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在武漢發生的新冠狀病毒肺炎牽動著國人的心,這讓我想起了03年的非典。
2002年9月,我在清華大學開始了為期一年的訪學,按計劃訪學要到2003年7月結束,但由于非典的“白色”恐怖,我的訪學5月初就結束了。
我還清楚記得離京的那天上午,從清華西門打車到西客站,一路就如交通管制一樣,空曠曠幾乎沒有車輛來往。
非典雖已過去十余年,但非典帶來的思考卻仍歷歷在目。
非典之初,由于鄧老等老一輩中醫大家的極力主張,廣東省得以在第一時間內介入中醫治療,尤其是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由于中醫的及時介入,創造了70余例確診病例0死亡、0轉院、0后遺癥、0醫務人員感染的歷史奇跡。
廣東抗擊非典的成功經驗,不但為最終中醫在全國范圍內的全面介入創造了條件,我想也是能夠為今天主要發生在武漢的新型肺炎提供借鑒。
此次新型肺炎(簡稱)的爆發,距國務院主持召開的中醫大會也就月余,是偶然還是天意呢?
我想至少中醫應該當仁不讓,應該在新型肺炎的防治中有所作為!這也是考量我們各級部門能否在重大問題上真正貫徹中西醫并重的關鍵時刻!
這也是中醫的同仁們能否真正將習近平主席所倡“傳承精華,守正創新”落向實處的一次考驗!
西醫對此次新型肺炎的認識應該說在逐漸明晰,但有效的防治方法,如疫苗,如有效的抗病毒制劑,卻需假以時日。
而中醫對該病的認識與西醫必須圍繞新型致病微生物所展開的研究完全不同,中醫雖然也關注病原(病因),而這個病原的獲取并不需要假以時日,通過辨識患者的臨床證候便可即時獲得。
這亦是中醫的重要特征之一,辯證求因,審因論治。當然,除此之外,我們還可通過中醫的運氣學問來審察病因,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如此次新型肺炎發生的時間區域坐落在12月,屬己亥年的終之氣。
這一時間區域的氣候病候特征在《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中作了大致描述:
“終之氣,畏火司令,陽乃大化,蟄蟲出見,流水不冰,地氣大發,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溫厲。”
對照今年普遍的暖冬現象,《素問》的以上描述是大致符合的。可以推斷,具有強烈傳染性的新型肺炎,有類于上述溫厲。
當此全國上下關注新型肺炎事態的發展,關注罹患新型肺炎患者生命的安危之際,相關部門應該為中醫的盡早介入創造條件。
而中醫的同仁們應該積極配合西醫,在認真辨識每一位疑似病例及確診病例時,切勿被“新型肺炎”所嚇倒,切勿被“新型肺炎”所左右,切勿忘記“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的原則,無論什么病,若離開了辯證,便就離開了中醫的靈魂,也就不可能獲得好的療效。
雖然此次的肺炎傳染性強,但任何致病微生物都屬條件致病,這也證明了中醫所倡導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不無道理。
所以,希望身處武漢的朋友們,以及有可能接觸過傳染源的朋友們,大家不必恐慌,除了正常的必要的防護外,更重要的是要呵護好正氣,這就需要保證良好充足的睡眠,這一點尤其重要!
按照《素問·咳論》的觀點“此皆聚于胃,而關于肺。”造成肺系的問題,往往都是內外合邪,外者多半是受風受寒,為什么新型肺炎發于冬季?這便與受寒有關。
所以,穿好衣服,防寒保暖,是極其重要的防護。從內而言,就是飲食有節,盡量不吃生冷的東西,尤其不宜過飽。
飲水方面,我看到有不少多飲水的建議,個人認為單次的飲量并不宜多,按照《傷寒論》的原則,應該“少少與飲之”,就是每次只喝一點點,這樣既保持了口腔咽喉的濕潤,又防患了過飲傷胃。
此外,保持心情舒暢,不要生氣,這更是上等的防護。
昨日已交大寒,按照運氣的規制,氣運已交庚子年,希望一切都會好起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