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中華文化

漢武、《華嚴》與盛唐氣象

余畫洋 · 2010-09-02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漢武、《華嚴》與盛唐氣象  

余畫洋

初稿寫于2010年9月2日

   

一 滇池與北海

二 長安及邛都

三 西域之楚聲

四 武周革命

五 澄觀

   

一 滇池與北海  

   

《莊子》第一篇《逍遙游》中說,“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楚頃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前后,楚將莊蹻率軍由黔中至滇池,使滇屬楚,后黔中被秦攻占,滇、楚交通斷絕,莊蹻就“變服,從其俗”,在滇稱王。(轉引自《漢武帝傳》,楊生民 著,人民出版社,2001年,252頁)滇國就是天池之國,因為滇、顛二字音同,而顛(頭頂的意思)、天二字音近義通。南宋《會稽志》說,“莊氏,楚莊王之后,以謚為姓。六國有莊周。”《史記.西南夷列傳》云:“莊蹻者,故楚莊王苗裔也”,所以莊蹻也是這個家族的成員,當他南來云貴高原,遠望天邊的大湖,就用《逍遙游》里的“天池(音轉而為滇池)”命名,其地就稱之為滇國。又拈出“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南冥者,天池也”一段文字中的“鯤”與“冥”,將滇國附近的今大理一帶稱之為昆明。這應該就是昆明和滇池這兩個名字的來歷。

川、滇相鄰,《漢書.地理志》云:“巴、蜀、廣漢本南夷,秦并以為郡”,“及司馬相如游宦京師諸侯,以文辭顯于世,鄉黨慕循其跡。后有王褒、嚴遵、揚雄之徒,文章冠天下。” 《漢書.王貢兩龔鮑傳》說,在漢成帝(公元前33~前7年在位)時期,“君平(就是嚴遵)……依老子、嚴周(即莊周,避明帝劉莊諱)之旨,著書十余萬言”。自此以后,莊子的文章開始流傳。

《漢書.李廣蘇建傳》中說,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漢武帝“遣武(蘇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在漢者……”,這便是膾炙人口的蘇武牧羊的故事。匈奴人把蘇武遷到北海荒無人煙的地方,叫他養公羊,只有公羊產了奶才能返回漢朝。北海就是今天的貝加爾湖,貝加爾應是北海的音變。我認為北海之名來自《逍遙游》里的“北冥”。蘇武在《史記》中無傳,班固寫《漢書》是在公元1世紀后期,到這個時候《莊子》大概已經廣為人知。班固追記蘇武事跡之時,北海應該已是今貝加爾湖的習稱。

   

二 長安及邛都  

   

秦漢時期,關中沃野千里,南面是富饒的巴蜀。夜郎、僰中等在巴蜀之南,被稱為“南夷”;邛、莋等在巴蜀之西,被稱為“西夷”。“邛、莋、冉、駹者近蜀,道易通,異時嘗通為郡縣矣,至漢興而罷”。(《漢書.司馬相如傳》)為了復通西夷,漢武帝“拜相如為中郎將,建節往使”,用巴蜀的出產來作禮物,“邛、莋、冉、駹、斯榆之君皆請為臣妾”。于是“通靈山道,橋孫水(在安寧河上架橋),以通邛、莋”。邛就是邛都,在今四川西昌。

元狩元年(前122年),張騫出使大夏(在阿富汗北部)歸來。在大夏他見到了蜀地的布和邛地的竹杖,并聽當地人說是從東南的身毒(印度)買來的,因此他判斷從西南夷地區可通身毒,從身毒又可到大夏。(《漢武帝傳》,254~256頁)

圣堅所譯《羅摩伽經》(此經是《華嚴經.入法界品》的單品別譯)中說,“爾時,善財童子從東方界求善知識,漸漸游行,至南方界,轉至西方,遙見善勝長者在屈頭摩城。”我認為東方界即關中地區,南方界即為巴蜀,而所謂西方的“屈頭摩”只不過是邛都一名的異譯。撰經者在印度,邛杖作為暢銷的商品運至印度,那么竹杖的產地邛都必為當時的印度人所知,并以“屈頭摩”名之。  

