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法家:歷史的呼喚之法家本色
簡單談談商鞅變法與齊國改革的議論
(二)新法家:跨越時空之變革者的對話
幾個我認為重要的變革者的比較(因篇幅較長,為便于大家閱讀,故分成兩段)
1:新法家:跨越時空之變革者的對話
2:新法家:《信息流通域》的影響力之爭
(三)新法家:繼往開來之未來使命
新法家鐵血變革的特點與方向(10點)
聲明:
1,本人堅決支持黨的領導,堅決擁護國家的法律法規。并本著愛國主義精神寫出此文。所以本文寫作意圖是善良的。
2,(同前文)。3,(同前文)。4,(同前文)。5,(同前文)。6,(同前文)。7,(同前文)。
8,本人支持改革開放。文化大革命是失敗的,本文引出文化大革命是想說明韋爾奇與郭士納的變革模式未必是首創。本文沒有為“文化大革命”的失敗與錯誤翻案的意思,也沒有必要對其展開論述。也許“文化大革命”的失敗為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功提供了反作用力?!暗懻摬荒苋P西化,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與“文化大革命”的關系則不是本文論述的范疇?!币撌鲞@些問題①要有詳實的史料。②要用客觀和中立的態度并站在未來的角度上去評價其對歷史的影響。③要有置身事外的位置和用無利害糾葛的眼光去分析。上述要素本人全不具備,因此無法客觀評價。但本人有一個觀點,任何隨便挑起改革開放與文化大革命爭論的話題。都有可能使我們陷入局部爭論的泥潭,而在宏觀歷史的大道上迷失方向。因此上述問題我們不爭論,只是默默的整合和吸取中華前輩(包括變革者和改革者)的思想力營養,從而更好的應對未來殘酷的世界競爭。本人這么啰嗦的寫出此段,是想告訴讀者法家在中國宏觀歷史中的變革作用與力量,以使大家增強對中華文明的自豪感與自信心。但我們卻不要陷入意識形態領域的無謂爭論中?! ?/p>
9,本人是個沒有文化的粗人,觀點全是天真空想。但烏友之鄉高手如云,而且大都是激情愛國之士。所以本人希望向大家請教,在友好爭論中駁倒我也無所謂!
10,本人的天真空想是:把新儒家當成前手刺拳,把新法家當成后手重拳,讓中華文明在世界思想力“大拳壇”上打出一片天下,除此之外并無不良企圖。
兼論儒法——觀中華文明的未來力量
一:首先論儒國派;21世紀新儒家的文化創新及其特點。(見前文)
二:其次論法民派;21世紀新法家的鐵血變革及其方向。
21世紀新法家的鐵血變革及其方向
二:其次論法民派,以21世紀新法家思想與中國共產黨的優良管理傳統相融合,再結合當前實際形成法學特色的共產黨?! ?/p>
什么是21世紀的新法家呢?得先了解法家的核心追求?! ?/p>
法家的最終目標很簡單,就是建立管理標準和提高競爭力?! ?/p>
(一)簡單談談商鞅變法與齊國改革的議論(見前文)
(二)其次隨著先秦熱的興起,網上出現了一些商鞅與韋爾奇的比較。他們真有一比。試問?“酷吏”商鞅、“中子”杰克、“怪獸”郭士納、“暴君”毛主席,這些不雅的綽號,不正是法家鐵血精神的真實體現嗎?我雖然是個在天津跑廣告的小業務,還有些口吃和強迫癥。但我本著無知者無畏的精神,大膽而簡單的談談他們之間的比較。
1,韋爾奇的三環理論是核心圈、技術圈、服務圈。這三環內業務做到數一數二,其余的都賣了。而商鞅以戰、耕、織、為三個支點,把這三個領域做到最好。并抑制商業手工業,禁止文學游說之士入秦。兩者在大舍大得上的做法是一致的,但從難度上講商鞅更大。
韋爾奇把64個事業部并為15個,并裁員十幾萬是做減法。而商鞅把貴族特權全部消除,治理了秦民陋習是化學反應,這點商鞅阻力更大。
2,GE員工整體素質很高,而韋爾奇在變革中對價值觀不同者清除出了GE;戰略方向相左的整體賣掉。而商鞅卻面臨著秦民素質低愚昧;貴族拼命維護自身利益的艱難局面。道不同者,除了大開殺戒別無選擇。不可能把秦貴族賣給他國。因此韋爾奇戲稱自己這個所謂的“美國最強硬的老板”還不夠強硬。我認為這不是謙虛,與商鞅比起來他的確不夠強硬?! ?/p>
