,這則消息只是網友們的熱切期望。但另一方面,雖然成立中醫委非官方消息,但這篇文章中所列舉的中醫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以及100多位民間中醫的建議卻是言辭懇切、字字珠璣。這篇文章之所以頻頻成為熱文,也正是千千萬萬群眾寄予中華醫學能夠蓬勃發展的熱切愿望。
而朱世增委員也看到了這篇文章,在快報對他的提案的報道中,他也說明了這一點,表示對這百位中醫反映的問題深有同感。再加之朱世增委員本身便是中醫藥從業者,感觸更深,多年來,他一直在為中醫藥發展鼓與呼,今年兩會,也帶來了多份中醫藥方面的提案。
感謝朱世增委員能夠將“成立中醫委”的建議以官方身份在兩會上提出,讓我們看到希望。
不過,筆者也隱隱感覺到,這個希望離變成現實恐怕還是有不少距離。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主要媒體對這個提案報道的不多,筆者百度搜索了一下,僅僅看到4條報道:第1條發布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官方網站(全文,詳細);第2條發布于人民政協網(比較簡單,概括性的兩段話);第3條發布于搜狐網(點擊進去發現已經刪除);第4條發布于中華文化藝術雜志企鵝號(全文,詳細)。
此外,健康時報官網上筆者沒有搜索到這個提案的報道,澎湃新聞上也沒有搜索到這個提案。由此,筆者難免想到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張其成教授關于“全民免費醫療”的提案在去年的遭遇:聯系了很多媒體都不發,最后,人民網給發了,用的標題叫做《發揮特色優勢,推動中醫藥全程參與疾病救治》,小心翼翼地甚至是偷偷摸摸地把“免費醫療”這四個字藏在整篇文章里,也沒有“光明正大”地在標題上列明主題。
但是,也不用多消極,畢竟張其成教授關于“全民免費醫療”的提案今年又再提了,并且健康時報也發了,也上了熱搜,引發了熱議。這是中醫藥地位上升,話語權加重的表現。
雖然,不管是“全民免費醫療”提議多久以后能夠實現或最終能否實現,還是“成立中醫委”提議暫時未能激起多大的反應,但是這些提議總歸還是被正式提出來了,這便是進步,便是希望!
當各種“建議”頻上熱搜的時候(有的建議實在不怎么樣),真希望朱世增委員“建議成立中醫繼承和發展委員會”這樣一個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好建議能夠沖上熱搜,最終走向實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