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新快報》同長沙警方的轟動性對抗跌宕起伏,好似一臺大戲。
這大戲人盡皆知,先是報紙高調吁請放人,隨后出現戲劇性變化,被抓記者通過央視新聞承認自己受人指使撰寫虛假報道,并且收受了巨額酬金,《新快報》如紙老虎轟然崩潰,在報紙刊登致歉聲明。一家報紙連續兩天在頭版使用巨幅標題要求警方放人,又迅速以自己道歉收場,這一大跨度轉折既沖擊了新聞界,也令無數關心這一事件的人大感吃驚!
由《新快報》放眼看去,中國輿論場現在頗像舞臺,震撼大劇一幕接著一幕,高潮連著高潮,具體的愛恨情仇也能迸發出驚濤駭浪。于是關注者感嘆:輿論之殤究竟是媒體選擇路徑不當還是煽情過于癡迷?以《新快報》事件為例,陳永洲被抓后報紙本來是有機會通過司法渠道或體制內其他途徑進行維權的,但該報卻以中國媒體之最走向破天荒的斷然對抗。如果說這家報紙領導層有些沖動的話,那么23日、24日兩天全國不少媒體跟著一起“沖動”, 一股腦為《新快報》的奇特頭版叫好,鋪天蓋般述說遭受警方欺壓的悲情,這種一邊倒的情緒在真實宣泄了一部分人的情緒同時,也令輿論場掉進悲壯中不可自拔。現在看來,該事件無論如何不是一種理性表達,可以理解但過于偏激,有點方向迷失,找不著北在哪里。
輿論場現在成了中國最混亂的地方之一,有人說它很像江湖,有人指出它比江湖更加復雜,道義的真誠與虛假在這里錯綜交織、撲朔迷離,而與此同時,輿論場上的“義軍”總是整裝待發,并且紅藍兩軍轟轟烈烈陣勢分明,每仗不是滑鐵盧就是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毫無現代理念所推崇的妥協、和諧、多贏與共存。其實,社會黑白之間往往并非那么鮮明,不信你仔細瞧瞧,很多時候,它的顏色呈偏灰。《新快報》這次“倒射點球”的烏龍如果不能就此給媒體乃至社會帶來一點像樣反思的話,那么,中國輿論場顯然充滿了問題。
當然,在這一事件中官方更需要反思,長沙警方和某輿論機構從始至終成為輿論場固定的靶子,這不能完全怪罪于別人。以權勢示人的官方如果固守自己的意識城樓,不肯將思想角度挪動半步,那么,我們就只能為今后紛至沓來的新公共危機事件一次次長嘆不已。
最后特想善意指出,當前情勢下,連媒體都往往真假迷惑,作為弱勢者,個人對任何所謂熱點慢半拍跟進表態很有必要,這是準確表達的需要,也是安然生存之舉。如果不加觀察盲目附和甚至“入戲太深”,吃虧的一定是個人自己。記住,這方面教訓實在太多,都知道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