3,韋爾奇把體育競賽的法則用于企業管理,而商鞅是把戰爭法則用于治理國家,這是相似點。競賽、商業競爭、戰爭雖然領域不同,但競爭的法則相通。這是韋爾奇與商鞅有可比性的基礎?! ?/p>
4,GE的區別考評制度:活力曲線20;70;10與商鞅的20級軍功爵制相比。前者對競爭力等級評價相當簡約;后者對戰爭力等級評價相對系統。
GE還使用鐘形曲線和框圖區別人的才能,用“360度”評估,“4E和(1P)”計劃等等來給人們的成績與潛力劃分等級。試圖給人的競爭力的區別作出公正的評價;而據說商鞅對中高層軍功爵位的授予是在做減法。即:殺敵人頭數減去己方陣亡者人數后定爵,再加上什伍制與連做法等等相配套的制度,可以說秦民體現的不是個人的勇武,而是團隊的戰爭力評價,這是二者的相似點。
5,商鞅變法推行縣制,縣上設縣令管變法(全面);縣丞管民政;縣尉管軍事。而韋爾奇讓人力資源負責人與CFO平起平坐,配合CEO工作。他們都體現了三權互補、統分結合的權利構架?! ?/p>
6,韋爾奇說過:“自己永遠不會從政,因為政府總是糾纏在官僚主義、浪費和低效率中”。從韋爾奇推動的“群策群力”到“無邊界管理”,讓我不由得聯想到毛主席的“文化大革命”。大鳴、大放、學習型文化、大辯論、尋找最佳實踐經驗,批評與自我批評,消除官僚主義,挑戰學術權威知識壟斷權、群策群力、人民的智慧高于權威等等二者在變革的本質精神上是一致的。GE培訓中心原有一本“藍寶書”近3500頁,如同GE的“管理圣經”。韋爾奇最終用群眾的智慧廢棄了這本“權威的管理圣經”。毛澤東與韋爾奇兩個人都喜歡當導師,辦學校。都反對官僚主義和權威政治,都在用人民的力量改變歷史。他們想到一塊去了。但“無邊界管理”成功了而“文化大革命”失敗了。“無邊界管理”的成功給了我重大啟迪,我認識到不管“無邊界”價值觀聽起來多么富有詩意,要想把它變為現實還得靠法家的傳統思想,即:重賞重罰。錢是能使“鬼”推磨的神奇工具,是使貪欲心化為動力的魔力杠桿。毛主席太浪漫了,他藐視人的貪欲心,無視金錢的威力,終使變革失去動力。而“無邊界管理”與“文化大革命”的一成一敗,客觀上也說明了治國比治理企業困難的多。CEO更像將軍而不是政治家?! ?/p>
(聲明:本文引出文化大革命是想說明韋爾奇與郭士納的變革模式未必是首創,本文沒有為“文化大革命”的失敗與錯誤翻案的意思)
7,如果說韋爾奇把對人的競爭力評價予以制度化,更多體現的是法家的“法”的話。那么郭士納則在法家“勢”和“術”的運用上造詣非凡。雖然當時IBM“一只腳已經邁進了墳墓”,但IBM相對于其它IT高科技企業卻有一種“高勢位”(郭士納感覺到但說不出來),所以郭士納認為IBM不能拆分。他首先用對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這一服務趨勢反向整合IBM,成功之后又試圖通過開放式的網絡化計算和網絡中的嵌入式硬件、定制化芯片等未來的大趨勢進行戰略迂回,并想最終戰勝微軟與英特爾(Wintel雙霸權)。因此我認為郭士納對網絡化世界的預見是建立在法家“勢”的基礎上的。而這也引出了一個道理,即:互聯網大國的競爭力一定是強于軟件大國的?! ?/p>
8,一提到法家的“術”我們就聯想到權術,其實這是韓非歷史局限性造成的?,F代法家的“術”廣義上應該叫作“平衡術”,是平衡能力的最高形式。即:領導者駕馭一個高速發展和擴張的企業與一個快速變化的市場之間的平衡。涉及競爭、管理、科技、戰略、文化、人才、利益、運氣、機遇等等之間復雜的平衡。而觀郭士納改造IBM發動的是全面進攻,而不是循序漸進的推進再造計劃。在任何一個特定的時間里,都會有60多個重大再造項目同時進行,還有數百個在獨立的單位和事業部里開展。這需要高超的平衡術來引領變革。因此與“法”的標準化、制度化相比“術”是無法明示的??康氖穷I導者的悟性和直覺。所謂“假傳萬卷書,真傳一句話”就是對法家“術”的精深詮釋?! ?/p>
