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大公雞報曉對老中醫喻德元的采訪實錄后,筆者的心情很是復雜。
醫術高超的老中醫喻德元,可以治愈許多世界性疑難病,比如腦梗塞、腦萎縮、老年癡呆、股骨頭壞死等等。他是我國的名老中醫,名列《中國名醫列傳》,獲《世界傳統醫學名家杰出成就獎》,給很多領導治過病。
但是,這樣一位“國寶”級的老中醫曾在其所在醫院(1983年-1996年)遭到很多的排擠,也不被醫院所重視(后來工作的醫院也遭遇類似的情況),是不是令人匪夷所思?
其實這其中緣由何曾熟悉啊。因為喻德元用中醫方法能治好這種那種疑難病,其他科室的醫生就沒權威了,就少病人了。比如股骨頭壞死,放西醫骨科,那是上萬上十萬的大手術,收入可觀。對于醫院來講,收入主要靠西醫科室,喻德元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工作的人民醫院,所在中醫科的收入在他們醫院是最低的,影響醫院的收入,若不是喻德元醫術高,有領*導需要,他早就被其他科室聯合趕出醫院了。
這還真是讓人悲嘆。筆者也忍不住想起下面這一段話,真真是揭露了本質:
資產階級抹去了一切向來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職業的神圣光環。它把醫生、律師、教士、詩人和學者變成了它出錢招雇的雇傭勞動者。(來源:《共產黨宣言》)
當這些光環被利益所取代的時候,情懷、精神、理想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這兩天,筆者和江蘇常熟能治慢性腎病的“赤腳醫生”老中醫屈老師聊天,因為又有患者看到了筆者寫的文章找過去的,他跟筆者說:病人生了病很無助的。他很小的時候(大概1956年左右)母親就得了肺病,但那時農村缺醫少藥,也沒錢去治療。到64年的時候,他的母親就去世了,那時的經歷對他的影響很大。
幸運的是,1965年毛主席發布626指示: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626指示下,中國培養了眾多赤腳醫生,在廣闊的農村,赤腳醫生們最愛用成本低廉的“一根銀針、一把草藥”為眾多的貧下中農治病,解決農民的健康問題。
屈老師說到:他就是那個時候的赤腳醫生,沒有毛主席像他這樣的人根本沒有資格去當醫生的。所以直到現在,他只要碰到病人就會全心全意地去為他們盡全力治療!(參考閱讀:從赤腳醫生到社區醫生,他鉆研慢性腎病40余年,希望為中醫藥發展做貢獻)
在毛主席時代,中醫真的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那個時候,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都被要求回歸到醫療最基本的原則——為人民健康服務,而非利用醫療掙錢。更顯而易見的是,要利用醫療掙錢,正是中醫被打壓的最根本原因。
南懷瑾老先生也曾感慨:國際間能把新舊中外醫藥,一例公費,減少人民負擔的國家,據我所知,只有在一九八零年代前的中國,已經做到。
所以,如今,能治好病的喻老,在醫院治病受排擠連醫院都回不去了,也不被宣傳,更可惜的是,喻老的這一身醫術還沒有人能傳承下去。
喻老也講述了一些“學生”的故事。有工作醫院領導推薦的人,但卻并不是誠心想成為喻老的徒弟,學習他一身醫術。從喻老講述的那一段對話中,筆者看到的是那個年輕人帶著較強的功利性的目的,不能明白中醫師帶徒的鄭重,不愿付出足夠的努力。
喻老自己也推薦過中醫學院的高材生跟師學習,他那時候在高干醫院工作,醫院方面需要喻老寫保證才能讓人進去,但那個保證較為為難人,后來那個學生沒能進去。
現在的喻老已經78歲了,在另一篇采訪報道中,喻老表示還是想回醫院上專家門診,不是因為想掙錢,而是想去救治那些醫院治不好的病人,他還感慨,自己這點醫術要是帶進了棺材,就太可惜了也太遺憾了。
寫到這里,筆者又想到其他一些民間中醫,比如前文寫到的屈老師,他也一直希望自己治療慢性腎病的醫術能夠得到中醫藥相關部門的重視,愿意接受調研,想把這點醫術貢獻出去,救治更多患者,但是他寫出去的信沒有音訊。他從赤腳醫生轉為社區醫生,這幾年想報考中醫確有專長醫師考試,卻被卡在“無醫術淵源”,報名審核都不能通過;還有成都能治乙肝肝硬化等肝病的有專利中藥方的陳老師,也因種種原因不能參加考試,有電視臺記者去做了采訪,但節目卻被限制無法播出……
如此種種,不都相似嗎?
說到底,中醫不是不能掙錢,但醫療絕不應該違反醫德和醫藥對于人類救苦救難的基本原則,變成掙錢的工具,如果這樣,最后可憐的,終歸還是最普通的人民罷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