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太文化斷想錄,反三俗也要反洋俗
文化斷想錄
1、青年時有人說我“前程無量”,中年了又有人說我“大器晚成”,啥叫“前程”?啥叫“大器”?難道成“大器”了就是“前程”?我是人,頂多是從小人到大人,從大人到老人,人人如此,概莫例外。就我個人意愿而言,我寧當個小人,也不愿當個大器,因為人再小也算個人,器再大也只能是個物件。我知道這麼比方的人沒壞心眼兒,是好意,但這里暗藏了中華文化里的糟糕遺傳,重物輕人,直到今天,仍然重物輕人,“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更不拿人當回事,錢比人重要,煤比人重要,如果重人輕物,我們的同胞會少死很多人,本來應該寧可少出煤,也要安全人,變成了為了多出煤,不怕多死人。為了賺大錢,不怕多死人,搞了毒奶粉,又搞轉基因。美國人是這樣的觀念嗎?不是的,美國人向來重人輕物,往人身上用的,都特別精心,看起來是怕死,實際上是重視生命。你搞西化,你引進西方文化,這個觀念怎么不引進?這才是具有普世價值的東西。結果,美國人制造轉基因,自己卻不吃轉基因,由中國人來吃轉基因,中國人也不都吃轉基因,而是老百姓吃轉基因,特權者吃綠色食品。
2、有些人到歐美溜達了一回,好東西沒學來,光學會扯淡了,忽悠中國人,玩弄中國人,作踐中國人,變成了中國籍的美國公民,還自覺高人一等。有幾個有中國心的?沒幾個。也不知父母咋想的,現在又有很多孩子,還不知道中國文化是啥,連點兒中文基礎還沒有,就又心急火燎地弄去了韓國、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除了從速對祖國淡化,有啥大好處嗎?難道只是先混個留學生的干活兒?回來后就仿佛見了大世面,到了時髦與潮流的前哨?漢語外語摻合著說,跟港臺人似地,就美?港臺人有啥文化啊?說話顛三倒四的?不要學那一套,學點兒正經的國學精粹,比啥都強。就美國那一碟子文化,一舔就得,總共幾百年歷史。為啥崛起?會剝削,會掠奪。國內大學,也在教學生會剝削、會掠奪嘛,會公關、會打扮、會顯擺、會和老板套近乎嘛,美麗的特色厚黑學嘛,在職場上如何才能混個人上人嘛。誰還講要當紅色接班人哪?誰還講為人民服務啊?誰再講這玩意兒,連學生都要笑掉大牙。所以,不僅要反三俗,還要反洋俗。為啥有三俗?與洋俗勾引有關。所以三俗只是同案犯,洋俗才是教唆犯,只反三俗不反洋俗,是治標不治本,抓同案犯不抓教唆犯,所以,洋俗必反,不反,中華文化就要完蛋,中華民族也要完蛋,這都是賣國精英設計好了的,看不透不行,不能再上這個套。
3、有人對我不把孔子徹底打死很是不滿,以為毛澤東打孔子,魯迅打孔子,而宇太卻舍不得打孔子,算什么毛澤東的學生?算什么魯迅的學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孔夫子一輩子追求的核心是什么?仁,平民百姓都要“仁愛”,當官的都要“仁政”,錯了嗎?沒有錯,他追求的不是個缺德的世界,實際上是要以德治國,他自己要當官,也鼓勵弟子當官,目的就是要推進這樣的世界的實現,所以孔子既是重理論也是重實踐的人。那為啥孔子那么臭?雖然老被吹捧,到了現代史卻老是不斷被批?而且遭到現代史上兩個最大的思想家毛澤東和魯迅批?這里的原因很復雜,歷代統治者幾乎多數都把孔子捧上了天,但他們實實在在落實孔子的核心思想了嗎?搞“仁政”了嗎?是“仁愛”的嗎?沒有,假的。他們只拿來對自己有好處的東西,比如等級秩序,三綱五常,這樣一搞,他永遠上等,他永遠是綱,至于五常“仁義禮智信”,那也是忽悠人民的,讓人民對他“仁義禮智信”,他從來不打算對人民“仁義禮智信”,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是拿孔子當幌子,另搞他們的“特色”, “特色”是什么?