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網站上看過,《炎黃春秋》是右派刊物,專干攻擊毛澤東思想,抹黑毛主席和毛澤東時代之事,常有造謠污蔑毛主席的文章。民間網站有人從楊繼繩寫的《墓碑》中,揭露出楊繼繩造謠。他父親是在“三年困難時期”年老病死,他卻造謠說是被餓死。
下面是郭道暉:警惕文革元素的復活2012年第6期 炎黃春秋雜志
郭道暉造謠說:毛澤東有句名言:“與人斗,其樂無窮”。他的“以階級斗爭為綱”,(我查了,階級斗爭為綱是劉少奇主持修改的《后十條》中,劉少奇說的。)并非真的客觀存在階級斗爭,或者真的在搞階級對階級的斗爭,而只是以階級斗爭為包裝,排除異己。
建國以來,他不斷在人民內部以及共產黨內找敵人,制造敵人。他發動的歷次政治運動,大多是先拿知識分子開刀,把他們歸入“資產階級”敵對勢力;他搞“大躍進”,餓死幾千萬農民;直到“橫掃一切牛鬼蛇神”和打倒大批“走資派”老干部,最后連他欽定的接班人、“最最親密的戰友”也不放過。
毛澤東的這種思維,文革后雖有所抑止,但并未根治。如上世紀80~90年代,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思維遺產指引下,就進行過諸如“反自由化”、“清除精神污染”以及“反和平演變”等等“對敵斗爭”的運動。(《炎黃春秋》2012年第6期P.20)
郭道暉說,毛主席講的階級斗爭,“并非真的客觀存在階級斗爭”。郭道暉講的是事實嗎?
毛主席講的階級斗爭,是馬克思論證的階級斗爭。恩格斯說:“馬克思使自己的名字永垂于科學史冊,是由于馬克思論證了:過去的全部歷史都是在階級對抗和階級斗爭中發展的;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是一直存在的;人類的大多數人總是注定要從事艱苦勞動和過著悲慘的生活。”(恩格斯《論馬克思》單行本(P.10)
《共產黨宣言》宣布:“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
我讀世界歷史,國際共運史,中國歷史,中國共產黨黨史,得出馬克思講的客觀存在的階級斗爭,以及階級斗爭,必然導致無產階級專政,最后消滅階級。無產階級在與資產階級進行的階級斗爭中,必然勝利的正確結論。
我不知道郭道暉是否讀過馬列主義的階級斗爭論述。郭道暉對于毛主席的階級斗爭論的造謠或歪曲,只能說明他不是無知就是別有用心。郭道暉不但對毛主席的階級斗爭造謠,他還把鄧小平同志領導的“反自由化”、“清除精神污染”以及“反和平演變”等等“對敵斗爭”運動。說成是錯誤的,給予否定。郭道暉不但反毛澤東思想,同時反鄧小平理論。
《黨章》和《憲法》都寫有“階級斗爭還在一定的范圍內長期存在”。郭道暉卻說“沒有階級斗爭”。事實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存在各種各樣的階級斗爭。有經濟領域的化公為私,與大力扶持發展集體經濟,做大做強國有經濟的斗爭。政治領域的為人民服務,還是以權謀私。思想領域里的宣傳,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資產階級腐朽思想,主觀為自己,客觀為大家的普世價值,還是宣傳大公有私,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共產主義思想。郭道暉說:沒有階級斗爭。這難道不是造謠嗎?如果不是造謠,又是什么呢?
郭道暉說:毛主席“發動的歷次政治運動,大多是先拿知識分子開刀,把他們歸入‘資產階級’敵對勢力”。
事實是,毛主席發動的歷次政治運動,多是整頓黨內的非無產階級思想,即不符合馬列主義的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思想。大家只要認真學習黨的歷史和毛主席著作,一定會知道。極少數像郭道暉這樣的資產階級右派,趁整風之機,向黨發動進攻。毛主席從來認為,知識分子的絕大多數是好的,或者比較好的,只把極少數反動的頑固右派分子視為敵對勢力。因為這極少數人,等到時機成熟,就要推翻共產黨。蘇聯的體解,必須引起共產黨人的高度警惕。
從古田會議后,毛主席就不斷地要清除黨內的非無產階級思想,使黨團結在馬列主義的旗幟下,步調一致,上下一致,黨民一心,官兵一致,齊心協力,有力的打擊敵對階級。延安的整風運動,迎來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建國后,經過土地改革,清匪反霸,抗美援朝,三反五反,鎮壓反革命,對私人資本主義手工業,工商業的改造,整風反右等一系列經濟,政治運動和思想運動,這些運動都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必不可少的。郭道暉卻把這一系列的運動,造謠說是毛主席“不斷在人民內部以及共產黨內找敵人,制造敵人。他發動的歷次政治運動,大多是先拿知識分子開刀,把他們歸入‘資產階級’敵對勢力”。
郭道暉講的拿知識分子開刀的運動,大概是指“反右斗爭”,可他沒有講出來,為何不講出具體是怎樣開展反右運動的呢?說明他心中有鬼。
毛主席把知識分子歸于“敵對勢力”了嗎?毛主席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和《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對知識分子問題,講得很清楚。毛主席說:“過去為舊社會服務的幾百萬知識分子,現在轉到為新社會服務,這里就存在著他們如何適應新社會需要和我們如何幫助他們適應新社會需要的問題。這也是人民內部的一個矛盾”(《毛澤東選集》第五卷 P。384)
毛主席明明說知識分子是人民的一部分,到了郭道暉的文章里,卻成了“敵對勢力”。為何反右?共產黨整風,資產階級右派趁整風之機,攻擊共產黨是“黨天下”,“一黨專政”,要搞“輪流執政”,推翻共產黨。樹欲靜而風不止,階級斗爭客觀存在。不斗爭行嗎?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衛星上天,紅旗落地”的慘痛教訓,我們永遠不要忘記!
