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湖北省召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例行新聞發布會。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介紹,在此次救治中,堅持中西醫結合的要求,推動中醫藥發揮作用,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
一是制定中醫藥治療方案。早在初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就選派兩批專家來到武漢,實地診察病人,開展救治,組織制定了具體治療方案,形成指導全國的中醫救治方案。
二是組建國家中醫醫療隊,中國中醫科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廣東省中醫院和天津、江蘇、河南、湖南等地組成3只醫療隊共344人支援湖北,一支隊伍入駐金銀潭醫院、一支隊伍入駐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一支隊伍接管江夏方艙醫院,今天下午正式運行。全國中醫系統共向湖北派出2220人,他們大多有參加過抗擊非典的經歷,經驗豐富。下一步還將繼續組建醫療隊支援雷神山醫院。
三是做好救治工作。國家中醫醫療隊堅持中西醫結合,突出中醫藥特色,累計收治確診和疑似患者248人,癥狀改善159人,51人出院,轉出22人。從臨床觀察看,輕癥患者胸悶等癥狀消失較快,重癥患者治療周期縮短,各級病人對中醫藥介入治療意愿迫切,治療滿意度高。
四是積極參與社區防控。研究制定做好新冠肺炎集中隔離觀察點觀察人員和居家觀察人員工作方案,發放五種中成藥和三個協定處方湯藥,由武漢市防疫指揮部組織實施,目前累計發放11萬余份,下一步我們將推動中醫藥深度、全過程參與救治全過程,提升治療效果,為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貢獻力量。
發布會上,記者就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情況作了進一步提問,與會專家黃璐琦、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仝小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張忠德回答了記者提問:
Q
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什么作用?針對新冠肺炎患者中醫藥介入治療的最佳時期是什么?
仝小林:住院的病人來自于隔離點,隔離點的病人來自于社區,所以我們整個中醫藥的防控必須“關口前移、重心下沉、早期介入、全程干預”,把新冠肺炎阻斷在萌芽中。中醫常講治未病,所謂治未病包括了“未病先防”“已病防變”和“瘥后防復”,對于這個疾病,對于密切接觸的病人,重點是要預防,防止新冠肺炎發生。在新冠肺炎初期就開始吃上中藥,防止由輕癥轉為重癥,到了重癥期就要中西醫結合救治減少死亡,到了恢復期,通過益氣健脾、益氣養陰、化痰通絡這些方法,包括一些非藥物的療法,比如火罐、針灸、刮痧、食療、心理治療,幫助恢復。但是現在很多群眾對于中醫“治未病”的思想還夠不了解,在第一時間沒有用上中藥,所以應該大力宣傳“治未病” 的思想,知道了怎么防治,心里就不慌張了。
黃璐琦:在早期,新冠肺炎和感冒、流感常混雜在一起,所以早期,我們對集中隔離、癥狀上已經有明顯體現的患者,能夠縮短病程,減少重癥發生率,真正把關口前移。第二,在重癥患者中我們中西醫的協同作用。我們在金銀潭的救治工作已經充分體現,中西醫結合可以縮短病程,另外,在病人吸氧的脫氧時間方面,可以提前2天。第三,在康復中體現中醫的整體調節作用。很多重癥患者出院以后,還是有肺部的炎癥以及食欲不振的情況。在金銀潭醫院很多出院的患者還是要求我們配上中藥,繼續鞏固治療,癥狀明顯減輕,改善率達70%。第四,在病房中的獨特作用,除了隔離防護,還可以使用太極拳、八段錦等中醫特色療法以及服用中醫指導下的藥膳等。最后,是我們體會很深的,老百姓對中醫藥有迫切的需求。重癥患者有80%愿意接受中西醫結合治療。輕癥患者90%愿意用中藥進行干預,隔離的患者希望中醫藥早期介入等等,都體現了中醫藥的作用。所以高度概括起來,中醫藥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應該體現了這五種作用。
A
Q
中醫治療輕癥、重癥患者的效果怎么樣?
