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銘:談談“毛澤東出生之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
——回復平老師
筆者寫了篇小文,《???吳銘:關于批判地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問題》。文中涉及對學者平某老師的一些觀點的批評。平老師遂有如下之問:難道俺只有在每篇文章中對毛澤東三呼萬歲,才是繼承中國文化的正確態度?難道毛澤東沒有出生之前,中國就沒有傳統文化的精華了?據說此文章作者是解放軍部隊某大校軍官,不明白寫作此文為何意圖?
在下人微言輕,對于平老師的委屈,特作以回應。
一、原文:“難道俺只有在每篇文章中對毛澤東三呼萬歲,才是繼承中國文化的正確態度?”
回復:平老師此句話中充滿了對毛主席的反感!差一點就罵我“文革余孽”了。這樣說,沒冤枉你吧。我能否勸解一下平老師:年輕人,最好稱“毛主席”!孔夫子最講“禮”,這一點還是正確的。弘揚傳統文化,最好從自己做起。做到這一點,并不難。之所以做不到,“非不能也,實不為也。”
我的觀點:從1840年算起,如果你所謂的“中國傳統文化”或者“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中沒有毛澤東思想,沒有中國革命史就是自鴉片戰爭以來又尤其是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引下,數代中國人民拋頭顱撒熱血,前赴后繼,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買辦資本主義這三座大山,拯救中華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和解放后又發揚愚公移山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全面建設新中國,進一步推進繼續革命,支援全世界人民的革命斗爭的歷史,或者,雖然有一點,但是不突出、不是重點,那么,你所謂的“中華傳統文化”,還真沒有什么“精華”!
不需要“每篇文章對毛澤東三呼萬歲”,心里有就行。如果心里沒有,你還就真沒有什么文化。
二、原文:“難道毛澤東沒有出生之前,中國就沒有傳統文化的精華了?”
回復:我可不可以理解,平老師的這句話就是說,毛澤東思想,根本不算傳統文化,也不算中華文化的“精華”。平老師所弘揚的“傳統文化”,當然也不包括毛澤東思想和共產黨毛主席領導下中國人民煥發出的革命精神和取得的革命建設成就。
進一步說,平老師這句話是不是顯示了對共產黨毛主席、對革命歷史極度的反感?
在平老師眼里,毛澤東出生之前,傳統文化當然是有精華的。
“毛澤東出生以前”,算到什么時候呢?按照流行的說法,算到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爭”吧。那么,自鴉片戰爭以來,平老師所謂的“傳統文化的精華”都做了些什么呢?虎門銷煙時,“傳統文化的精華”做什么了?太平天國起義、痛打洋槍隊的時候,“傳統文化的精華”做了什么?第二次鴉片戰爭時,“傳統文化的精華”做了什么?馬神甫事件、天津教案時,“傳統文化的精華”做了什么?中法戰爭時,傳統文化做了什么?甲午戰爭時,“傳統文化的精華”做了什么?(此時,毛澤東已經出生了,可惜什么也做不了。)八國聯軍侵華、慈祥西逃、義和團農民起而抗爭時,“傳統文化的精華”做了什么?日俄戰爭時,“傳統文化的精華”做了什么?辛亥革命時,“傳統文化的精華”做了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是戰勝國而列強卻要瓜分中國時,“傳統文化的精華”做了什么?蔣介石、汪精衛發動“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時,“傳統文化的精華”在做什么?“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時、全面抗戰爆發后,“傳統文化的精華”做了什么?解放戰爭時,“傳統文化的精華”做了什么?新中國建立后,“傳統文化的精華”做了什么?今天,那些口口聲聲弘揚“傳統文化”的高人們,又做了什么、能做什么?
