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說兩句
兩個月前讀了孫錫良老師的《資本主義何時滅亡?》,想說但沒有說。左翼觀點分歧,是大方向相同下的道路之爭,只要不內斗,彼此掣肘,就各走各的路,讓實踐去做評論。這次讀《老孫微評(趨勢感)》,認為事關方向,有必要說兩句。
孫老師也肯定資本主義最終要滅亡,但是認為是“百年以后的事”,現在“正處于旺盛期”;孫老師還認為“‘十月革命’及‘十月革命’以后的歷史,其實就兩個主題:一是“革命”的主題,一是‘社會主義’的主題。如果這兩個主題對大家都沒有實質性可探索意義,那紀念這個偉大的革命至多就只是一種歷史性回憶,可以滿足一種理念上的懷舊,無法有更多世界性現實支撐。……‘美國主義’是當今世界最有沖擊力的顏革潮流,它會繼續將資本主義引向高潮,當所有大國都學得很象美國時,美國還用得著顏革嗎?”所以,孫老師要我們“大家重視資本并參與到資本大潮中。有不少人問我:窮人沒錢,怎么參與?我無法三言兩語回答這個大問題,只能簡單講幾句:已發財的人流中,很多以前也是窮人……”
讀了孫老師的微評,感到孫老師似乎有點在和毛澤東的“勸君少罵秦始皇……”的詩:“勸君少罵特朗普,‘美國主義’要商量。資本垂死卻正旺,社會革命已皮糠……”。
資本主義的滅亡是在一百年后,還是兩百年后,我不做算命先生,但是,我肯定資本主義已經興旺不起來了,它確實處于垂死階段,根據就是貨幣資本已經不能轉化為生產資本,越來越只能自己剝奪自己了。中國市場經濟改革40年,就要靠減產來維持利潤,要靠發鈔票維持GDP,靠開發世界市場,都如馬克思說的:“這正是說的閣下的事情!”
我不理解孫老師為什么要我們“參與到資本大潮中”,說什么“已發財的人流中,很多以前也是窮人”,說革命與社會主義“這兩個主題對大家都沒有實質性可探索意義,……無法有更多世界性現實支撐。”倒是贊同孫老師說的:“資本與人性頑固自私的有效結合掩蓋了制度之惡,當更先進制度的信仰者出現動搖時,資本主義可能會有更持久的生命周期。”所以認為,左翼不能“見風作文”,而要堅持對社會主義革命信仰不動搖!革命總是有高潮有低潮,但是革命者不能隨波逐流,迷失方向,而要因勢利導,腳踏實地前行。
本文只是表明,孫老師的觀點并非是整個左翼的共識。要不要爭論,隨孫老師。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