就是偷用孔子的東西把人民都鼓搗成順民,便于統治,這樣一搞,孔子就成了被利用的統治工具。他們表面上是張揚了孔子,實際上是糟蹋了孔子。毛澤東和魯迅實際上不是打孔子本人,而是打這種拿孔子當幌子謀私利的遺傳劣根,要干掉的不是原裝孔子,而是歷代統治者頭腦里的孔子,被利用了的孔子,是假孔子,不是真孔子。因為這些人專吸收孔子思想里的毒,不吸收孔子思想里的營養,成了惡習繁衍至今,所以必須要批,必須要搞掉這種東西。毛澤東實際上是尊敬孔子的,如果我沒記錯,他年輕時曾兩次去曲阜拜謁孔子。我都快六十了,現代交通也比那是便利,也才只不過去過兩次。別的咱都不說,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七個字,多大用處?“師”這個概念,到孔子這里被擴大了一萬倍,他自己收弟子,但他又可以把任何人當自己的老師,哪怕你有一丁點兒比他強的地方,他就要向你學,我師人人,人人師我,互相學習,天天向上,多好啊?一個過世2579歲的老人,就算他說的統統是廢話,就沖這一句,就該尊敬。他思想里有錯誤,盡可以批他的思想,糟蹋他的人格,不應該,沒必要。罵人家為統治者服務,古代有幾個學者不是為統治者服務?今天的學者有幾個不是為統治者服務?要想讓學者為人民服務,就得由人民決定學者的命運,而不是由當官的決定學者的命運,這也是改革內容。
4、我不僅舍不得打死孔夫子,諸子百家的任何一家我都舍不得打死,哪一家沒有局限性?都有,但不能都打死,絕對不能。這些人都是中國思想史的奠基者,都打死了,中國的思想史就沒基礎了,就空虛了,就虛無了,對中華文化就失去自尊自信了,對中華民族未來強大于世界民族之林,一點兒好處也沒有,不能那么干。不但不能打死,還要救活他們,令世人,尤其是后人,特別是外國人,尊敬他們,這應該是文化人的義務。韓非子是站在帝王立場上,專門研究如何有效統治人民的,你打倒他,我同樣不同意,因為他奠定了依法治國的基礎,為后人從政提供了有參考價值的東西。他很可憐,讓同道李斯害死的。沒有商鞅、沒有韓非、沒有李斯這些法家人物,中國就生不出千古一帝秦始皇來。就是我最反感的董仲舒、朱熹,也不愿意把他們打死,他們是那個時代的大學者,大學問家,認定了儒家,就完善儒家,弘揚儒家,讓儒學更加體系化,也是了不起的文化工程。今天的人文學者倒退到他們那個時代,未必就擁有董仲舒、朱熹的鴻儒境界,不當文化太監,不當高力士、李蓮英,我看就不錯了。
5、中國的宗族文化也是孔夫子奠定的,宗族要不要必要的文化倫理道德?當然要。兒子不聽老子的,難道要老子聽兒子的?媳婦不聽婆婆的,難道要婆婆聽媳婦的?家族不聽老大的,難道要聽老小的?但需要改造一下,要以真理為原則,誰說的對聽誰的,但尊老愛幼又是必須的,你光要求小的尊老,你當老的不愛幼,也是不對的,不能象焦仲卿他媽似地,不把兒媳婦劉蘭芝當人看,想咋使喚咋使喚,那樣的婆婆是缺德的,不講理的,但雖然不講理,你劉蘭芝上去就給婆婆一個大嘴巴,也不對,因為她再不是東西,也是你媽。我媽打我媳婦一下,我受得了,我媳婦打我媽一下,我能受得了?絕對受不了。我有個當家子的兄弟,他媽叫姚瑞蓮,有一回跟他媽打架,張嘴就罵:“你這臭不要臉的姚瑞蓮”,像話嗎?這些東西需要進化、改造、提高,但孔夫子定的基本原則不能變,有好處。都學西方,老子尸體都撂臭了,兒女都不知道,那好嗎?我看不好。一個家族,總要有點兒規矩,比如,我大姐和我小妹都嫁給了姓王的人,你就應該改變立場,以老王家的發展作為繼續革命的方向,不能再以我們老尹家為核心思考問題,如果這樣,就亂了,反之,嫁到我們老尹家當媳婦的人,也是如此,這就是文化倫理的游戲規則,都這樣,也就都認可了。