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發展生產力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工人的工資
——我對《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的看法(13)
資本主義是為生產而生產,為生產而生產就是提高勞動生產力,發展生產力。
提高勞動生產力的方法是什么呢?那就是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充分利用協作、分工和工場手工業、機器工業以及一切先進的科學技術。
協作勞動是一種集體勞動,協作勞動產生的集體力,即社會勞動生產力,表現為資本的生產力。因此協作勞動表現為資本通過提高勞動過程的生產力來更有利地剝削勞動的一種方法。正如協作發揮的勞動的社會生產力表現為資本的生產力一樣,協作本身表現為同單個的獨立勞動者和小業主的生產過程相對立的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特有形式。因此,一方面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表現為勞動過程轉化為社會過程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勞動過程的這種社會形式表現為資本通過提高勞動過程的生產力,來更有利地剝削勞動過程的一種方法。
在工場手工業中也和在簡單協作中一樣,執行職能的勞動體是資本的存在形式。由許多單個的局部工人組成的社會生產機構是屬于資本家的。因此,由各種勞動的結合所產生的生產力,也就表現為資本的生產力。工場手工業分工不僅只是為資本家,而不是為工人發展社會勞動生產力,而且靠使各個工人畸形化來發展社會勞動生產力,它產生了資本統治勞動的新條件。因此,一方面,它表現為社會經濟形成過程中的歷史進步和必要的發展因素,另一方面,它又是文明的精確的剝削手段。
由協作和分工產生的生產力,不費資本分文,這是社會勞動的自然力。用于生產過程的自然力如蒸汽、水等也不費分文。要利用水的動力就要有水車,要利用蒸汽力就要有蒸汽機。利用自然力是如此,利用科學也是如此。電流作用范圍內的磁針偏離規律,或電流繞鐵通過而使鐵磁化的規律一經發現,就不費分文了。但是要在電報等方面利用這些規律,就需要有極昂貴的和復雜的設備。因此,大工業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學并入生產過程,必然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這一點是一目了然的。但是,生產力的這種提高并不是靠在另一個地方增加勞動耗費換來的,這一點并不是一目了然的。機器比工具堅固壽命長,使用和磨損之間的差別比工具大的多。如果我們不算機器和工具每天的平均損耗和機器、煤炭等輔助材料的消費加到產品上去的那部分價值。那么機器的作用是不需代價的。同未經人類加工就已存在的自然力完全一樣,機器的生產作用范圍越是比工具大,它的無償服務的范圍也就越是比工具大。只是在大工業中,人才學會讓自己過去的、已經物化的勞動產品大規模地、象自然力那樣無償地發生作用。
機器生產對工人的直接影響表現為,機器使肌肉力成為多余的東西,成了一種使用沒有肌肉力或身體發育不成熟而四肢比較靈活的工人的手段。如果說機器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即縮短生產商品的必要勞動時間的最有力的手段,那么它作為資本的承擔者,首先在它直接占領的工業中成了把工作日延長到超過一切自然界限的最有力的手段。一方面,它創造了新條件,使資本能夠任意發展自己這種一貫傾向,另一方面,它創造了新的動機,使資本增強了對別人勞動的貪欲。
由此可見,資本主義發展生產力,就是利用科學技術精確地剝削工人的勞動。但還不止于此,發展勞動生產力,就是為了減少工人的工資!
靠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對增加剩余勞動時間,剝削的剩余價值就是相對剩余價值。
資本家是怎樣縮短必要勞動時間呢?必要勞動時間是由工人的工資決定的。工資的價值是由可買到的必要生活資料的價值決定的。因此,要縮短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就要減少工人的工資價值,要減少工人的工資價值,就要降低生活資料的價值。資本家如何降低生活資料的價值呢?要降低生活資料的價值,就要提高生產生活資料部門的勞動生產力。勞動生產力提高了,同一勞動時間內生產的生活資料的數量增多了,包含在生活資料中的價值就降低了。生活資料的價值是由生產生活資料部門的不變資本即生產資料的價值加上可變資本價值和剩余價值構成的。在可變資本價值和剩余價值已定的情況下,要降低生活資料的價值,自然就要降低生產資料的價值。要降低生產資料的價值,就要提高生產資料部門的勞動生產力。這樣看來要降低生活資料的價值,不僅要提高生產生活資料部門的勞動生產力,也要提高生產生產資料部門的勞動生產力。一句話,就是要提高社會一切生產部門的勞動生產力。
由此可見,只要社會一切生產部門的勞動生產力提高了,生產資料的價值就降低了,生活資料的價值也就降低了。購買生活資料的工資價值也就降低了,由工資價值決定的必要勞動時間也就縮短了。相對來說,在工作日已定時,剩余勞動時間就增加了,創造的剩余價值也就增加了。
由此可知,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提高勞動生產力的目的,僅僅是為了降低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價值,僅僅是為了降低工人工資價值,僅僅是為了縮短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從而增加工人的剩余勞動時間。最終目的是為了用文明的手段剝削工人的剩余價值。
由此可知,說什么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發展生產力會增加社會財富,會使工人階級共同富裕起來,這種看法不是無知,就是騙子。提高勞動生產力來使商品便宜,并通過商品便宜來使工人本身便宜,是資本主義的內在沖動和經常的趨勢。
由此可見,在資本主義發展勞動生產力的條件下,兩極分化是必然的結果!是正常的現象!如果不出現兩極分化倒是不正常的了!
勞動者2014年8月12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