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中華文化

中秋節點滴(7則)

李其道網摘編發 · 2010-09-21 · 來源:光明網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中秋節點滴(7則)

摘自光明網編發

1中秋節北京風俗

八月十三日至十五日為中秋節,俗呼為八月節。街市繁盛,果攤泥兔攤所在皆是。十五月圓時設月光馬于庭,供以瓜果、月餅、毛豆枝、雞冠花、蘿卜、藕、西瓜等品,唯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諺云:“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供月畢,家人團坐,飲酒賞月,謂之“團圓節”。又將祭月之月餅按人數切塊分食,謂之“團圓餅”。

老北京,中秋要放三天假。十三到十五日,學生也不上課。而所謂“泥兔攤”,就是賣兔兒爺的。前十年,北京中秋還有兔爺賣。現在很少見了。似乎只在春節廟會上見過。中秋節祭的就是這只月亮里的兔子。兔爺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護背旗,臉貼金泥,身施彩繪,或坐或立,或搗杵或騎獸,豎著兩只大耳朵,亦謔亦諧。有曲為證"莫提舊債萬愁刪,忘卻時光心自閑。瞥眼忽驚佳節近,滿街掙擺兔兒山"。過中秋,家里擺個兔爺像,確實很有氣氛。

中秋節,正值秋果上市,特別豐富。《春明采風志》里有“中秋臨節,街市遍設果攤,雅爾梨、沙果、白梨、水梨、蘋果、海棠、歐李、鮮棗、葡萄、晚桃,又有帶枝毛豆、果藕、西瓜。”過去的果子市在前門東,八月十三、四兩日燈火如晝。并有吆喝:“今兒是幾來?十三四來,您不買我這沙果蘋果聞香的果來,哎!二百的四十來”現在,這些秋果街上都買得到。而且相形下,今年的水果多又便宜,正是由猴子變成的人的最美時刻。美中不足的是蘿卜有點貴,和蘋果一個價。難免有老年人痛斥這沒有道理的價格。值得一提的還有毛豆,過去中秋并不常見,今年在北太平莊副食店的月餅攤前,居然也支起了煮毛豆的大鍋,而且確實是帶枝的毛豆。習俗上看,和過去中秋靠近的還有送禮。“中秋,大家互送禮節……,賞奴仆錢,鋪戶放帳帖,每節如此”。北京這兩年似乎又興起了中秋送禮大行動。節前,弄兩輛車,滿滿的裝上月餅果品,挨家挨戶送。當然,這里的家和戶是指商家客戶。送禮,自然是為了聯絡感情,結款要生意。兩年前做這事時還想,現在到底拜的是那里的兔兒爺。今年這風氣恐怕更盛了。

現在講究廣式月餅,過去“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它初不足食也。供月月餅大者尺余,上繪月宮蟾兔之形,有祭畢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謂之團圓餅”。能放半年的,肯定不會是廣式月餅。月餅源自民間祭祀,同樣,北京人常吃的點心如果求根溯源百分之七、八十也都出自于民間祭祀或宗教上的供品。從制作工藝上說,油炸、蜜餞和烘烤,都是最好的防腐措施。就連餃子,也是春節供后的食品。(來源﹕新華社)

●2中秋節為啥要吃月餅

老北京月餅首先用來祭兔爺。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即將到來,作為最重要的三大傳統節日之一,它的民俗活動異常豐富,各地皆不相同,但有趣的是,不論大江南北,吃月餅都是必有之項,幾乎已成中秋節的名片,為什么中秋節要吃月餅呢?而老北京的月餅又有什么特色呢?

