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偉人”110周年的紀念余音未了,又迎來了一個特殊的日子——九月九日,中國人民的偉人領袖、開國元勛毛主席逝世38周年的紀念日,于是在中國大地上,呈現出了一種看似奇特實則一點也不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對前一場紀念官熱民冷,對后一場紀念官冷民熱。在這表象的背后,通過官意民意錯位所揭示的,恰恰是當今的中國政治現實。
對歷史上政治人物的紀念,從來都不是單純地為紀念而紀念,而是不同的人對不同政治理念、政治抉擇的一種愿望表達,更何況對于這兩個仍然深深影響著中國前途命運的歷史人物的紀念,更是不同的人最真切最實際表達自己政治意愿的一種方式。
俗話說“什么藤結什么瓜,什么樹開什么花,什么階級說什么話”,站在不同階級立場的人在對這兩場紀念的態度上表現了冰火兩重天的狀況。我們大家都知道,對前一場紀念,官方大張旗鼓,熱情高漲,不遺余力,發表了全面肯定贊揚的講話,有關部門還編了一部大劇,塑造了一個幾乎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完人”形象。然而民間的態度卻絕然相反,自不必說沒有人為其自發開紀念會予以懷念贊美,反而是神劇一播,群眾中幾乎噓聲一片,乘機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另類”紀念,結果使官方的紀念顯得不倫不類,出了洋相,丟了大丑。而對于后一場紀念,屬于官方的人民日報,由其張副主編寫了一篇大作,早早就定了基調,那就是孤獨的毛澤東怎比得上盡享天倫之樂的某“偉人”,真是“桀犬吠堯堪笑止”、“蚍蜉撼樹談何易 ”,理所當然遭到有良知人們的痛斥。這是明的態度,暗的態度就如同以往一樣,以維穩名義,千方百計用各種理由、采取各種方法,使民間紀念毛主席的活動辦不成、流產。但廣大群眾仍然頂著壓力,與之周旋,千方百計用種方式來紀念毛主席,表達自己心聲。
就像一面鏡子,通過兩場紀念活動中各色人等的表現,使中國社會的本質矛盾得到了最真實、最淋漓盡致的反映。而由此顯示出的官意、民意對立又是那么深刻而令人警醒,關系到千千萬萬人前途命運的將來的中國政治走向似乎在這一刻就已經決定。古人云:“民心不可欺 民意不可違”,又講“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歷史發展的規律終將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正如毛主席教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一切阻礙歷史發展的拌腳石不管一時貌似如何強大,但終究會被掃入歷史發展的垃圾堆!這正是:
又到九月九,秋雨作淚飛。
冰火兩重天,官民意何違!
2014-9-9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