張忠德:中醫藥在治療輕癥方面,主要體現在能快速改善患者癥狀。我們發現,在病人退燒、減少咳嗽、咽喉痛、食欲不振、乏力方面改善得比較明顯,見效比較快。在在治療重癥方面,除了改善重癥病人劇烈咳嗽、呼吸氣促、胸悶、發燒外,在疾病的轉歸方面,減少了重癥向危重癥的轉化,而且重癥向普通病情轉變的機率比較高。
廣東醫療隊接管70張病床,總共收治了116個病人,其中重癥病人85例,危重癥病人14例,輕癥病人8例,目前我們出科的病人41例,其中包括出院的19例,還有22例是符合出院標準,住到了緩沖區,總共105例服用中藥之后,癥狀明顯改善,而且在縮短病程方面也有效果。
黃璐琦:根據我們在金銀潭醫院對于重癥患者的救治情況,截至到今天也就是2月14日中午12點以前,我們中國中醫科學院醫療隊在金銀潭醫院負責的床位是42張,共收治患者86例,其中重癥65例,危重癥21例,目前出院33人,其中純中醫治療8例。我們把中西醫結合、純中醫治療的患者跟采用西醫治療的患者做了比對。中西醫結合組在核酸的轉陰時間比西醫組顯著降低,發熱、咳嗽、咽干、食欲減退、心慌等10個癥狀也明顯改善,對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的指標改善明顯,并且中西醫結合的平均住院時間顯著小于西醫組。
A
Q
中西醫在治療新冠肺炎中是如何結合的?顯示出怎樣的成效?
張忠德:在中醫方面,我們通過“中醫組合拳”,包括中藥湯劑、中成藥、中藥注射劑以及中醫的傳統療法針灸、八段錦等進行綜合治療,我們為搶救危重患者搭好平臺,贏得時間。
在西醫方面,我們用了多種方法,在患者生命支撐、控制并發癥,比如重度感染、多臟器功能衰竭、休克、呼吸衰竭等方面發揮優勢,讓中西醫協同起效,發揮1+1>2的效果,縮短住院天數,提高救治率,減少死亡率。
A
Q
患者在方艙醫院打太極拳、八段錦,有什么作用?
張忠德:在隔離區開展的一系列中醫特色療法如耳穴壓豆、八段錦等顯示了很好的療效。患者住在隔離病區里,經常焦慮、失眠、腹脹、沒有胃口、病人的這些癥狀得到了明顯的緩解 。八段錦、太極拳對于患者增強體質、加快康復很有意義。
A
Q
在一些隔離點接受醫學觀察的人員也根據需要吃上了中藥,這些人群吃中藥有什么意義?
仝小林:隔離點現在包括四類人群,第一類密切接觸者 第二類發熱的病人 第三類疑似的病人,第四類是新冠肺炎的輕癥患者。中醫藥在早期的治療和預防方面都有一定的優勢。比如密切接觸者通過中成藥來預防可以減少或者不發病。中醫說“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要千方百計地維護身體的正氣,防止外邪的侵入。在已經有發熱,但是還不能排除是新冠肺炎的患者,我們推薦用第五版中醫診療方案中的中成藥來降溫。對于疑似的病人、新冠肺炎的輕癥,我們推薦在隔離點大范圍運用協定通治方。這是根據疾病的病因、病機、病位、病理,抓住核心病機、主要病位來擬定的方子。目前協定通治方大面積在使用,反響很好。
A
Q
中醫藥在康復期會發揮什么樣的作用?
黃璐琦:中醫對肺功能的康復已經有成熟的方法,包括呼吸的訓練,比如調氣、采氣、養氣、練氣,還有耐力、排痰、放松的訓練,這些對于患者改善肺功能、改善生活質量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我們已經給金銀潭醫院出院的患者,配上了恢復期的中藥,并給予了康復期的指導,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改善肺功能的方法和技術,我們期待在這項工作中中醫藥能發揮重要作用。
A
Q
中醫藥如何深度介入診療全過程?
黃璐琦:從兩個方面,第一個擴大中醫藥的救治面。在湖北臨床治療中,中醫藥參與率75%以上,其他地區超過90%,中醫藥在湖北還可以發揮更大作用。我們希望湖北省武漢市用更有力的措施,更精準的手段,讓中醫藥深入參與,擴大救治面。讓患者和疑似患者能夠得到中醫藥的救治。第二是提高救治的療效和質量,在國家層面,已經建立了中西醫聯合救治新型冠狀肺炎的會診制度,我們應該按照這些要求,與西醫的同仁一道,制定出更加有效地救治方案,提高救治質量,減少死亡,減少重癥變成危重癥的發生率。
A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