假如我大姐和我小妹,家里供奉的祖宗是我父親或者我爺爺,而不是人家老王家的祖上,我認為是不合適的。反之,我哥哥弟弟家供奉的祖宗不是我父親或者我爺爺,而是他老婆的父親或爺爺,我也不舒服。我會感到不仗義,懶怠去。對我侄子影響也不好,既然是姓尹的家族,卻供奉外公不供奉爺爺,成何體統?不論辦啥事情,總要合拍,總要靠譜,不倫不類,不好。這指的是農村的有兒有女的家庭,只有閨女沒有兒子的家庭怎么辦?就只能當絕戶嗎?不能。怎么辦?招女婿。要想當上門女婿,必須改變立場,必須以丈人家為正宗,跟當媳婦一樣,有了孩子,要隨母姓,以延續家族香火。原始社會就有父系社會和母系社會,現在為什么不能再有?形成一個大家都認可的規則,不亂,利于相安無事,和諧穩定。
一個家族需要文化倫理道德,一個民族也需要文化倫理道德,我到許多朋友家里去,看到有鄧小平的相,或者看到有周恩來的相,唯獨沒有毛澤東的相,我就感到不舒服,不是那么回事。當然人的自由誰也管不了。但這等于宣傳,掛誰不掛誰的相,看起來小事一樁,其實融入了主觀意識,反映了政治立場,已經構成了意識形態文化范疇。雖然沒罵毛澤東,但你不掛他的相而掛別人的相,就等于無聲的把他否定了。誰是開國領袖?中國走到今天,是誰打的基礎?如果連這樣的基本認識都不到位,是成問題的,是缺乏民族文化倫理道德的。反毛的人你再有本事,你把天安門城樓的毛澤東相撤了,換成別人的,換成蔣介石的,看看中國人干不干,不會干,一部分人可能不在乎,照常吃喝玩樂,但多數人民不會干,因為這明顯傷害了民族文化倫理道德,缺的是大德、族德、國德。
6、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這是造就生產力的一個基本原則,中國人才,盡其才了嗎?華夏之物,盡其用了嗎?天下樓盤鱗次櫛比,而住戶卻寥寥無幾,貧民窟里的鴿子窩里,卻熙熙攘攘,擁擁擠擠,何必何必?這與人盡其才又恰恰相反,真正人才如高樓閑置無用,庸碌人才反如群鴿撲騰亂飛,可惜可惜。
7、中國文化精華有的是,毒素也有的是,但不得好吸收,光吸收毒素不吸收精華,吸收了也不得好消化,所以人性畸形病就難以避免。根本原因在哪里?一個字,私。吸收文化以私心需要為準則,不是以公心需要為準則。中國人不能說不聰明,但往往不用到正地方,比如學者,很多人沒有把聰明用到如何做學問上去,而是用到如何評上教授、如何當上博導、如何成為精英,如何出名獲利方面去了。再比如官員,中國文化里可以說潛藏著一個謀略大典,但政客們沒有很好地運用到對國事的運籌帷幄上,也沒有很好地運用到國際外交上,而是運用到自己在官場上的升降浮沉上。凡是私人事兒都是絕頂聰明,凡是公共事兒都演戲敷衍,比如執行政策,不管啥情況,都是一刀切,聰明人又都變成了狗腦子,文革時打倒走資派,就是當官的都打倒,改造地富反壞右,就是地富反壞右都戴高帽,名義上執行毛主席革命路線,實際上是胡亂執行,損壞毛主席威信,各派爭權奪利,更是私心作怪。再比如改革,分田到戶,企業承包,應該自愿,人民同意,不能強逼,你小崗村愿意分開過,大寨村就不一定愿意分開過,大寨是主席樹立的農村典型,經陳永貴、郭鳳蓮多年經營,已經成為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大寨人已經習慣于風雨同舟患難與共,你硬要把他們拆開,于心何忍?搞的郭鳳蓮和大寨人依依不舍,傷心落淚。
8、宇太嘆曰:“大凡圣人,乃至尋道者,徹悟者,面對的總是最龐大的敵人:莊子一人之樸,難勝世人之華;屈原一人之潔,難勝楚人之濁;魯迅一人之明,難敵眾人之暗;主席一人之公,難敵天下之私。故,世人華華,我自樸樸;世人濁濁,我自清清;世人暗暗,我自明明;世人私私,我自公公。非入道也,非清高也,自得其樂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