當然,反右擴大化,傷害了許多知識分子,我們承認這個錯誤并改正了這一錯誤。我們還要認真具體地分析錯誤,吸取教訓。反右斗爭絕不是如郭道暉造謠說的,把知識分子歸入“敵對勢力”。郭道暉造謠說,毛主席把知識分子歸入敵對勢力,其目的是挑撥知識分子與黨為敵。
郭道暉造謠:毛主席搞“大躍進”,餓死幾千萬農民。請郭道暉拿出具體事實來,他的這個數字從何而來?哪些地方發生餓死了人,到底有多少?我讀《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1949——1987)一書,書中說:“據正式統計,1960年全國總人口比上年減少1000萬。突出的如河南信陽地區,1960年有9個縣死亡率超過10%,為正常年份好幾倍。(《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P.563)
鄧小平說:“講錯誤,不應該只講毛澤東同志,中央許多負責同志都有錯誤。‘大躍進’,毛澤東同志頭腦發熱,我們不發熱?劉少奇同志、周恩來同志和我都沒有反對,陳云同志沒有說話。在這些問題上要公正,不要造成一種印象,別的人都正確,只有一個人犯錯誤。這不符合事實。中央犯錯誤,不是一個人負責,是集體負責。(《鄧小平文集》第二卷P.296)
大躍進出現“五風”,特別是“浮夸風”,毛主席最早發現,并要糾正。可有的人不聽主席的話。毛主席1959年4月29日給六級干部的信,說:
省級、地級、縣級、社級、隊級、小隊級的同志們:
我想和同志們商量幾個問題,都是關于農業的。
第一個問題,包產問題。南方正在插秧,北方也在春耕。包產一定要落實。根本不要管上級規定的那一套指標。不管這些,只管現實可能性。例如,去年畝產實際只有三百斤的,今年能增產一百斤、二百斤,也就很好了。吹上八百斤、一千斤、一千二百斤,甚至更多,吹牛而已,實在辦不到,有何益處呢?又例如,去年畝產五百斤的,今年增加二百斤、三百斤,也就算成績很大了。再增上去,就一般說,不可能的。
第六個問題,講真話問題。包產能包多少,就講能包多少,不講經過努力實在做不到而又勉強講做得到的假話。收獲多少,就講多少,不可以講不合實際情況的假話。對各項增產措施,對實行八字憲法[1],每項都不可講假話。老實人,敢講真話的人,歸根到底,于人民事業有利,于自己也不吃虧。愛講假話的人,一害人民,二害自己,總是吃虧。應當說,有許多假話是上面壓出來的。上面“一吹二壓三許愿”,使下面很難辦。因此,干勁一定要有,假話一定不可講。
據我所知,毛主席的這封信,當時在許多地方,根本沒向下傳達。黨的其他領導人,對“浮夸風”講過了什么批評的話,我至今沒看到。
毛主席1962年1月31日,《在擴大黨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一文中說:“去年6月12號……我講了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我說,請同志們傳達到各省,各地方去。事后知道,許多地方沒有傳達……凡是中央犯的錯誤,直接的歸我負責,間接地我也有份,因為我是中央主席……我們的省委書記,地委書記,縣委書記,直到區委書記,企業黨委書記,公社黨委書記,既然作了第一書記,對于工作中的缺點錯誤,就要擔起責任。”
我的家鄉,廣西宜山縣在三年“困難時期”,沒餓死人。后來,我聽縣干部談天時說:主要是時任縣委書記的韋勛猷同志好。1959年在縣的三級干部大會上,他說:哪個生產隊原來征購時,征了過頭糧,回去后,趕快報上來,縣里好返銷口糧給你們。
郭道暉把“大躍進”中的錯誤統統歸到毛主席頭上,不是造謠,又是什么呢?郭道暉還說:最后連他欽定的接班人、“最最親密的戰友”也不放過。
對于郭道暉講的“最最親密的戰友”一事,《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是這樣寫的:1970年至1971 年間發生了林彪反革命集團陰謀奪取最高權力、策動反革命武裝政變的事件。
毛主席對于林彪的陰謀篡黨奪權,顛覆無產階級專政,難道不該揭露,讓大家知道真相,發動全黨,全國人民進行批判? 林彪接班人的地位,是毛主席提議,經過中央全會和第9次黨代表大會通過,寫到黨章上。毛主席當時沒發現林彪的陰謀,但在9屆2中全會上,毛主席發現并揭露了林彪的陰謀。毛主席寫有《我的一點意見》,白紙黑字證明。這正是一個馬列主義者對原則問題決不讓步,以人民和國家利益高于個人利益的崇高品德的體現。
郭道暉不看具體事實,而是以封建帝王的權術陰謀論,不是以馬列主義階級斗爭的立場觀點,看待黨內的階級斗爭,哪有不造謠的呢?
《炎黃春秋》說:郭道暉是廣州大學人權研究中心教授、北京大學憲法行政法博士生導師組成員、最高人民檢察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郭道暉身為知名教授,學者,難道可以對黨的歷史,對開國領袖毛主席不負責任的這樣造謠嗎?我不知他是否是黨員。如果是黨員,他學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以及黨的決議嗎?
俗話說: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有對比才能知道好壞,才能鑒別真偽。《炎黃春秋》能否刊登我的文章,與郭道暉的對比,讓讀者判斷是非。
文老師(2012年11月13日16:47初稿完,21:34修改)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