根據《入法界品》,善財童子從福城出發參訪善知識。這“福城”應是當時的世界名城長安。而善財童子身上似乎隱約有司馬相如的影子。司馬相如受命前往西夷,西夷得到漢朝的賞賜一定很多,此事震動一時,輾轉傳到印度,印度人羨慕之余,在佛教文學里出現了善財童子的形象。  

《入法界品》提到了福城的大塔。既然“福城”是長安,那么“大塔”指的是什么呢?史載漢武帝好神仙,他聽說“仙人好樓居”,就在長安修建了蜚廉桂觀,在甘泉宮建了延壽觀,又在甘泉宮建起通天臺,以等候神人;還在建章宮旁建起了神明臺,等等。(《史記.封禪書》)這些建筑物無疑是勞民傷財,可是在世人眼中,也不禁會驚嘆其堂皇富麗。《入法界品》里福城的大塔是不是那高峻的通天臺或神明臺呢?

   

三 西域之楚聲   

   

漢景帝不喜歡詞賦,詞賦名家莊忌(會稽吳人,時稱莊夫子)不被看重。而武帝“早慕詞賦”,愛好楚辭,曾經叫淮南王劉安為《離騷》寫注解。莊忌的兒子(“或云族家子”)莊助作為文學之士,受到了武帝的賞識。(《漢文學史綱要》,魯迅,江蘇文藝出版社,2008年,53、62、63頁)  

《離騷》中說,“朝發軔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極”,漢武帝就以“西極”來為烏孫國送來的良馬定名。元封六年(前105年)秋,武帝以宗室女細君嫁烏孫。細君在烏孫作詩:“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托異國兮烏孫王。……居常土思兮心內傷,愿為黃鵠兮歸故鄉!”這大約是西域楚聲之始。《離騷》或于此時傳至西域,即公元前100年前后。  

漢光武帝劉秀(公元前6~57年)以光大漢武帝的事業為職志,他的年號就叫做“建武”。劉秀的兒子明帝劉莊(公元57~75年在位)時期,佛教逐漸在貴族中間傳播。《后漢書.楚王英傳》里說,“英晚節……學為浮屠(佛陀),齋戒祭祀”。公元65年,明帝派人赴西域求佛經。此舉不僅出于重建統治階層意識形態的需要,也是為了了解西域的軍事、政治實情。  

公元73年,班超奉明帝命,出使西域各國。班超在于闐“殺親附匈奴的巫者與相國,于闐降漢”。(《大風起兮云飛揚:兩漢人物》,戚文 著,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年,381頁)班超的英雄壯舉,使西域與中原復通。班超是史學家班固的弟弟,他“涉獵書傳”,曾任蘭臺令史,在他們身處的時代,《莊子》等中原流行的文籍很可能傳到了西極之地。

以下是戚本禹(即戚文)書中有關班超的幾條重要歷史記錄:

公元90年,大月氏王求尚公主被拒,怒攻班超,為超所敗。大月氏驚懼,歲奉貢獻。  

公元97年,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條支,至安息西界而還。  

公元100年,班超上書和帝,請求返回中原。  

公元101年,安息遣使與中國通好,贈獅子與大鳥。  

公元102年,班超還洛陽,不久去世。  

由此可見,當公元100年左右,漢朝在西域的聲威達至極盛。《華嚴經.入法界品》有可能就產生于這個時候。我推測,西域的無名作者傾心于璀璨的漢文明,他喜愛中原的《莊子》和《離騷》——這兩部書的文字所傳達的形象有著奇麗靈變的特點,于是因《莊子》52篇(今存33篇)和《離騷》1篇,利用印度《羅摩伽經》里的素材,撰成了善財童子53參的故事。因為《莊子.逍遙游》中引用了鯤化為鵬,而大鵬南飛的傳說,于是就將善財童子的行路方向一律改為南向。因為《離騷》開頭祖述“帝高陽”與“伯庸(祝融)”,于是就尊奉含義為“光明普照”的“盧舍那”。從歷史與地理來看,佛教的發源地印度正在西域的南邊,而新疆保存至今的日月巖畫告訴我們,西域早就有太陽崇拜的信仰。