9,杰克·韋爾奇與郭士納的卓越貢獻既是不同點,又是相同點?! ?/p>
韋爾奇的“無邊界管理”是建立在溝通基礎上的“文化大革命”。其對官僚主義和權威政治(包括學術權威和精英大師)進行了大膽的挑戰。
而郭士納的“電子商務生態”是建立在分享基礎上的“文化大革命”。其甚至提出與競爭對手分享而建立商業生態的模式,把競爭與合作的關系又提升了一個層次。并使電子商務引爆互聯網文化,而互聯網文化最終會對人類傳統文化進行顛覆?! ?/p>
傳統法家在殘酷的競爭中總結了“勢”、“術”、“法”,但他們的缺點是缺少對“溝通”與“分享”的理解。如果新法家開放胸襟與諸子百家充分溝通,并以包容的心態與新儒家分享,建立以新儒家和新法家共同主導的多文明生態,這將對華夏文明引領世界起到關鍵作用,并點燃“春秋戰國”在世界范圍內文明復興的引擎?! ?/p>
10,比較韋爾奇與郭士納很多人認為韋爾奇的成就高于郭士納,因為韋爾奇在GE還沒有出現危機時就進行了變革。我不這么看,郭士納在三個方面的困難與挑戰是超越韋爾奇的。
①郭士納不懂IT卻領導IBM 30萬高科技人才,外行領導內行是巨大的挑戰。而且郭士納的變革用了9年,而韋爾奇的變革用了21年?! ?/p>
②郭士納作為“空降兵”只身來到IBM,卻把原IBM企業文化連根拔起,全面重塑IBM的企業文化,難度更大。
③郭士納在引領IBM變革時,外部的競爭對手許多是世界級的卓越人才。如:甲骨文的拉甲·埃里森、太陽微的斯科特·麥克尼利、微軟的比爾·蓋茨、蘋果的史蒂夫·喬布斯、戴爾的邁克爾·戴爾、英特爾的安迪·格魯夫等等。而在眾多強大的競爭對手中, IBM不僅完成自身的變革,而且再次成為行業的領導者,這種成就不亞于韋爾奇?! ?/p>
而韋爾奇的競爭對手的攻擊力要遜色一些,其在與魯伯特·默多克的競爭中,MSNBC卻被福克斯新聞頻道打敗了?! ?/p>
但是韋爾奇對人的競爭力的標準化定義;無邊界行動對官僚體制的摧毀;瘋狂并購的高成功率;以及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多元化融合,又使韋爾奇的變革重塑了現代企業。總之,郭士納之IBM變革開創了電子商務,引領了互聯網新經濟與韋爾奇之GE變革幾乎重新定義了現代企業同樣成就非凡,困難與挑戰不相上下?! ?/p>
11,韋爾奇的管理是杰出的,“有了《贏》,再也不需要其他管理著作了?!保ㄎ謧悺ぐ头铺卣Z)從《贏》書中我們可以看到韋爾奇的雄心。即:建立管理文化大一統標準,讓其管理文化適用于各階層、大多行業、各個企業、甚至各種文明。但本人覺得《贏》書中寫的有避重就輕的地方。(待續)
(下文聲明:包括巴菲特在內的很多人認為韋爾奇的管理近乎完美,而我卻想天真的指出韋爾奇管理認識上的不足之處。并引出互聯網與制造業緊密配合迂回夾擊世界金融霸權的戰略空想,而且提出了個《信息流通域》的新概念。因此下文題目為“新法家:《信息流通域》的影響力之爭”,下文中最后對毛主席的市場競爭大戰略進行初探)
第五圣哲評語:中國處在崛起的關鍵時刻。歷史回眸,我們可能會更加感激毛澤東,他不僅在美、蘇雙霸權鐵桶封鎖中國的時候,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為中國制造業未來的“龍行世界”立下了汗馬功勞。而更令人驚奇的是無論是飽受爭議的文化大革命。還是其在敵人鐵壁合圍中以弱勝強的智慧。都仿佛是中國崛起于互聯網之前的一場場熱身賽,也許有錯誤,也許有失敗。但毛澤東為中國成為互聯網強國帶來了某種戰略性的方向感。(見后文)從而激勵著無數中國人與世界仁人團結起來,排除萬難,擁抱未來,去爭取最后的勝利。
文明創新“整合諸子,批判繼承。變革儒法,兼治天下”
——————第五圣哲:張先生
空想變革“滿紙天真言,一顆血氣心。都云空想癡,誰解強國夢?!?/p>
——————第五圣哲:張先生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