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一八四〇年以后,封建的中國逐漸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中國人民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進行了前仆后繼的英勇奮斗。二十世紀,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偉大歷史變革。 一九一一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廢除了封建帝制,創立了中華民國。但是,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歷史任務還沒有完成。一九四九年,以毛澤東主席為領袖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在經歷了長期的艱難曲折的武裝斗爭和其他形式的斗爭以后,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此,中國人民掌握了國家的權力,成為國家的主人。
根據憲法序言的精神和人民共和國家的建設理念,依照自然資源社會資源和社會管理權的相對公有制與共同繼承制理論,向全國人民提出人民共和的國家建設與改革八項主張,尋求共識:
一.理順人民共和國家的國家機構設置。基于我們設有國家主席一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應該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二.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共有財產應該成立國家主席領導下的人民共有財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三.人民共同的國家不同于以往僅依靠稅收漁利的統治型政府。人民共同國家的職能不僅是行政職能,更要領導人民搞國家經濟。所以改革人民政府的機構設置。國家主席領導中央人民政府。國家的行政管理組建政務院負責。國務院負責領導國家的經濟建設,組織領導全民所有制企業的經濟生產活動。
四.所有國家的公務人員.黨的各級組織人事上實行任期制.輪換制.不多次連任制。參照國家主席的任職方式,國家公務員任期五年,最多十年,可以隔界再任。消除職業化的官僚食祿管理者體制。讓人民有機會輪流為自己服務。當官不再是職業化的管理者,管理者如同兵役制那樣,沒有了以當官來作為謀生手段,個人以此工具謀私利的話,又怎么會有公有制實質乃是官有制呢?看來公有制變成官有制的根本原因還是職業化的官僚制度,當了干部(官)就能上不能下,能進不能出。由此形成了權力壟斷。問題出在干部人事制度上。而只有實現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創新,能上能下,能出能進的流動體制,才能實現民主是大家做主。
五.根據現在要開征的遺產稅,要建立全民共同教育.養老基金。實現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遺產稅的征收應該專款用于全民的文化教育醫療保健養老等事業。不能用來行政消費。
六.國家發展經濟的方式應該以人為本,以勞為本而不是以資為本。國家應該投資興建發展全民所有制經濟,鼓勵建立協作制的集體企業和家庭農業工商服務業經濟發展。人類是依靠主動的生產勞動而獲得生存資源的。也就是勞動價值論。人的勞動關系不外以下三種:協作勞動關系.奴役勞動關系.和雇傭勞動關系。所以人民的共同國家應該在經濟生產中應建立以人為本的分工不同.工作崗位不同,但人與人社會地位相對平等的協作勞動關系,而不是以資為本建立雇傭勞動關系。公和私是相對概念,辯證關系。個人是社會的一分子,家庭是最小的公有制單位。
七.改革金融體制為服務行業,消滅資本主義就是消滅利息。以人為本.以勞為本就不是讓銀行以錢生錢牟利。國家應以無息信貸發展經濟。在自然界的規律中只有“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生息而沒有錢生錢,利生利的生息。人們類發明利息的目的還是不勞而獲。現在紙幣是由國家發行的物資商品流通工具。信貸體現了對資源的支配權。公平獲得信貸的權力才能保證人民公平利用自然資源與社會生產資料進行生產活動。
八.合理引進利用外資。引進外資必須是通過外資購進實物資源與生產技術設備,而不是外資貨幣符號。三十年來干的最傻的事情,就是在外匯儲備沒地方花的時候,還在大量引進外資。用句民間俗語形容就是賣兒招女婿。引進外資的貨幣符號,而對外商而言在國內生產要使用人民幣流通工具,所以央行就要印刷人民幣,把外資美元換成人民幣給外商使用,而把收來的美元用來買美國國債靠利息增值賺小錢。外資利用央行印刷的人民幣經營賺了大錢。與其這樣為什么不能央行直接給中國的國內企業借貸或投資?那樣企業最終歸屬還是國家的。
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人民共同國家離不開一個名至實歸的共產黨的領導。中國今天關于政治經濟思想的爭論的實質是正邪之爭,而非左右之爭。中國人應學會以正邪劃線,而不再以左右劃線。什么是今天社會的正?就是主張社會的整體利益,社會公益。什么是今天社會的邪?就是主張自私自利,甚至損人利己。
今天中國叫中華人民共和國。既是人民的共同國家。就是人民當家做主的共主社會。人民的整體利益至上。國家,國家,國和家。大家在一個共有的國之內建家。人民國家的公有共有的如自然資源社會資源和社會管理權服務于人民而不應為少數人謀取私利。如此則為正,反之則為邪。
社會主義乃至共產主義要實現的就是人與人同。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礎就是人與人同,共同利益一致。只有人與人同,才有人與人和的和諧社會。為了社會的活力在人與人同的基礎上講人與人異。即人類社會的分工不同,收入的合理差異等。
忠于人民的利益,忠于國家利益即是正派。自私自利,損害人民的利益損害國家利益就是邪派。當然在講國家利益.人民利益的時候也有現實利益,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之分。要統籌兼顧。
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的“正”就是代表最廣的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統籌兼顧長遠利益和現實利益。領導人民搞國家建設,實現為人民服務。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少了公天下,哪有真仁義?少了公天下,哪有真民主?要實現天下為公不能空喊,天下為公要依靠自然資源社會資源和社會管理權的相對公有制來實現。回視毛澤東時代的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大家庭,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人與人之間就是以共同利益一致下的生產協作關系。這也是中華文化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具體體現。今天我們的人民共同國家成立64周年了。中華文化的甲子紀年,六十年一輪回。人民共和國的建設又面臨一個新的起點。六十多年來我們積累了人民共同國家建設的經驗與教訓。凝聚人民大眾的智慧,您可在不違背人民共和國家理念的基礎上對這些建議修改,支持者可以署名轉發。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