因此,《華嚴經》的思想主要是楚文化、印度文化和西域文化交融的產物,它浸染的時代精神是兩漢的雄放與通脫。《入法界品》“宣揚的平等無差別看待一切的主張”(《中國華嚴宗通史》,魏道儒 著,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37頁),使人很自然地聯想到《莊子》里 “不遣是非,而與世俗處”的論調;它“遍歷各處參訪求學的號召”(同上),也使人不禁想起《離騷》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名句。所不同者,是《華嚴經》特有的法界觀念。這個概念“是對全部世間和出世間、全部凡圣境界的總概括”。(同上,35頁)  

   

四 武周革命  

   

兩漢之末的王莽和曹操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思想的原教旨主義者。王莽依《周禮》而設百官,曹操據《禹貢》而劃九州。雖然魏武“氣雄力堅”,發抒情感卻襲用了《詩經》的清婉格調,如“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等等。他改編黃巾起義軍,乘勢而起,統一北方,推廣屯田,他的功績勝似了春秋時期管仲的“尊王攘夷”。曹操之后,思想界最燦爛的明星是正始年間(公元240~248年)的少年天才王弼(226~249年)。王弼以《老》解《易》,并認為“乾”不一定表示“天”,“坤”不一定表示“地”。這在今天,依然算是極新鮮的見解。  

《入法界品》在王弼的時代還沒有傳入中原。佛馱跋陀羅(359~429年,意譯覺賢)翻譯《華嚴經》始于東晉義熙十四年(418年),劉宋永初二年(421年)譯完。因為晉譯華嚴不完備,兩百多年后,武則天遣使往于闐求取梵本。證圣元年(695)始譯于洛陽大遍空寺,圣歷二年(699)于佛授記寺譯畢。(《中國華嚴宗通史》,134頁)洛陽這兩座寺的名字“大遍空”與“佛授記”暗含了《金剛經》里須菩提(傳為解空第一)在如來佛座前聽講以及燃燈佛為如來授記之事。看來武則天當日是以《金剛經》來會通《華嚴經》的。唐譯《華嚴經》八十卷,若加上《金剛經》一卷,正合《老子》81章之數,說明武則天把李唐和道教作為自己的對立面。  

天授元年(690),武則天易唐為周,定都洛陽。而在這以前,武則天早已在洛陽龍門西山興建盧舍那佛雕像。在洛陽建都表明武則天繼承了周公、孔子的“東周”理想,而龍門盧舍那佛像則表明武則天的精神支柱是華嚴思想。武則天政權的社會基礎是地主階級的中下層,她打擊權貴,重用賢能,促進了統治階層內部的新陳代謝。盧舍那佛像的端凝明靜和周圍群雕的俊邁超逸,是武周革命在文化上的形象預言。不仔細研究武周革命,就無法理解后來的開元盛世。武則天在歷史上的作為可比漢武帝。漢武帝的精神是《離騷》的精神,而以《老子》觀物;武則天的精神是《華嚴經》的精神,而以《金剛經》觀心。

   

五 澄觀  

   

郭沫若說過,李白和杜甫“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就跟天上的雙子星座一樣,永遠并列著發出不滅的光輝。”盛唐的詩歌,代表著時代的新氣象。尤其是李白的詩,飽含了清新振拔的少年精神,所以杜甫才那樣真誠地欣賞他。是不是受了《入法界品》善財童子故事的強烈暗示,李白才寫出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樣的詩句?  
天寶年間(742~755),唐王朝盛極而衰。“從安史之亂到唐武宗滅佛的九十年間,……推動華嚴學發生實質性進展的代表人物,是澄觀和宗密。”(《中國華嚴宗通史》,184頁)澄觀繼承法藏的學說,而宗密發揮神會的理論。在我看來,澄觀和宗密之間的差別,很有些像朱熹和王陽明這兩者的關系。王陽明的心學來源于禪宗的觀點,而朱熹的理學則借鑒了華嚴宗的見地。  

澄觀是華嚴宗經院哲學的集大成者。在澄觀以后,華嚴宗與禪宗在義理上的融合是以禪宗為其主干的。就這樣,佛教的中國化接近完成,在近世西學東漸以前,中國沒有再能產生思想上的根本突破。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3.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4. 劉繼明|隨想錄(20)
  5.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6.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7.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0.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掩耳盜鈴及其他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韩亚洲经典视频在线观看 | 香蕉97超级碰碰碰视频 | 亚洲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免费h视频网站 | 中文美女乱婬试看视频 | 亚洲欧美va动漫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