月餅的由來,傳說源于唐征突厥取勝,有西域商人賀以胡餅,李世民感慨道“應將胡餅邀蟾蜍”。此說無據,胡餅漢代已入中原,類于今天的馕。李世民不過是說胡餅之圓,近似月亮罷了,和月餅毫無關系。事實上,到南宋才有“月餅”一說,但屬市賣食品,與中秋節無關,且很可能是蒸制的。直到明代,才有中秋節吃月餅的確切記載。

“餅”在古代是一類面食的總稱,比如面條叫湯餅、索餅,饅頭叫蒸餅、炊餅,水餃叫煮餅,涼面叫溲餅等。古人祭祀需用面食,以“餅”祭月,在所難免,比如宋代宮廷過中秋時就吃“宮餅”、“小餅”、“月團”。元代中亞技師大量進入中原,使起酥和提漿技術更加成熟并得到推廣,這推動了月餅的普及。

歷史上,老北京的月餅影響頗大,但有宮廷月餅和民間月餅的區分。宮廷月餅一般2斤一個,大的曾到幾十斤,因用來祭祀,故全用素油,但含較多奶制品,需切開分食,更接近傳統月餅。宮廷月餅制作復雜,用料講究,被認為是五大月餅流派之首。而民間月餅以提漿月餅為主,是用糖漿揉面制皮,因傳統白糖制作工藝較差,熬化后有雜色,所以要加入雞蛋白或豆漿,令雜質沉淀,這就是“提漿”。

提漿月餅烤制時,接近頂部會自動生成一個圓圈,叫“磨水戳”,因糖漿微粒受熱向頂部涌動,再遇熱而成深紅色。普通面制成的提漿月餅叫“自來白”,燙面制成的叫“自來紅”,它的面和餡比例差不多,非常干,口感雖硬,但不易變質,便于保存。

老北京月餅首先要用來祭兔爺,兔爺是北京獨有的民間神,崇文門外花市大街的灶君廟被認為是兔兒爺的老窩,一到農歷八月,買兔爺的人們便絡繹不絕。給兔爺供月餅時,還要供藕,那是給兔爺剔牙用的。

老北京的中秋節又叫果子節,有各種各樣的水果,這是老北京入冬前最后的豐盛,所以特別受重視。老北京過中秋必賞花,在花市等處要搭“花山”。而賞月文化也異常精致,分“文玩”與“武玩”兩種,“文玩”是舉辦宴會,一起寫詩猜謎;“武玩”則是到湖邊賞月,或在四合院中置水缸,看月的倒影,并投石以攪亂它。

從月餅發展史看,與中秋節結緣應在明代,當時不僅吃月餅,還要吃螃蟹,喝桂花酒,但后兩個習俗漸漸淡出了。其實,中秋節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在此佳節享受放松的心情,獲取心靈的愉悅。(來源﹕北京晨報)

3中秋風俗:觀潮

“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這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詩。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以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大賦中就有了相當說盡的記述。漢以后,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條記載。這兩書所記述的觀潮盛況,說明在宋代的時候中秋觀潮之事達到了空前絕后的巔峰。(來源﹕千龍網)

4中秋風俗:燃燈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可謂良辰之美景,然而對此人們并未滿足,于是便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于塔上燃燈的節俗。在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錦、何湘妃《閑情試說時節事》一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于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作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于竹竿上,高樹于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于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于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竿,燈籠兩顆,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看來從古至今中秋燃燈之俗其規模似乎僅次于元宵燈節。(來源﹕千龍網)

●5到宋朝去看“中秋晚會”  

    民俗專家研究說宋朝人的幸福指數最高,他們喜歡過節,喜歡在特殊的日子酣暢淋漓地表達幸福感。宋朝的高層順應民心設置了許多節日,給快樂給幸福給消費一個理由。宋朝的節日多達70余個,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這是傳下來的節日,還有我們不熟悉的“天圣節”、“天慶節”等等五花八門。宋太宗趙光義是個骨子里很浪漫的人,他拍板定案“以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中秋節從此成了法定節日,成為雅俗共賞的狂歡節。

