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周總理
1976.11.8日的那天清晨,本人剛從單身宿舍出來,車站的高音喇叭就在播放哀樂后報道了這一消息,心里一沉。當時的中國,可以說是風云詭譎。回宿舍,填【鶯啼序】,首闋“朝起忽聞電波,心中如石落,山河垂淚,日月哀,世人皆若火灼。昨日憂傷方才去,今日悲痛愈加著,追憶革命史,光輝業績閃爍”.....后面結尾是“要四化,不要瓊閣”。
唉,想不到37年過去,四化沒有要到,瓊樓倒是建成,就是怕“高樓不勝寒”咯。
這首詞共四闋,二百四十個字,當時,將它寄給了周總理治喪委員會。
由于變故,底稿已經不知所終,本人年少氣盛的“鯤鵬展翅九萬里”的凌云志也煙消云散,“零落于塵碾作泥”,“香如故”為一個謹守道德禮義,唯唯諾諾,愛崗敬業,守護家庭,“冷眼向洋看世界”,笑說人生皆如戲的垂垂老者了,尚能“飯”,卻是桶也。
但是,目染耳濡當下中國被貧富差距刺激得更加風云詭譎,民心搖曳,無所寄托的社會形態,其心雖憂,也只能翹首以盼,期冀李總理以及其他常委眾修煉出周總理的品格涵養,左輔習總“收拾舊山河,朝天闕”,讓我們的后人能看到路不拾遺助人樂,夜不閉戶過日子,衣食住行有著落,生老病死不操心,萬眾一心搞建設的社會形態重現。
這,應該是中國夢吧!也是周總理的夢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