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左至右依次是:原正定縣長、習近平、呂玉蘭、彭麗媛、呂玉蘭丈夫江山
近日,一些還有點良知、懂點歷史的人都在為一部荒誕狗血劇糾結,像頑石這般雖然堅決不看,但終究還是無法躲開這個劇。直至今天看了另一個劇之后,狗血劇給我帶來的心理陰影才基本消失。
今天早上,看到北京的馬大哥于昨晚深夜發來的消息,他提醒我觀看央視七頻道正在播放的一部紀錄片《呂玉蘭》。原來呂玉蘭的丈夫江山是馬大哥的朋友,所以他較早知道了這個消息。
今天上午和下午,我抽出時間,連看了四集《呂玉蘭》(共六集,還有兩集尚未播出),非常震撼!非常感動!
呂玉蘭是毛澤東時代和陳永貴齊名的勞動模范,15歲便成為新中國最年輕的農業合作社社長,29歲就成為新中國最年輕的中央委員,從農業合作社社長,到大隊支部書記,到縣委書記,到37歲出任省委書記,雖然職務越來越高,但呂玉蘭始終保持了一個普通農民的本色,始終保持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本色。呂玉蘭靠著對毛澤東思想的信仰,靠著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的熱忱,靠著幾十年如一日的苦干、實干和巧干,成就了火紅年代一段最經典最動人的傳奇,成為了一代婦女的楷模、一代農民的楷模、一代勞動者的楷模。就像劇中另一位勞動模范葉穎芬說的:“時代造就了我們,那些個人們就是跟著共產黨走,聽毛主席的話,沒有私心。”是啊,只有偉大的毛澤東時代才能造就呂玉蘭這樣的好干部,只有毛澤東思想哺育下的共產黨員才會這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從1970年開始,呂玉蘭擔任臨西縣委書記,短短幾年就改變了臨西的面貌,該縣糧食連年增產,經濟獲得了飛速發展,紀錄片不僅真實地再現了這一段歷史,還告訴我們一個樸素的道理:只有搞社會主義集體經濟走共同富裕道路,中國的農村才能獲得真正的發展,中國的農民才能真正過上好日子。這一段歷史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文革十年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不過是彌天大謊。
呂玉蘭和那個時代的英雄陳永貴、吳桂賢、郭鳳蓮有著一樣的命運,在二代核心聽政之后,在工農地位急劇下降的“歷史轉折時期”,她便由省委書記降至正定縣擔任縣委副書記,還做過正定縣委書記習近平的副手。據馬大哥告訴我,習總對呂玉蘭非常敬重,呂玉蘭病重期間,習總還攜夫人從福建專程去河北看望。這個歌頌毛澤東時代勞動模范的紀錄片能夠順利播出,或許與習總的支持有關。
這個劇我已經看了四集,剩下的兩集今明兩晚播,我會堅持看完。頑石建議同志們、朋友們好好看看這個劇,別再和那部荒誕狗血劇較真了。
2014.8.15
《呂玉蘭》第一集:火紅的青春http://military.cntv.cn/2014/08/11/VIDE1407764518848268.shtml
《呂玉蘭》第二集:希望的田野http://military.cntv.cn/2014/08/14/VIDE1407985331272646.shtml
《呂玉蘭》第三集:永遠的人民http://military.cntv.cn/2014/08/13/VIDE1407936959008383.shtml
《呂玉蘭》第四集:質樸的本色http://military.cntv.cn/2014/08/15/VIDE1408032959151884.shtml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