農耕時代,春天祭日,秋天拜月是帝王們的光榮傳統。最早記錄“中秋”的文獻是《周禮》。春華秋實,農歷八月十五碩果累累,到處是一派喜氣洋洋的豐收景象,用飽滿甘甜的瓜果,感謝保佑蒼生社稷風調雨順的月亮神。祭月、拜月儀式很快傳到民間,唐代已有八月十五中秋節的記載,內容更加豐富多彩,不知是誰由嫦娥奔月生發聯想,“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漸漸成了不成文的規定,拜月的主角讓位給女人。從宮廷到民間,女子們無不對著一輪圓月虔誠祈禱:給我嫦娥般容顏,讓愛永遠。文人墨客們在天朗氣清月圓如鏡的中秋之夜舉行盛大的詩歌筆會,一大批優秀的命題作文應運而生傳承后世。

《東京夢華錄》對東京(今開封)的中秋節進行了生動詳盡的描述:“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皎潔的月亮剛剛爬上樹梢,京城大街小巷就熱鬧起來,家家戶戶張燈結彩,達官貴人聚集在與皇宮遙遙相對的樊樓上,剛剛開壇的美酒隨風飄來醉人的醇香,舉頭望月,詩意蕩漾。月光照著東京城七角八巷七十二胡同鱗次櫛比的樓臺,主婦們拜過月亮之后,拿著銀亮的小刀鄭重地分切月餅……清風明月本無價,按照《夢梁錄》的記載,即使是陋巷里的貧窮人家,也都會典當衣物去購買酒菜,歡度中秋。

別以為晚會演出是現代的產物,宋朝中秋節的《踏歌》就是一場華麗無比的中秋之夜壓軸戲。《宣和畫譜》里描寫:“中秋夜,婦女相持踏歌,婆娑月影中。”宋朝的踏歌是金明池畔實景演出,一群盛裝的宮廷女子在月華中聯袂為歌,踏地為節,美妙絕倫如夢如幻。萬頭攢動的場面難免有些混亂,來歸相怨怒,都為觀《踏歌》。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四個老人忍不住在山路上仿效美女的樣子踏歌。樹影婆娑亭臺樓閣,老人們邊走邊歌自得其樂,畫家馬遠將這四位可愛的老人形象用畫筆定格下來,寧宗看了馬遠的《踏歌圖》從心里高興,親自題款:“宿雨清畿甸,朝陽麗帝城;豐年人樂業,垅上踏歌行。”

宋朝的老人都這樣熱情奔放,說宋朝的幸福指數最高絕非妄言。真想穿越時空,親臨其境去看一場中秋之夜的歌舞演出,帶著幸福的感覺在回來的路上載歌載舞。(來源﹕北京青年報) 

● 6世界各地中秋節是怎么過的?

作者﹕易茗

 日本人:中秋節吃江米團子

在日本,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被稱為“十五夜”或“中秋名月”。日本人在這一天同樣有賞月的習俗,在日語里稱為“月見”。日本的賞月習俗來源于中國,在1000多年前傳到日本后,當地開始出現邊賞月邊舉行宴會的風俗習慣,被稱為“觀月宴”。與中國人在中秋節的時候吃月餅不同,日本人在賞月的時候吃江米團子,稱為“月見團子”。由于這個時期正值各種作物的收獲季節,為了對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謝,日本人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雖然日本在明治維新后廢除了農歷,改用陽歷,但是現在日本各地仍保留著中秋賞月的習俗,一些寺院和神社在中秋節還要舉辦專門的賞月會。

越南:中秋節兒童唱主角

隨著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的臨近,商家之間展開的“月餅大戰”、“玩具大戰”使越南各地的節日氣氛尤顯濃烈。與中國的中秋節有所不同,越南的中秋節是兒童唱主角。市場上口味各異的各式月餅、千姿百態的花燈、五顏六色的兒童玩具等節日食品、玩具應有盡有,孩子們的臉上溢滿了對節日的渴望。去年中秋節,首都河內的大小街道沿街擺賣月餅的店鋪披紅掛綠,上書“月餅”字樣的大紅燈籠高懸在店前的醒目位置,各種品牌的月餅擺滿了貨架。

