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是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中最有影響的思潮之一。該派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生態危機的聯系上對資本主義進行系統批判,通過重新解讀自然的觀念,力圖賦予自然以歷史和文化的內涵,并以這樣理解的自然和文化概念來改造傳統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理論,重新理解自然、文化、社會勞動之間的關系,以此重構歷史唯物主義,并提出了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制度理想——生態社會主義。這一流派旨在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及批判功能與人類面臨的日益嚴峻的生態問題相結合,尋找一種能夠指導解決生態問題及人類自身發展問題的“雙贏”理念。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國的安德列·高茲,美國的詹姆斯·奧康納等。“生態馬克思主義”(the Ecological Marxism)一詞來源于美國得克薩斯州立大學教授本·阿格爾,他在1979年《西方馬克思主義概論》中第一次運用了“生態馬克思主義”這個概念。
農業文明主要靠太陽能推動,工業文明主要靠化石能推動。一般來說,人們都普遍感覺工業文明比農業文明要更發達,更加向往工業文明的生存方式,但工業文明對于能量的耗散,卻比農業文明要劇烈得多。所以工業文明是有代價的,如果化石能枯竭的話,工業文明肯定土崩瓦解。
近代以來熱力學第二定律向人們揭示:熵值(物質及社會活動的混亂程度、無序狀態的表征值)的變化,總是由能量的耗散驅動。物質世界有規律可循,人類社會的發展也有規律可循,物質由無序到有序伴隨能量聚散。生命存在,也會自動地尋找出路,一旦較多的人類懂得了自我解放,人類社會就會邁上一個新臺階,所以主席的意思很唯物很馬克思的:“我要是貪污了,全國人民殺我的頭”。不要以為都是萬年長青的,人類總有跨越升級,你停滯不前不先進了,會有更代表人類普遍需求的載體出現的。所以魯迅先生希望自己的文章速朽,就是說他不想重復地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他是想人民快點聰明起來,掌握知識和文化,為自己及子孫后代造福。
伴隨網絡等手段的介入,越來越多的人們有條件有機會可以直接參與到社會公共決策當中。現代文明也打破了少數人、資本者、精英們對科學文化知識的獨霸權利,求知不再僅僅限于象牙塔內、高閣之上。這是人類進步之源,是地球上真正的人民群眾大民主的開端。邁上新臺階就從當代開始,就從現在開始。打破科霸、轉基因食霸、爛作品的文霸就是大眾民主的一種的方式。
我們反對僵化的教育模式。知識分子勞動化與勞動人民知識化缺一不可。無視網絡革命帶來的知識扁平化,無視公眾輿論權、話語權的壯大,只會坐井觀天。因此我們建議:老師們除了講講規定好的馬列毛思想以及鄧概論,還應該開闊一下自己和童鞋們的視野,可以講講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嘛、可以講講國內外學者對毛主席的研究和評價嘛、可以講講文化藝術之革命的本質和趨勢嘛!可以聊一聊微信時代孕育和升級的新的偉大的網絡新文化革命浪潮嘛!可以講大眾與精英嘛,自己難道不是大眾嗎!可以講99%與1%嘛。可以講《中國生態環境危機》嘛,可以《目標中國》一下,可以學學何新老魔頭揭秘一下共濟會吧。我們都是費爾蒙特飯店會議上議定的那80%以上的世界垃圾人口和好人俱樂部喂奶路線所飼養的各類膚色的牲口吧。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被發現雖滯后于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但適用于警示當今人類社會,如果人類整體不試圖解決人與自然界的矛盾沖突,不試圖解決人類社會自身的矛盾沖突,無視或者束手無策乎這些結果所帶給自然界的巨大傷害,那么就會有自然界的力量來熵值一下,開除球籍,小小寰球,清凈清靜。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