平老師不必回答,已經由琦善、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蔣汪之流作了回答。平老師弘揚的傳統文化的“精華”,是不是指這些東西?至少,我看,平老師所弘揚的傳統論精華,是剔除不了這些壞東西的。
“毛澤東出生之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沒有精華!當然有。什么才是“傳統文化的精華”?這要看你站在什么立場上看,立場不同,看到的“精華”就不同。我看,林則徐、三元里農民、洪秀全、左宗棠、義和團拳民、孫中山都代表傳統文化的精華,雖然他們都失敗了,雖然他們因掙脫不了舊文化的局限而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他們仍然是英雄,我永遠尊重他們、歌頌他們。平老師所說的“毛澤東出生以前的傳統文化的精華”,是主要指他們嗎?如果是的話,這一點我們沒有分歧。主席與他們的不同之處在于,主席是成功的英雄,是人民英雄,前輩沒有解決的問題,他解決了!
孔子說,“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孔老夫子的話,說得很好??上洳恍ぷ訉O總是只會說“傳統文化”,就是不理解其“春秋大義”,更不會“學而實習之”!白白污了孔老夫子的清名。
今天,我們正在享受以主席為代表的革命文化帶給我們的安樂、幸福、祥和。沒有主席那幾代人的流血、流汗,我們或許“被發左衽”也不可得。中國人講話講究抓重點,要講傳統文化精華,不重點講毛澤東思想,不重點講革命文化,不重點講毛主席領導下的狼牙山五壯士、雷鋒、張欽禮、谷文昌、錢學森、鄧稼先等,不重點講革命烈士,不講井岡山、延安、西柏坡,不講他們所創造的精神和物質,不重點和誣蔑毛主席、雷鋒、張欽禮、錢學森等革命領袖、革命烈士、英雄模范、先進人物的言行作斗爭,只講、重點講“毛澤東出生之前的中華文化精華”,其實,是你根本沒找到“精華”,你找到的肯定是“糟粕”!你所作所為肯定是對“中華文化”或者“中華文化的精華”的歪曲、否定、誣蔑,用孔慶東教授的話說,“這就是壞”!
所謂“被發左衽”,就是亡國奴、“東亞病夫”、“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意思。我這樣理解,不算錯吧。
三、原文:“據說此文章作者是解放軍部隊某大校軍官,不明白寫作此文為何意圖?”
回復:看別人的文章,不要看別人是什么身份,看其觀點即可。這樣,有利做到“不卑不亢”。
寫那篇文章有以下意圖:一者,勸勸你和鄭老師,不要再想著用所謂“傳統文化的精華”來取代“毛澤東思想”在中國的指導地位,如果你不重點、突出地強調毛澤東思想,也就是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買辦資本主義的革命文化、繼續革命、永遠革命的文化,你最好不要講傳統文化,徒增笑耳。
二者,我覺得,你如果拋開革命文化,只講“毛澤東出生以前”的傳統文化,那就是在歪曲文化、污蔑文化,就算孔夫子活著,也不會答應。
三者,不是為了讓你們丟臉,真的不是。你們也可以做個好人,我是想讓你們走正路!別被別人賣了,還替人數錢。當然,你愿意堅持那樣,我也沒辦法。孔夫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不恥下問”,“學而實習之”,學問學問,邊學邊問,抱殘守缺,不好。
四者,也想勸勸何新老。我原本對何新非常崇拜,現在也表示尊敬,雖然對他的觀點并不能完全接受、理解。但是,希望他不要講什么批評他的人都和他在智商和知識量上有巨大差距,他很享受這個差距云云(他講這話并不包括我,不是因為我智商高或者知識量低,盡管我這兩方也都不行,而是因為我太低微)。這樣講不好,只有諷刺意味!有學問的人,恐怕,無過于老人家,老人家說的話、做的事,越想越有理;如果理解不了,那就說明真的智商不行。看看老人家怎么說話,“六億神州盡舜堯”!就是說,全國所有人都功勞、善良、智慧、堅強、勇敢……,也就是說大家都智商很高,誰聽了都高興。智商這個東西,我看,最高也就是249,別再高了,再高就是罵人了。
以后,平老師、鄭老師如果有什么意見,可以寫成文章,發表出來,也希望你們通過微信傳給我以便交流。你們發表文章比我要容易得多。你不愿意理我,沒辦法,我卻不能放任你們。
我今天啰嗦這么多,沒有低估兩位老師理解能力的意思,請不要再誤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