每年中秋節期間,越南各地都要舉行花燈節,并對花燈的設計進行評比,優勝者將獲得獎勵。另外,越南的一些地方還在節日期間組織舞獅,常在農歷八月十四、十五兩晚進行。當地人過節時或全家圍坐陽臺上、院子里,或舉家外出到野外,擺上月餅、水果及其他各式點心,邊賞月、邊品嘗美味的月餅。孩子們則提著各種燈籠,成群結隊地盡情嬉鬧。

隨著近年來越南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千年中秋習俗也悄然發生了變化。許多年輕人在節日里或在家聚會、唱歌跳舞,或結伴外出游玩賞月,增進同伴之間的了解與情誼。因此,越南的中秋節除了傳統的合家團圓之意外,正在增添新的內涵,逐漸受到年輕人的青睞。

新加坡:中秋打出“旅游牌”

新加坡是一個華人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國家

    對于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向來十分重視。對新加坡的華人來說,中秋佳節是聯絡感情,表示謝意的天賜良機。親朋好友、商業伙伴之間相互饋贈月餅,借此表示問候與祝愿。新加坡是一個旅游城市,中秋佳節無疑是一個吸引游客的絕好機會。每年中秋臨近時,當地著名的烏節路、新加坡河畔、牛車水及裕華園等地裝飾一新。入夜時分,華燈初上,整個大街小巷一片紅彤彤的景象,令人心動。去年中秋節,在新加坡河畔矗立著一盞長 300米、高4.5米,耗資7萬美元制作的祥云巨型龍燈。每當夜幕降臨,噴著水的巨型龍燈通身發光,將新加坡河面映照得一片火紅,場面十分壯觀。在華人的傳統聚居地牛車水,除了從尼泊爾、越南等國進口的巨型燈籠熠熠生輝之外,由1364盞小紅燈籠組成的44條小龍更是令牛車水增色不少。在新加坡頗具中華古老園林風韻的御花園,目前正在舉辦規模宏大的夢幻彩燈會。這里既有令人們喜愛的迪斯尼系列燈飾,也有巨大的北京天壇和巨龍造型的燈飾,分外引人注目。

馬來西亞、菲律賓:華僑華人不忘中秋

吃月餅、賞月、提燈籠游行是馬來西亞華人世代相傳的中秋習俗。中秋臨近,馬來西亞各地的老字號商家紛紛推出各色月餅。首都吉隆坡市內各大商場都設有月餅專柜,報紙、電視臺的月餅廣告鋪天蓋地,為喜迎中秋營造了節日氣氛。吉隆坡一些地方的華人社團近日舉行了提燈籠游行慶中秋活動,除舞龍舞獅外,一輛輛載有“嫦娥”、“七仙女”的花車漫游其間,服飾鮮艷的藝人和青年載歌載舞,熱鬧非凡。

中秋節是生活在菲律賓的華僑華人非常重視的傳統佳節。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唐人街27日熱鬧非凡,當地華僑華人舉行為期兩天的活動,歡度中秋節。華僑華人聚居區的主要商業街道張燈結彩,主要路口和進入唐人街的小橋上都掛上了彩幅,許多商店出售自制的或從中國進口的各式月餅。中秋慶祝活動包括舞龍游行、民族服裝游行、燈籠游行和花車游行等,活動吸引了大批觀眾,使歷史悠久的唐人街充滿了歡快的節日氣氛。(來源﹕北京青年報)

●7唐宋名詩詞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動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月下獨酌》 

【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春江花月夜》 

【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裴回,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嫦娥》

【唐】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

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

碧海青天夜夜心。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滿江紅.中秋寄遠》 

【宋】辛棄疾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問嫦娥、孤冷有愁無,應華發。玉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3.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4. 劉繼明|隨想錄(20)
  5.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6.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7.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0.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掩耳盜鈴及其他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乱码成熟在线视频播放 | 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 | 在线看片日韩无线免费 | 色天使久久综合给合久久97色 |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 日韩精品精品第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